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土教材选题策划

2021-01-03李世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选题乡土策划

李世豪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广东·广州 510075)

我国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每级课程都有专门的教学用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教学内容属性可分为专题教育课程和乡土课程,对应的学习用书分别为专题教育教材和乡土教材。各地的专题教育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生涯教育等,内容具有明显的共性,故其教材可以通用;而乡土教材基于地方特色,是在学科课程标准的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等文化特色而编写的教材,因此无法复制使用,必须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单独策划和编写。

近年来,由于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很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关注,误以为乡土文化教育仅仅是一种兴趣拓展教育,因而对乡土教材的策划出版缺乏研究,没有足够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乡土教材的开发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需要全面认识乡土教材策划出版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乡土教材策划出版的必要性。

1 乡土教材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优秀乡土文化需要传播、继承和创新发展,而中小学生是重要的传承对象。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剧烈冲击,广大青少年文化意识的转变也许会使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出现历史性的断裂。青少年接受乡土文化熏陶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得他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越来越大。要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乡土文化,乡土教材是重要的桥梁,也是重要的载体。

2 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综合素养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关键品格与基本能力,包括问题提出能力、自主探究意识、交流沟通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们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构建生活化的知识教学情境,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无缝衔接,落实生活化的知识教学理念,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乡土教材就是知识联系生活的课本,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重要工具,因此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3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桥梁

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中很多学科都单独列出了对乡土内容学习的要求,如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乡土地理规定为必学内容,并规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很多地方根据国家课程中的历史、地理、政治、思品、生物、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都开发了相应的乡土教材或跨学科综合性的乡土教材。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1)》即将发布,国家强调要在兼顾学科逻辑的情况下更多地关注生活逻辑,也就是说针对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构建学科课程。乡土教材作为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桥梁,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地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手段

地方经济的发展关键靠高素质人才。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光要靠经济、生活和政策方面的因素,还要看文明、文化与教育因素。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吸引力作为地方的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历史性,反映了一个地区、民族的人心所向,因此会产生很强的向心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可以提升地方的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和生产力。乡土情怀是民族情怀、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教材的策划出版不只是地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保障

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振兴乡村不能靠简单的加大投入、粗放式发展。乡村问题的核心在于精神问题、智力问题、文化问题。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扶志”“扶智”对扶贫的重要意义,强调传承、发展农耕文明,走乡土文化振兴之路的重要性。一方面,乡土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另一方面,乡土教材可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因此,乡土教材的策划出版可以给乡村振兴战略赋能。

乡土教材的出版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如何做好新时代乡土教材的策划出版工作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出版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下面我们从选题定位、框架设计、体例和装帧设计、作者团队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乡土教材的选题策划做简单分析。

6 乡土教材选题定位既要体现特色文化,又要符合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乡土教材选题内容定位是选题策划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最终决定了乡土教材的内容价值。经过前面对乡土教材选题策划必要性的分析,可见乡土教材的首要任务是传播优秀乡土文化知识。而乡土文化知识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的历史维度,乡土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很多地方都跨越了多个朝代,历史轴线很长,可追溯的历史内涵是深厚的;二是横向的空间维度,乡土文化知识涵盖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多个领域,涉及历史、地理、生物、思品、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板块,横向跨度非常广。而乡土教材的内容容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乡土教材选题策划的时候必须思考内容取舍。做好了纵向和横向的范围界定,乡土教材的内容定位就基本确立了。

选题内容定位不光要考虑乡土文化知识建构,还要注重乡土教材的教材属性——立德树人是贯穿教材设计的重要主线。在选题内容的取舍上,我们要更多地考虑乡土文化知识中的育人因素,挑选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乡土知识来设计教材。同时,乡土的价值不能脱离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必须重点挖掘乡土文化中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来设计教材,具体来说就是精选乡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来设计选题。

7 框架设计要联系各年龄段学生特点,并结合国家课程实施

完成了选题内容定位之后,选题策划就进入了框架设计环节。教材的框架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教材分哪些年级、每个年级分哪些单元、每个单元安排多少课时、每个课时学什么内容。做好乡土教材框架设计,不单要对乡土文化知识有宏观的掌握,还要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教学规律有深入的了解,这对选题策划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此外,乡土教材的框架设计要结合国家课程的教学计划统筹实施。一方面,从乡土教材教学的有效性来说,只有结合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才能保证乡土知识不超纲,学生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乡土教材的职责来说,乡土教材是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桥梁,承担着促进国家课程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角色。因此,乡土教材框架设计结合国家课程实施才能促进乡土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8 体例设计和装帧设计要为教学过程量身定做

体例设计和装帧设计是出版物选题设计的必要因素。乡土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除了要求设计美观、通俗易懂之外,还必须考虑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乡土教材也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材,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性,因此无论教学内容还是组织形式都应该是灵活和创新的。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逻辑来建构体例,讲求的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组织课堂,而乡土教材的体例设计应更多地回归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培养和启发探究为本,打破原有的固化思维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而乡土地理可以颠覆这种陈旧的模式,探索更高效的课堂形式。比如,可先从身边的乡土地理现象引出问题,吸引学生自主探究,再引出本国地理知识,最后才讲授地理理论知识。打破原有的陈旧体例,探索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探究行为为主旨的新课堂形式,乡土教材的体例设计应该做更多的尝试。

此外,乡土教材最终需要地方财政或者学校公用经费买单,因此还要综合考虑学生课时数量、课堂时长、学校经费或地方财政状况等多个因素来科学设计教材的篇幅和装帧形式。

9 编写团队的搭建要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教学需要

搭建科学的教材编写团队是乡土教材选题策划的关键,直接决定了乡土教材的编写质量。目前大多数的乡土教材都是当地教育局牵头,由教研院(部分地方叫教研室或教科院)组织一线教师搭建编写团队,这样的人员构成优势是编写出来的教材实用性较强,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来组织内容,劣势是对于乡土文化的系统研究不足,编出来的教材往往资料性比较强,趣味性不足。部分乡土教材由社会团体、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开发,其优势是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编写教材的形式更灵活,也能满足教学需要,缺点是编写组各方利益叠加,往往难以平衡,且日后修订维护的沟通难度比较大。还有一些乡土教材由专家担任主编,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参与编写,其优势是既能把握乡土教材的科学性,又能兼顾一线教学的实操性,缺点是担任主编的专家不一定是当地乡土文化研究的权威人士,对于当地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内容把控不够精准。

以上三种编写团队的组建办法都各有优缺点。总的来说,既要考虑乡土文化把握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又要力求教材编写的创新性,还要兼顾教学活动的实操性,这就要求编写团队不光要有专家、学者和教育一线教师,还要有当地乡土文化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和研究人士,博采众长,才能编出高质量的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的策划出版意义重大,但对于如何做好乡土教材的选题策划,我国的研究工作还很欠缺。我们每一位教育出版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为打造高质量的乡土教材,促进乡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发展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选题乡土策划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本期策划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