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路径探究

2021-01-03周梅杨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周梅 杨军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育人工作,自上而下强调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它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符合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对于整合多种育人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实现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三全育人”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的生活环境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大系统。微观系统指个人,个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的系统类型;中观系统指任何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高校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明确“三全育人”的主体。在高校“三全育人”的是多元主体的集合,它涵盖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社交群体、大学生。二是梳理“三全育人”过程的影响因素。宏观上,高校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整体性的工程,受育人方案的影响;中观上,高校育人贯穿了整个大学阶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育人内容应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微观上,高校育人落实到从备课、上课到课后辅导的教学全过程。三是厘清“三全育人”体系建构路径。从育人领域来看,大学生的成长不是单纯的依靠课堂进行,它处于一个整体的系统之中,包括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校外。

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三全育人”的内涵及意蕴

高等教育以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路径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三全育人”的总目标。“三全育人”的核心在于对“全”的梳理、整合和实现:全员,是指由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环境,集合所有的育人力量,构建互动的育人系统。全过程,是指育人工作是一项连贯的、持续性、动态变化的过程,将立德树人结合大学期间不同时段的学习任务有所侧重。全方位,是指全领域育人,在育人过程中要全面整合育人资源,全力调动育人力量,形成处处育人的效果,着力打造一个包含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多维立体育人空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全员育人:育人主体的聚合

要做到全员育人,关键在于集合全员的力量。在育人过程中,如果育人主体存在缺位或没有形成合力,则整个育人系统将会运行不畅,难以最大化实现育人效果。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发现全员育人过程中存在要素缺位的现象:一是家庭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足。普遍的家长认为孩子读大学了,只需要供给生活费即可,不用再操心学习和思想了。传统的育人工作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应有的作用。二是学生自身和朋辈群体未能发挥育人功能。在育人过程在,学生是集主客体于一身,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思想先进、学习优秀、表现突出的同学的榜样育人作用,还要注重挖掘、发现学生自身的美德,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三是高校部分教职人员育人意识淡薄。高校部分教职工认为育人与行政和后勤人员无关,只关注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学校、学院的要求,忽视了这些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是否能够起到育人的功效。四是社会参与高校育人不足。社会作为育人的主体之一,包括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他们通常认为大学生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是能够引领文化潮流、社会发展的,觉得没有参与的必要性。

2.2 全过程育人:育人环节的衔接

高校的全过程育人跨越了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四年,需要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大学生涯的各个环节,实现育人环节的有效衔接。从宏观层面来看,要遵循成长规律。要实现思想的引导和价值的引领,必须纵观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做好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将思政教育“提前一公里”。高校应遵循成长规律和思政教育规律,制定个性化的育人规划。从中观层面来看,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年级,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这使得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高校应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对思政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年级之间的衔接。从微观层面来看,要守好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它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整个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教书育人。上好课是有效育人的关键,教师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喜欢上课堂。课后辅导是巩固育人效果的保障,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3 全方位育人:育人资源的整合

高校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课堂、校园、家庭、社会四大平台,调动各领域育人力量和资源,打造一个多维立体的育人空间。

一是课堂育人。高校应将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所有课程之中。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在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凸显思政课的核心作用,也要强调专业课育人的必要性,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任务。二是校园育人。校园环境能够发挥隐性育人的作用,弥补课堂直接育人的局限。高校应将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校训校规等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活动开展、校园氛围营造等融入校园生活,加强对学生引导和熏陶。三是家庭育人。当前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家长的参与,但是效果不明显。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家校交流从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互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四是社会育人。高校应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有限性,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观察与研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从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学识和技能、提升服务和奉献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基本路径

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加强育人主体的意识培养,统筹规划育人过程,协调各方育人资源,构建既符合育人规律又能融入高校管理,且符合系统生态的“三全育人”实践体系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3.1 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凝聚育人力量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多主体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各育人主体的能动性,形成育人共识,凝聚育人力量,构建全员育人的格局,共同推动“三全育人”有序、有效的推进。

一是提升思政教师业务能力。思政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基础,高校可搭建思政教师继续教育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和经验交流会,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激发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的将专业知识和育人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激发其他教职工的育人意识。高校应秉持“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理念,明确全体教职工都有育人的责任,改变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过度依靠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的现状。同时,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各岗位上的教职员工把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实行“一岗双责”,将育人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行政和服务工作中。四是畅通家校合作平台。高校应搭建形式多样的互动平台,如微信群、家委会、家长信箱等,也可以借助每年开学、放假、校庆等高校的重大节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高校有关育人工作的交流。五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积极、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同时引入学生参与教学规划,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育的现状,提高育人效果。

3.2 科学规划育人过程,提升育人过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高校应将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大学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构建分阶段有重点的全程育人体系。

微观上把握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如同一个生态圈,包罗万象,绝大部分学生是以校为家,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中进行。高校在进行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不断改善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在生活中育人。高校应了解学生各阶段的需求,平衡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关系,结合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制定针对性的碎片化育人模块,实现思政育人在大学生活中的全覆盖。中观上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应遵循长材规律,应明确每一阶段的育人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育人工作。大一阶段应侧重于通过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新生班会、新老生交流会等为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适应性教育、学业规划指导等,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大三阶段应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为主,结合各种读书会、讲座报告、技能比赛、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度和认同度,认同专业的价值伦理。大四阶段,高校应着重开设有关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感恩精神等教育课程。宏观上制定系统的育人方案。高校应打破大学阶段思政育人方面的“条块”特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对四年的思政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设置固定学分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加强年级之间的衔接,加强思政课与专业培养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提升育人方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3.3 创建多元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因其隐蔽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一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建设校园环境的过程中,高校要充分结合核心价值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文化,打造文化校园。通过文化长廊、文化墙、校园塑像、文化广场、教室布置等平台和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二是塑造高质量的社团文化。高校应有意识的对校园内的社团服务进行引导和管理,鼓励社团常规化的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教育。此外,高校还可常态化的开展文明寝室、读书会、模拟法庭等校园活动,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3.4 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机制,形成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工作与社会的结合。高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形成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一是创新教学形式。高校应鼓励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打破思政教育局限在课堂的现状,增加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学时,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和社会问题,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探索解决方案。二是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通过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校社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让学生在产学研的互动中得到磨练和成长。三是引入社会组织。高校应有意识的引入一些在爱国教育、社会公益服务、志愿服务方面优秀的社会组织进入高校开展服务,发挥社会力量在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