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道文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2021-01-03田传玺王雪茹杨道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风邪鼻塞肺气

李 璐,田传玺,王雪茹,杨道文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肺病一部,北京 100029)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产生的由IgE 介导的慢性炎性疾病,以鼻塞、鼻痒、喷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眼痒、咽痒、皮疹、哮喘等症状。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该病是一种鼻黏膜炎性疾病,主要通过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1,2]。杨道文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鼽嚏”范畴,发病在鼻,根源在肺,病机责之于肺脾气虚、风邪犯肺,采用益气疏风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笔者跟师学习两年余,受益匪浅,现将杨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病因病机认识

1.1 发病在鼻,根源在肺

《礼记·月令》曰:“季秋行下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民,民多鼽嚏”。早在西周时期先民就认识到“鼽嚏”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杨师认为,该病诱因极广,接触过敏性物质、吸入异味、冷热交替、饮食不当、说话过多均可诱发,患者可无明显的“六淫”外感史,但兼具多种“六淫”外感表现。

《辨证录·咳嗽门》曰:“夫肺窍通于鼻,肺受风寒之邪,而鼻窍不通者,阻隔肺金之气也”。杨师认为,鼻为肺之窍,表现肺之候,过敏性鼻炎虽发病在鼻,但根源在肺,临床应从肺论治。

1.2 肺脾气虚,气不化津是其内伤基础

多数医家将“鼽嚏”的内伤基础归结为肺气亏虚[3,4],杨师认为,除肺气不足外,脾气亏虚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灵枢·本神篇》曰:“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气不化津,津液停于鼻部,阻塞鼻窍,则鼻塞流涕,嗅觉下降。肺主皮毛,肺气虚则腠理疏松,卫外失固,更易受到外邪侵袭。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肺五行属金,脾五行属土,脾为肺之母,脾、肺二脏气血相连,密不可分。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劳倦过度,均会导致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日久累及肺部,土不生金,肺脾两虚。

1.3 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是其主要病机

风为六淫之首,杨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五脏六腑中,肺脏位置最高,在位属阳。“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鼻是沟通内外气体的门户,风邪侵袭肺部鼻窍首当其冲。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壅滞堵塞于鼻窍,则鼻窍不通;肺失清肃,津水内停于上焦,与寒邪搏结,则鼻流清涕;风盛则痒,故存在鼻痒、咽痒、皮肤瘙痒等症状;风邪善行而数变,故除鼻部症状外,还可出现皮疹、哮喘、结膜炎等其他部位表现。治疗应以疏风为主,同时根据兼证加减用药。

2 治疗原则与用药特点

2.1 疏风与熄风并举,鼻炎与哮喘兼顾

杨师认为,风者当辛而散之,临床常以苍耳子散为基础方疏散外风。苍耳子有疏风通窍,祛湿止痛之能;辛夷芳香通窍,性善上达;白芷祛风止痛,能升阳明清气,通利鼻窍,三药合用,并走于上,增强祛风通窍之力。川芎、蜂房、鹅不食草也常常用来配伍使用。川芎辛温,长于祛风,且行气止痛力强。蜂房中有小孔,形似肺叶,且质量较轻,能宣肺解表,祛风通络,用之口鼻及其适宜。鹅不食草可“利九窍,通鼻气”,但用量过大容易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故一般用量不超过3g。除疏散外感风邪之外,杨师还注重对内风的调护,常配伍虫类药物,取其辛能发散、咸能向下之性、祛风通络、熄风止痉,常用的有蝉蜕、僵蚕、地龙等。

临证根据个体差异,需随寒热症状及伴随症状加减用药,寒者常配伍细辛、防风、荆芥;热者常配伍黄芩、石膏、积雪草。咽痒、咽痛者常配伍牛蒡子、射干、木蝴蝶。眼痒、流泪者常配伍木贼、密蒙花、青葙子。皮肤瘙痒者常配伍蛇蜕、地肤子、海桐皮。风盛伤津者常配伍沙参、麦冬、百合。瘀象明显常配伍桃仁、水蛭、地龙。如遇痰多者常配伍瓜蒌子、葶苈子、莱菔子。

过敏性鼻炎常伴有整个呼吸道过敏状态,最常伴见的是过敏性哮喘,此类患者除鼻部表现外还可见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喉中喘鸣音等[5]。许多学者认为,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哮喘的前期表现[6,7],因此杨师强调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同时加入降气平喘类药物,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常用药有麻黄、杏仁、苏子等。苏子味辛性温,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麻黄辛温发散,主入肺经,既能宣通肺气,又可降逆平喘。苦杏仁长于降泄上逆之肺气,降中兼宣,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共奏疏风宣肺,降气平喘之功。

2.2 肺脏与脾脏同补,益气与降胃并重

过敏性鼻炎属于慢性疾病,症状常反复发作,因此治疗上更要注意顾护正气。《难经·十四难》中讲到“损其肺者益其气”。杨师在治疗肺系疾病时注重肺脾同补,擅用黄芪、白术、太子参补肺健脾益气。《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杨师黄芪用量多为60~120g,临床上疗效显著。白术、太子参为益气健脾常用药,可培土生金以益气固表。遇脾虚有湿者常配伍薏苡仁、苍术健脾祛湿;遇脾阳不足者常配伍黑顺片、炮姜温振脾阳。

杨师除关注肺脾相关外,还很重视肺与胃的关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言“形寒寒饮则伤肺”,肺胃同居中焦,经脉相连,食用生冷食物难免伤中阳,遏制肺气,故杨师组方常避免太过苦寒。《素问》有言:“风气与阳明入胃,循经脉而上至目内眦。”目内眦为阳明胃经循行起点,过敏性鼻炎患者眼痒部位也多在目内眦,可从侧面说明肺胃相关。肺胃两脏气均下行,以降为顺。许多过敏性鼻炎伴有哮喘的患者,在临床中常可见到反酸、嗳气,腹胀等胃气上逆的表现。故在治喘的同时常随证加用厚朴、枳壳等,取“胃降肺亦降”之意。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2 岁,2020年8月25月初诊。主诉:秋季鼻塞3年余,发作并加重2d。患者每遇秋季鼻塞、喷嚏、流清涕、汗出恶风、咽痛、夜甚、气上逆、无痰。心烦、目痒、头晕、面红有疹、时咳不喘、咽中灼热、时而牙痛。大便可、月经可、遇冷加重。口淡无味、脉滑、舌尖红、苔白腻。中医诊断:鼽嚏;风邪犯肺证。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30g、蜂房3g、蜜麻黄10g、苦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20g、川芎30g、木贼10g、密蒙花10g、炒蒺藜10g、酒黄芩20g、积雪草10g、紫草10g、牡丹皮10g、生石膏30g、炒僵蚕10g、蝉蜕10g、蚕砂10g、鹅不食草3g。

2020年9月1月二诊,诉鼻塞流涕及头面瘙痒症状减轻,仍有咽干咽痛,纳眠可,大小便调。舌尖红、苔白腻、脉滑。处方为:前方去黄芪、白术、蜂房,加连翘30g,玄参30g,共7 剂,水煎服。

2020年9月30月三诊:诉周身症状基本消失,偶咳不喘、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处方为:去炒蒺藜、紫草、生石膏、蚕砂、连翘、玄参,加枇杷叶10g、百部10g、细辛1g。7剂,水煎服。药后诸症尽消。

按:四诊合参,杨师认为此案为风邪犯肺,兼有郁热的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黄芪、白术益气固表;苍耳子、辛夷、白芷、鹅不食草祛风通窍;麻黄、杏仁、蜂房宣降肺气;川芎、蚕砂疏散外风;僵蚕、蝉蜕平息内风;黄芩、牡丹皮、石膏、紫草、积雪草清热凉血;木贼、密蒙花、炒蒺藜明目退翳,全方共奏疏风宣肺,清热利湿之功。二诊中患者表证已减,热证明显,故去益气固表药物,加连翘、玄参清热利湿。三诊诸症向愈,仍残留些许咳嗽表现,故减去寒凉药物,加入枇杷、百部降气止咳。为防伏风留置再生他变,再加细辛祛风散寒。

猜你喜欢

风邪鼻塞肺气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