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安全背景下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对策

2021-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冲动纠纷矛盾

蔡 伦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8)

近年来,围绕高校师生发生的因矛盾纠纷导致师生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伤人等冲动行为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扰乱了师生的正常生活、威胁到了师生的人身安全、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阵地。高校因其人员集中、特殊,人群密度大,受社会关注程度高,所以特别是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伤人等冲动行为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往往较大。2010年西安某大学男生宿舍内发生校外人员因矛盾纠纷冲进宿舍后将住在上铺的男生当场捅死,将下铺试图阻拦的学生划伤。2019年9月19日,沈阳某大学一研究生因奖学金评定之事与同学发生纠纷并被同学殴打和用刀划伤。2020年11月14日河南某高校21岁女大学生在宿舍内被男友用刀捅伤后,抢救无效死亡。2020年6月10日,成都某大学一女生因同学之间的矛盾在毕业典礼上持刀砍伤两名室友,有女生脸部被划伤。2020年12月28日,广东某学院一男生因矛盾纠纷,用化学试剂致3名女同学受伤。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我们不难总结出矛盾纠纷容易引发冲动行为,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古人用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为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杜绝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冲突发生,高校在师生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非凡。

1 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存在的相关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

1.1 校外人员与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

校外人员与高校师生因经济、情感、其他瓜葛等纠纷引发矛盾。如果该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积怨加剧,就容易引发冲突,甚至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严重扰乱师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1.2 校内老师、学生相互间产生的矛盾纠纷

高校是半社会的管理状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因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接触密切、交流频繁,因此也最容易产生矛盾摩擦。高校老师、学生常常因为相互间产生的矛盾摩擦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积怨加深,就会心生怨恨引发冲突,甚至导致发生过激行为。

2 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2.1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和培养基地与社会紧密相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有利于避免和杜绝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冲动行为发生,能提高高校的安全防范能力,进而能提高社会整体预防犯罪的防范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2.2 有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岗位输送了专业人才,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高校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青年学生安心学好本领,增长才干的基础条件,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认识,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师生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高师生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等,对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3 有利于提高师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化解矛盾的处理能力

高校发生的因矛盾引发的冲突经常是因为师生、同学、恋人或者师生因其他情形而与接触的校外人员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和化解,积怨较深后产生的冲动行为。高校要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特别是预防因矛盾纠纷引发冲动行为的发生就必须要引导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引导师生学会自我调整和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

3 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

目前,高校为了避免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冲动行为发生,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来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但是效果不显著。通过认真分析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在师生中做好矛盾化解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如下:

3.1 存在思想认识不足

矛盾纠纷是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等经常发生的事情,容易出现轻视的思想认识,导致师生参与高校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已发生的案例足以证明高校师生未对矛盾纠纷能引发恶性事件的危害性产生足够的重视,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对矛盾纠纷危害性认识的不足或轻视是高校在师生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阻碍因素。

3.2 引导师生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难有成效

人际关系的处理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更体现了一门学问。人际关系不恰当的处理,容易造成误解和摩擦,容易滋生矛盾。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个体不仅需要性情开放,还需要热情大方;不仅需要胸襟宽广,还需要有善于接触交往的理念和善待他人的包容精神。由于高校师生人数众多,每个人的人际交往观念不同,所以高校对师生进行人际交往关系处理的引导中,难以达到大家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预定成效。

3.3 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难以实施

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培养专业的师资、安排充足的课程、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丰富的讲座,因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高校往往由于经费问题,导致出现在开展的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中师资配备上存在不足、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不合理、聘请专业的人士开展的讲座场次较少等问题。这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校开展的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

4 高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当前,高校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特别是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避免和杜绝因矛盾纠纷引发冲动造成悲剧的发生。

4.1 提高思想认识

4.1.1 提高高校做好矛盾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高校校园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是莘莘学子认真学习知识的“象牙塔”。高校有义务和责任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因矛盾纠纷扰乱师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伤人等冲动行为,严重的破坏了高校安宁的校园环境,增加高校师生之间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近年来在高校中发生的一系列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冲动行为,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使高校师生长时间的处在沉痛和惶恐之中,使校园久久的难以恢复平静。这些案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像沉郁的阴霾一样久久的笼罩在校园之上,难以散去。高校发生过的这些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事件,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高校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居安思危,加强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引导师生重视矛盾纠纷能引发的危害性,引导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师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善于寻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另外,高校人员众多、集中,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普遍复杂,在社会整体安全防范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高校一定要提高站位,提高做好矛盾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不要因工作疏忽而让矛盾纠纷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当以主人翁的姿态,责无旁贷、全力以赴的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工作,为提高社会整体公共安全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4.1.2 提高师生对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

高校应当采取以案说法、以事实说法等宣传方式提高师生对矛盾纠纷能引起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让师生从思想上重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矛盾纠纷的化解,激发师生自觉的参与到学校开展的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中来。

4.2 加强法治道德宣传教育和提高师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2.1 加强法治道德宣传教育

高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让师生懂得严格遵守法律和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为,让道德观念深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位向善、包容、知书、懂礼、守法的好公民。

4.2.2 提高师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矛盾纠纷的产生往往根源于人际关系的不当处理。高校应当帮助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高师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高校通过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婚恋观,通过提高师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校外人员与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摩擦。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运用法治思维的方法和寻求学校及公安机关的帮助去解决和化解产生的矛盾纠纷的理念,避免积怨和事态的扩大。

4.3 加强矛盾化解安全教育工作师资队伍和相关课程的建设

第一,高校应当重视矛盾化解工作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当投入资金加强对相关授课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矛盾化解工作安全教育的授课和引导水平。高校应当和当地公安、法院等政法机关加强联系,寻求他们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培养教师,以便提高教师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的专业授课和引导水平。第二,高校应当通过平时的教育和设置专业的课程来引导师生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例如聘请公安、法院等政法机关专业人士或专业教授来校开设专业讲座、将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矛盾化解应对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增设为教育课程内容等。为了提高师生参与安全教育学习的积极性,高校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外,还可以利用多种有趣、灵活的方式引导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会处理化解矛盾,例如利用微信、QQ、微博等多媒体网络平台。

4.4 加强对师生的关爱和校园安全防范管理

第一,高校应当加强对师生的关心和关爱。师生一旦遇到困难。学校应当热情主动的帮助解决困难。高校通过对师生的关心和关爱工程,能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进而获得师生的信任和依赖。在这种信任和依赖之下,师生遇到矛盾纠纷问题时才会寻求学校的帮助。这样就能及时掌握产生的与师生有关的矛盾纠纷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化解,进而最大程度的避免积怨的产生。第二,高校应当加强对校园的管理工作。高校应当安排学生在校集体住宿,减少学生与校外人员发生矛盾纠纷的机会。高校应当通过各科室、教研室同事或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加强对教师或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的了解,尽量做到一有矛盾纠纷的发生就能及时掌握和引导化解处理。高校在平时的管理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高校在平时调处与师生相关的矛盾纠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合法、合理,并注重引导师生提高自己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第三,高校应当寻求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和完善伤人等冲动行为的快速反应处置预案和机制,经常性开展应对伤人等冲动行为的模拟处置演练,提高高校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和师生面对伤人等冲动行为时能正确应对处置的能力。通过快速反应的处置机制和经常性的模拟演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伤人等冲动行为对师生造成的危害。

5 结语

高校在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在师生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公共安全防范工作的成效,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社会能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冲动纠纷矛盾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署名先后引纠纷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