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50天,我该怎么办?
2021-01-03安茂森
>>>安茂森
一天,一名高三的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老师,我们高三百日誓师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我像是打了鸡血,很有干劲儿,但是这几天突然感觉好难过,有时候想哭,可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哭。明明想要大干一场,但是不知怎么的情绪就要崩溃了。动力不足的时候,看到同学们都在飞快地写着卷子,特别是同桌,本来成绩没我好,最近好像都开窍了,对比之下,我更加着急,但是又好像使不上劲儿。老师,我现在的成绩距离目标大学还有好大一段距离,时间只剩这么短,您说我还有希望吗?”
到了高三后期,你们是不是也会出现“明明感觉时间不够用,却提不起劲儿”的情况呢?有时候头一天晚上听到了一些励志的话语激动得不行,感觉自己马上就能扭转乾坤,再造天地,但是第二天一起床又会觉得希望渺茫,斗志全无,甚至有时候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但是当发现其他同学拼命学,而自己胡思乱想又少一天的时候,又感觉焦虑懊丧,后悔没有跟紧。就这样循环着一天又一天。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倍增,感觉有太多事情需要做又没有做。写着数学想背英语;做着习题想着改错。每一天,都看似很忙很充实,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成。
距离高考50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学会正视情绪和调节情绪。很多同学临近高考时会面临较大的情绪困扰,这些情绪有时候很复杂,它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情绪。觉察情绪就是弄清楚我的情绪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它是怎么来的?
其实每一种情绪背后都会对应一种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合理的需求,我们要用合理的手段满足,而一些非理性的需求,我们也可以进行修正!
第一,澄清自己的情绪。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和学习的迫切,也因此产生了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些情绪背后反映的是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安全感缺失。焦虑就好像我们身处丛林,听到的四周传来的猛兽声,它让我们想要逃离,却不知道逃向何方。焦虑意味着我们面临两难选择甚至是多难选择,无论向东还是向西,亦或向南或者向北,都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我们总是担心选错、错过,然后彷徨与焦虑。
第二,理清焦虑的原因。当我们听到鼓励的话语、励志的宣讲,内心充满了无限希望,然而可能没有多长时间,就感到沮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我们听到鼓励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可能遇到的困难;而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有些学科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短时间内看不到学习效果;还有的学科本身难度比较大;再就是感觉自己学得没有别人好。所以当遭遇这些困难时,我们不要沮丧,要意识到这些困难是大家都有可能遇到的,要建立足够的信心。
第三,认识焦虑的意义。焦虑的意义在于,内心深处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也是焦虑的积极意义所在!当我们明晰了焦虑的意义,便发现我们担心的不只是不确定的未来,更多的是对自己现有的资源、能力信心不足,亦或是对当下的困难估计过高。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从如何去应对焦虑情绪,变成了如何提升自己运用资源和能力解决困难和提升自己。这时,我们便可以将注意力从虚无的情绪对抗中解脱出来,更多关注如何才能提升自己上!明确自己的困难,然后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各方面资源去解决困难。
如果单纯的只是理解焦虑背后的意义,对于我们改变自己的现状仍然有限,我们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进行自我提升上。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呢?
1.建立自己的衡量标准,增强自身的定力。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简单比较,就盲目得出结论:我没有他做得好,我不行了!这其实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即用他人作为参照系衡量自己:我必须要比周围人做得好才行。这既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也是一种过分化概括。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压力大,注意力窄化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并细化一些衡量标准,扩大我们的注意力,比如更多关注自己的知识量、答题熟练程度、答题技巧等更为具体并可以操作的方面,从而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一个更多元和全面的认识。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摆脱注意力窄化,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将注意力导向解决问题上。
2.发掘自身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首先,我们可以去探索更多的时间资源,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并合理分配时间;其次,我们可以找一个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最后我们可以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建立联系,让老师帮助我们发现知识误区和盲点等等。
3.不断精确练习。比如利用改错本、积累本等将某些学科常见考点的常见题型以及典型解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易错知识进行针对性练习;提升应试技巧等。
总之,我们采取一系列手段打开视野的同时,学会发现资源和利用资源,同时通过这些举措,不断体验收获感和成就感。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临高考,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心静如水,泰然面对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坚信勤奋可以创造奇迹—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来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