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创新

2021-01-03王晓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研究生建构政治

王晓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 北京 100038)

1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新形势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世界格局演变,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各国经济、科技、制度等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党提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为了更好占据主动、应对挑战,向着民族复兴目标坚定前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核心之本,为青年身心健康成长指明方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高校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人创造、创新的最佳时期,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底色,决定着社会的风气,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代表我国教育战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态,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建构为我国实现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在教育过程中,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注重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获得与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设与传播能够为青年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体系,使青年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自我实现的道路。

新形势下,中国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人的发展与完善,这种精神品格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双“慧眼”,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才能全面、自觉地实现物质生活发展与思想、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关键就是要加强青年学生统一认识,凝聚思想,帮助学生建构自我认知体系和发展概念,使学生在日常情境中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分析现实问题。对青年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所实现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获得,更是注重思考、思维模式的优化与升级。

新形势下,通过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制度调整等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现实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建构出适合目前教育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形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想形态的变化,高校向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多元的发展思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战略意义和基础地位决定了,它需要按照国家的发展方针以及思想潮流拓展自我核心内容。

现实社会发展状态也为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和环境氛围,这都是其发展所必须要依赖的基础资源。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其面临着多元化观念以及多元思潮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综合采用各种路径,强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2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2.1 教育者维度

教育者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和管理者,如何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内容更加规范与合理,这是教育者维度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环境下学生的发展状态以及心理期待,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行政资源和物质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使各个层级的管理者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稳固的发展道路上走得长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依赖的基础。

只有在各个层级的全力配合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实现其最核心的目标。从教育者的维度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构和管理层级的设定都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和实地调研,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程体系与管理架构的合理与否,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效能。

2.2 教育对象维度

从教育对象维度来讲,高校研究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核心群体。那么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明确高校研究生本身的属性以及高校研究生生活的环境状况、心理发展形态等内部因素和外在条件。只有对高校研究生群体进行充分的访谈与了解,才能够清楚高校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持有的态度和心理期待,这样才能够使设计出的相关课程符合高校研究生的需求。当前,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下,高校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形态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对这些变化进行充分的考虑,促进多元的观念和文化形态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接纳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知识学习的程度,更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2.3 教育载体维度

从教育载体维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到目前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新技术与新变化,将技术因素充分纳入课程发展与规划体系之中,充分体现课程的技术化与前沿性。教育载体构成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它能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的深度有所拓展,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技术的使用以及平台载体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更多的可能性,这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未来路径。教育体系的创新所带来的教育结构的调整,这是现代社会结构发展的重要体现,所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调整教育载体和平台应用,减少技术和平台壁垒对高校思想者政治教育课程的影响程度。

3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3.1 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管理制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首要保障,只有在合理且稳固的管理体制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以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实践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设计和规划,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研究生本身的发展状态,将高校的现实情况纳入的发展体系之中,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供更多的规律性内容和科学性的原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思想引导的作用,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和实践效能。体制运行能够保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建构和优化升级,这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保持长久稳固的重要保证。所以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建构科学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使课程体系的开展能够拥有坚实的基础。

基层运行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理论层级的建构,二是实践效能的保证,只有在理论和实践得以充分发展和建构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科学且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基础元素的建构能够为教育理论体系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进程中,一定要夯实相关的基础保障。厘清科学的管理体制,梳理各方关系,使教育结构中的各个层级和各个部分共同致力于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和发展。

3.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要经过现实社会的检验才能够持续指导与实践,因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要充分设计有关实践教育的内容,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在现实层面得以有效地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教育的理解程度,使实践形态更加丰富,更加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设计,一是,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研究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核心思想,提升学生对学习参与的兴趣,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程度。二是,要突出现代感和时代感,使学生能够以更加切身的体验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以及时代进步所产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带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指导现实社会,使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理论的限制走向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能够检验理论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教育的现实性。这种实践感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要充分尊重物质资料和理论资料,使两者在现实社会中找到结合的平衡点,充分将两者的优势得以发挥,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向结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完善思想政治引导体系的建构。

3.3 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全员育人机制的运行要求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建构完善的发展形态,使各个层级和各个管理者都能够参与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打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摆脱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激发参与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维度。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管理者、教师等,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其他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和传播体系,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开放式的决策过程,广泛采纳各类意见。在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避免主观决断和封闭式的决策形态。

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全员育人机制,坚持以点带面,坚持高低结合,坚持全面贯通,坚持引导效应;实现两个提高: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能力;突出两个培养:培养境界情怀、培养高尚情操。实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全面覆盖性和视野宽阔性。这种育人模式的建立能够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广泛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使课程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沉浸在愉快的氛围内接受教育和知识传播,以此达到理论教育和实践内容的充分融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的最高目标。

全员育人机制,不仅关注理论课程的建构,更注重建构主体的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上下联通,横向纵向结合,使得全员育人模式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决策、共同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这种机制将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走向深层化和国际化。

猜你喜欢

研究生建构政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