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仪式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探析
2021-01-03李健林
李健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文化育人的内涵定义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文化支撑。长期以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依托校园仪式活动这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认知,从而凝聚共同体力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将高校仪式活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引入文化育人领域来进行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仪式活动教育实践为例,探索高校仪式活动思政教育功能更好实现的有效对策。
1 高校仪式活动的内涵和思政教育功能
1.1 高校仪式活动的内涵
高校仪式是学校师生精神层面的风貌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折射,包括主客体情感体验和风度的实现形式,是对理论层面教学实践实践的有益补充,把程序化的理论变得生动、丰富和立体,具有独具特色的情感教育力量。高校仪式活动通过相应的符号和载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活动客体进行具有规范性、影响性、文化性、展演性的程式化交互情境活动,进而在具有教育影响的仪式环境下,增进客体情感体验,引导合理价值导向,凝聚主客体力量,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在高校仪式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主要包括开学和毕业典礼、硕博士和学士学位授予仪式、校庆纪念活动、升国旗仪式、入党宣誓、入学成人礼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节点的纪念日等,还有其它的如表彰仪式、运动会颁奖仪式、上下课等课堂教学互动仪式等也可称为是仪式或其补充。
1.2 高校仪式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
高校仪式活动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和特色所在,其思政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 价值引领和塑造
仪式包含的要素或象征其内涵的符号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核,通过组织相应的仪式活动,不断对思想的错误和偏差进行矫正,从而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和塑造方面不断实现与社会普遍价值观和校园文化主流精神相统一。在仪式塑造的环境引领下,校园文化和精神影响着受众客体的价值判断、思维逻辑和习惯养成,引导大学在精神凝练和人才培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1.2.2 行为教育和规范
行为规范和适当是社会秩序稳定的精神力量,是仪式的主客体关键程序所在。现阶段,高校仪式活动的塑造意义体现在它在校园的传递环境中,能够营造一个秩序良好、积极向上、规范客体行为的文化环境。它包括两层次的行为引导方式,首先是“看得见的手”,它是历史既定行为,如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传承下来的习惯、行为等方面,另一方面是“看不见的手”,对受众群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后一种相比前者层次更加深,也是思政教育行为引导所倡导的道德人格引领机制,这种非直接、潜移默化的互动方式在长期稳定实践中,会将仪式活动中所包括的精神力量、道德要素刻画在学生内心,积淀力量,从而形成普遍的心理定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1.2.3 品格陶冶和认同
一个大学的文化影响绵延而持续、润物细无声,对广大师生的治学、受教育理念、价值形成和判断、思维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的学习认知及对社会现实的剖析,塑造了一定的价值观。高校仪式活动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完成文化认同任务,它具有迅速、直接的特点,将来自不同范畴、领域和层次的人凝聚起来,通过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在不同的角色塑造,情绪表达、模仿和演示过程中,逐步实现主体对客体的吸引,从而凝聚起向心力,增强客体之间的亲和力,达到巩固校园文化结构,整合校园秩序的效果,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高校仪式活动是在校园环境内的集体行为,适应了客体“拒绝孤独,受人欢迎”的乐群性社会需要,而且其效果和功能也突破了对仪式参与客体的内心直接效应,间接影响到了现存社会结构存在的合理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力量,而作为大学的不断发展,其内在的独具特色的教育力量就是其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立体影响具有内化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大学之大,除了知识的传授外,就是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大学生客体通过在其感受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行沐浴、接收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仪式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独特形式,具有“秩序美”“精神美”的特征,影响和包围着受众客体,不用强制和外在过分要求,能够让人们欣然地接受它的教育。高校仪式活动要发挥的本质功能就是给予大学生群体不断陶冶、革新、驱动,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和谐有序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客体独特的、高尚的完整理想人格。
2 高校仪式活动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高校仪式活动思政教育功能在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很多高校在具体实施中对其内涵认识、开展形式、参与组织、运作执行等认识和执行有偏差。首先是内涵认识方面,部分学校过于看重仪式活动本身的形式内容,对其思政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举办的主动性不够,站位不高,多被动执行、少主动思考。其次是在开展形式方面,部分学校在具体开展中对于场地选择不够科学、相关记录不太完善、重视程度不太够,而大部分学生对于精品仪式活动的需求量和参与度还是比较大的。然后是在参与组织方面,在部分仪式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话语权不太够,主人翁意识不强或者缺乏参与策划的体制机制,很多时候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设想。最后是在运作执行方面,部分高校在仪式活动组织方面的惠及面不广、参与度不高,相关的宣传教育不够立体、全面和到位。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木树人”校园仪式活动文化品牌建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充分发挥仪式活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以时间为线,分类实施,重点突出,精准滴灌,持续开展“五育人”校园仪式文化活动,初步形成具有中南林特色的文化育人模式,让思政工作“扎根开花”。坚持“迎新教育育人”,通过开展开学典礼、新生拜师等典礼活动“厚植土壤,打牢根基”;坚持“爱国教育育人”,通过开展“国旗下誓言”升国旗、红色经典诵读等典礼活动“播撒阳光、坚守本心”;坚持“养成教育育人”,通过开展校园礼仪评比、优良学风颁奖典礼等活动“除虫防草,清理病害”;坚持“专业文化育人”,通过开展生态文化节、食品文化节、绿色文化周等活动“灌溉施肥、蓄力壮苗”;坚持“离校教育育人”,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毕业典礼寄语、学位授予等典礼活动“抗旱防冻、强健体魄”。
3.1 突出育人特色
一是因事而化,通过高校仪式实现价值引领。高校仪式活动是在传统的文化教育体系下,以深厚的情感体验和多样的形式表达,把制度化的潜在课程变得生动活泼意义非凡,达到增进神圣情感体验,引导正确价值认知,凝聚共同体力量,巩固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通过具体工作化解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实现大学生活适应、纪律观念塑造、爱国主义教育、爱校荣校精神培养等价值引领。
二是因时而进,把握时间主轴实现工作连续。校园文化活动把握学生从入学直至毕业每个阶段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时机,切实开展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如入学教育、成人礼、学风建设成果展示、考研动员、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连续性、周期性文化育人工作模式。
三是因势而新,突出“林”字特色实现文化传承。突出“林”字特色,打造绿色和谐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利用林业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学生特色,校院两级联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以“林”为主、“一院一品”、全面推进的文化育人品牌。
3.2 注重育人实效
育人项目以校园仪式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八大举措”,探索校园仪式活动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对策,培育身心健康、吃苦耐劳、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2.1 思想引领,突出仪式教育
通过凝练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每周“国旗下的誓言”主题活动、毕业典礼等活动深刻内涵,着力打造无手机课堂,继续深化大一至大四全过程育人体系,不断强化仪式教育既有成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打造学生干净纯洁的思想净土。
3.2.2 和谐共生,强化关系塑造
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为载体,在自我塑造、朋辈关系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做文章,强化心理健康活动月育人实效,在构筑校园和谐朋辈关系中继续创新“寝室文化节”“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活动形式与内涵,进一步推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3.2.3 绿色行动,锤炼品德修为
人才培养中突出生态特色,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学生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洞庭湖环境综合治理调查社会实践”“节粮爱粮”“保护母亲河行动”“文明背包客”等绿色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林大青年的品德修养和时代担当,创造全方位育人良好氛围。
3.2.4 以学为本,夯实发展根基
以艰苦创业精神为核心,着力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创新学风建设形式,将制度规范、监督落实与展示评比有机结合,培育“学习之星”“公益之星”“创新之星”等先进典型,推动“以学为本”理念入脑入心,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营,夯实发展根基。
3.2.5 资源共享,培养国际视野
进一步整合优质国际办学资源,充分发挥国际交流项目文化育人作用,强化学科竞赛和学术科研引领作用,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思维,牢牢把握“能力培养”这一中心环节,培养有格局、有温度、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2.6 不忘初心,勇于砥砺奋斗
以无私奉献和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在优秀校友和在校大学生的典型宣传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讲坛”“树人论坛”等宣传媒介,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同时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有机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打造“三下乡”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特色品牌。
3.2.7 百花齐放,提升人文素养
继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中华茶文化创意展示等校本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系列工程”走向品牌化,依托学生社团和校内外专家在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上下功夫。探索利用二十四节气等传统节日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活动,分类培养,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精准文化育人。
3.2.8 同向同行,增强综合素质
在“一院一品”特色文化节培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服务社会前景,将专业文化节优质资源集中整合,打造“林科大分享吧”,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科学辩证思维,形成百花齐放、辩理明知的科研探索氛围。
4 高校仪式活动思政教育功能实现对策
4.1 思想引领,深挖内涵
实践活动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高校仪式活动要想有效发挥育人功能,首先需要正确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并不断深挖育人内涵。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认知理念,并且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突破,文化育人的理念思维是完善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适应了现代大学的体制机制和当代大学生特点,并且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从其视角融入仪式活动中,完善了反馈机制,同时也深化了文化育人的内涵和外延。现代高校仪式活动的开展和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主体和受众客体通过仪式活动的纽带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相关活动实施育人路径,其培育的过程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切身需求为靶向,采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建立并完善评价和反馈机制。形成目标明确、思想深刻、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机制,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与仪式活动有机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育人理念和学生特点都在不断变化,虽然仪式具有程序化、规范化的特点,但仪式的表达形式和实践载体不是固化不变的,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这是仪式活动发挥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也是教育发展性的现实要求。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仪式活动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青年培育和发展过程中。
4.2 内外联动,丰富类型
随着“00后”逐渐走上大学的舞台,也成了更加具有鲜明个性存在的团体,因为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其思维习惯和方式、价值判断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教育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所以其需要也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仪式活动在策划和开展过程中必须将多样性、创新性融入其中,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现实发展,坚持主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实现思政教育功能的内外联动。
相关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研究,比如实施情境交融的情感教育法,在仪式活动具体实施的情境中,在策划、宣传中对仪式氛围需要首先进行营造,将红色育人的底色与办学的特色融入思想理念中,将内在品质的培育与外在特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由点及面、以小见大,通过类型丰富的仪式活动比如国旗下的誓言系列活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素材和机会,充分利用进行情感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主体和客体的协调互动,用特色鲜明的仪式创设情境来增强活动的前瞻性、吸引力和融入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3 优化环境,精准实施
制度是学校办学秩序稳定的前提,比如教务方面制度、安全方面制度、纪律方面制度等都是维系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前提和基础,校园仪式活动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也需要制度化、规范化来进行保障。大学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学校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合理的制度是育人理念、行为规范和频道教育的外在体现,有利于营造优良的校风、培育优秀的学风、促进良好的班风。
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外在环节,也能塑造人。高校仪式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是与其它环节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育人主体通过环境的承载和育人手段,从而形成对客体的品质培养和全面塑造。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继承和传播,用中华优秀文化塑造人、影响人,完善礼仪教育制度,将第二课堂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环节。一方面,要明确校园仪式的教育目标。要在认知培养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文理兼修、德才兼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仪式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创新。高校要善于挖掘、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平台和新媒体传播媒介,将线下进行与线上直播相结合,利用现代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比如QQ、微信、微博等发挥现代传媒的记录作用,用青年的话讲青年的故事,从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实现高校仪式活动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