APP下载

后一体化时代浙江省港口数字化建设的着力点

2021-01-03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健

区域治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港口浙江部门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健

港口一体化建设是港口建设的趋势。国际上的大港如鹿特丹港、新加坡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一体化建设。国内的港口也一直紧跟国际的步伐。十多年来,浙江一直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特别是2015年以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推动力度,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党的十九大以后,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战略。港口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推动实施。

一、后一体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与国内的其他港口相比,浙江的海洋港口一体化建设一直走在前列,甚至说遥遥领先,一体化建设进入了更加深入的阶段,因此可以将浙江目前的一体化时代定义为后一体化时代。后一体化时代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信息化

海洋港口的一体化,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海港委和海洋港务集团的组建,资产、港口、管理机构、产业链等的整合完成,一体化的关注点应该从有形的东西转向无形的信息[1]。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是港口物流发展到供应链物流阶段的必然要求[2]。信息化是核心竞争力,需要以先进技术在港口企业、物流企业间实现各方的互联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各个部门、单位、企业等分散信息整合、分析、开发利用,不断深化信息化与港口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部门的融合,有效提升港口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智慧(智能)化

智慧化与信息化是密不可分的,有了信息化的支持,更好的智慧化才得以实现。目前,港口的智慧化建设已经成为港口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世界一流港口都在积极推进。随着传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港口获取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港口的管理和服务更加快速、准确,港口的无人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平台化

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需要平台的支持,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也离不开平台。通过接入货运仓储、港口物流、商品贸易等信息,构建信息全面、操作便捷的网上平台,创建“互联网+”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服务的一站式提供;实现港口物流的多主体联动,提高物流周转效率。

二、浙江港口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信息化、智慧(智能)化和平台化是数字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统一为数字化。因此推动港口数字化建设是推进海洋港口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国内许多港口走在了前列:天津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实现所属六家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切换上线,实现了集箱装码头生产作业全过程集成化运营管理[3];江苏港口集团推进“一张网”数字化建设,整合全省港航信息,初步建成集货运交易、船舶交易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交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提升港口布局、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水平[4]。浙江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港口数字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一)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浙江早在《海洋港口“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港口信息数据联网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2018年7月2日《浙江省海港委关于推进海洋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实施,为浙江统筹推进海洋港口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硬件设施上,浙江省海洋港口初步形成以宽带网络、视频专网、数据中心、主机服务等为核心的港口信息基础设施[5]。在视频监控方面,全省海洋港口各码头企业目前初步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宁波港EDI(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舟山港EDI中心已经被交通部批准。在信息化应用上,浙江编制了《浙江省海洋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方案》,已建有5大类37个信息平台系统。推动海铁联运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港铁联动;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门户正式上线运行;不断完善EDI系统,建立港航综合数据库,成为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报文传输等服务内容的窗口平台。

(二)智慧(智能)化建设成果初显

浙江省海港集团自有船舶全部配备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GPS)、雷达探测监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设备(AIS)。在港区智能闸口管理上,通过电子装箱单远程录入和车号、箱号、地磅数据的自动采集,集团所有集装箱码头闸口全部实现“无人化”管理。在集装箱码头智能理货方面,已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自动处理的智能理货水平。在码头作业远程操控方面,运用自动定位、视频影像、实时通讯、自动控制、自动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桥吊、龙门吊、轨道吊等港作机械的远程控制。在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控方面,完成海港危险货物安全管控平台一期项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视化人机界面,建立三维可视化管理环境,建设物联网络,实现危险区域的自动化实时监管和智能化安全管理。

(三)平台化建设逐步完善

浙江港口的平台化主要是在物流体系进行,将物流体系与互联网相融合,打造港口物流电商平台,包括网上物流商城、网上营业厅、物流交易厅三大部分。通过电商平台将交易和支付挪到线上,打破物流服务的空间束缚,实现物流服务的便捷化和个性化;将物流信息和仓储货运信息共享,进一步简化流程,节省时间,实现物流服务快速化。

三、浙江港口数字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浙江虽然一直在推动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的推动,缺乏统筹协调和整体规划,各个港口、部门和公司根据自己需要去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些港口、部门和公司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各地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海港委出台了《指导意见》,但是问题依然严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

(二)部门利益博弈,互联互通能力差

在港口内部,由于港口各部门、各环节均主导建设有自身的信息系统,使得各类信息化平台林立、各式专网交错。这些平台、专网没有统一的数据格式,没有实现信息共享。虽然通过EDI的不断完善,港口内部不同部门、环节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能力有所提高,平台、专网有所减少,但是受部门利益和认知水平的影响,港口内部的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克服,部门、环节间的互联互通有待增强。

海洋港口物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不仅需要港口内部的各个部门分工协作,还需要港口外部气象、水利、铁路、交通、口岸等相关单位的配合,需要与这些部门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实际上,与这些单位进行互联互通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系统数据库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资源基础不一致,信息代码、格式、标准不共用;另一方面是有些单位私心作祟,为了单位的利益不愿意共享数据甚至提供假的数据。浙江省海港集团作为推动浙江港口数字化建设的主要部门,是一个国企,又与这些单位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对其影响力有限,导致与这些单位沟通困难,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进缓慢。

(三)口岸“单一窗口”改革进展缓慢

现行的口岸管理体制下,浙江的口岸管理职能分布于海关、海事、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大通关的数据分布于上述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交互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口岸信息资源的浪费,导致相关企业在进行货物进出口申报和监管、运输工具申报和监管、进出口许可申请与审核等业务时需重复录入数据,申报手续繁琐。浙江省海港集团虽然有强烈的意愿推动这项工作,但是由于其职能的限制导致推进乏力。

(四)港口物流生态圈还需进一步扩展

现代港口物流生态圈需要融合港口企业、运输企业、生产与贸易企业、保险企业、代理(货代、船代等)公司等港口物流全产业链,实现多主体联动,以提高物流运输能力和周转效率。虽然浙江已经初步建立港口物流体系,但仍然存在与相关企业、部门运输信息共享不充分,货物信息采集渠道不畅通,上下游企业客户联动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港口物流生态圈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部分现有规则制度不适于港口数字化建设

港口数字化建设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对当前的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例如,数字化建设涉及到保密的问题,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这就有可能涉及到泄密还有安全问题,影响了数字化建设的效率,因此需要对这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四、后一体化时代浙江港口数字化建设的着力点及推进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浙江省海港委虽然出台了《指导意见》,但是相对于数字化建设的要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各个港口、单位、部门需要对照《指导意见》,会同相关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确保《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浙江省港务集团要切实发挥总部作用,注重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港口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

(二)创新港口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加强与海关、国检、海事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不断深化货源信息、企业信息数据集成,不断提升浙江省港口企业拓展货源的针对性。在不同行业之间,依托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智慧港口”信息数据平台等,建立政务、物流、通关、交易、金融、临港制造等领域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打造全流程供应链,提升国内外揽货和配套服务能力。加强对江海物流数据的采集与整合,不断丰富“船、港、货”物流信息,实现与沿江沿海港口、船公司、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航运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江海联运物流信息有效衔接和共享[6],完善港口物流生态圈。

(三)建立政府的大数据中心

港口物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的数据也涉及到多个部门。部门利益的驱使以及部门间的博弈影响了数据的获取,而且很多的数据存在一定的保密性,这又给数据的获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浙江省海港集团只是个国企,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心无力。因此推动港口数字化建设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撑,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将这些关键性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将相关的应用型数据推向市场。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有大数据中心,政府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构建数据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建设。

(四)推进口岸“单一窗口”改革

以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通过政府的统筹推动,将分布于海关、海事、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的相关或重复的职能集中在一个窗口,完善“单一窗口”平台和相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口岸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共享、监管互认,进一步减少相关审批审核的程序流程,为货物进出、资金流动等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五)改革港口管理制度

改革需要剔除现有管理制度中不适于港口数字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根据港口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创新管理办法,灵活应对。如在项目招标建设方面可以在有保密建设资格的相关单位之间进行内部招标,也可以特事特办制指定有能力的部门进行建设。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港口数字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提升港口服务价值

通过数字化港口建设,促进港口服务模式、方式的变化,不断延长港口产业链,提升港产融合水平,提高服务价值。进一步转变港口货运中心的功能定位,使其变为多功能的服务中心。

(七)融入长三角,加快与国际接轨

进一步扩大宁波—舟山港的业务范围,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的水运等相关业务,不断提升影响力,从而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在长江黄金水道有一席之地。

在不断巩固现有地位的基础上,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参与其他流域的业务,组建相应的机构。积极与世界接轨,通过资源重组等方式,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程度,成为世界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港口浙江部门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港口上的笑脸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惠东港口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