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齐备心态稳,乘风破浪勇攀登

2021-01-03李灵畅

考试与招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主观题基础知识

>>>李灵畅

回忆起高中学习的点点滴滴,过往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有成绩进步的雀跃,也有卡在“瓶颈”的焦虑;有联考模考的紧张,亦有踏入高考考场的平静自如……若是问我如何在高中乘风破浪步步向前,最终踏进清华园的大门,我将会给出两个词作为答案—“方法”与“心态”。

谈到学习方法,我认为既有适用于各学科的“通法”,也有各个科目的“专法”。我们需要掌握方法当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掌握“通法”:夯实基础,扩大积累

不同科目各有各的思维方式,所以各个学科的“通法”并不多,我想强调的是注重基础知识和扩大学科积累量这两个方面。

砸实基础,掌握制胜法宝

不论是对于哪一个学科,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都是尤为重要的。在高考试卷中,有一大半的题其实都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解法。答好这类试题是高考稳定发挥的基础。我有一位同学数学基本中等水平,普通难度的试题可以拿110分到125分,并不算太突出,比起语文常常考班级第一来说,数学显然属于他的劣势科目。而恰巧2019年文科数学试题难度较大,但是他最后仍然拿到了118分—这套难度系数较高的试题让很多人比平常都低了10到20分,但是对他却没有太大影响。后来他总结说:“我只是把会做的基础题尽量答对,把费尽心思钻难题的时间用去检查基础题,没想到还真检查出两道选择题的错误。”所以,学习时抓住基础知识,考试时拿下基础分数,是高考制胜的一大“法宝”。

总结反思,扩大各学科积累量

在扩大学科积累量方面,要注意积累每个学科的各类题型、各类解题方法、课外知识等。这里提醒大家要尽早为各科准备好积累本、错题本,以便于将错题、好题、经典题以及各种解题方法和课外扩展知识都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当然,积累本的使用也有“三忌”:一忌忽视总结,不是将东西堆砌到本子里就会产生作用,而是要在不断记录的过程中反思总结,多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与心得才能够更好发挥积累的作用;二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轻重主次将所有错题都记录下来,应该把对于自己来说最有价值的题重点标注,而对于一些低级错误的归类提醒即可;三忌只添不看,我们要给积累本做“减法”,前提是要定期翻看、回顾积累本中的内容,重要内容更要反复回看与理解,不能只一味往里面添知识、添错题,更重要的是用心消化。这一方面是便于自己复习与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思某些内容是否需要删去。

精通“专法”:因科而异,专项提升

谈完各个学科的通法,还是不免让人感觉有些笼统:哪些是基础知识呢?积累本中到底要记录什么呢?这就需要接着说说因学科而异,同时因人而异的专法了。

对于语文而言,基础知识首先是课本当中的各类知识。

语文的学习首先需要抓住课本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出现过的知识,必背篇目,明显标注出的重点文言文词语、成语,每册课本后的名著导读与涉及的名著、综合探究……凡是书中出现过的,都不能轻易“放过”。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的积累范围更广。我通常是按照试题的几大板块分别积累,如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设错方式,文学类文本经典题型与模板、创新题型的答题思路,作文的素材时事、语言用词、论证方法等,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弹药充足”,才能在高考的“战场”上应对自如。当然,除了持之以恒的积累,在高三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忽视了语文习题的重要性,多阅读、多练习,才能掌握更多得分技巧,才能够继续积累知识、扩展视野。

英语则主要在于词汇量的扩展、语法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

在整个高中阶段,我都在坚持着一个小习惯:每天在单词本中记下10到20个单词,这些单词可以是来自当天做过的题,也可以是读到的英语杂志,还可以是从字典里翻出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单词,然后利用课间、饭前睡前等零碎时间记忆,长期坚持词汇量得到了显著扩大。而语法知识的积累则重在掌握高中常用的那几类,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了解稍复杂的语法知识。在有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积累之后,阅读能力的提高其实是水到渠成的,理解一篇文章大意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但是我认为,在阅读训练中不应该只以读懂全文内容为追求,而应该努力体会出题人的设问方式,总结正确的答题思路,切忌一味钻“牛角尖”,生硬地理解文章,这样一来就很难以与出题人做到“同频共振”。当然不论是语文还是英语,写得一手好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这也是为什么直到高考前一两个月,老师都坚持要求同学们做到书写整齐美观。

对于政治、地理、历史,我想强调:材料第一。

这是高三老师经常向我们强调的一句话。我一开始虽然知道材料的重要性,但却总是不会灵活运用材料信息,总是想着搬课本中的某句话而忽视了材料,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文综都是我的“劣势”科目,通常只能拿到220分上下,但是最后高考时近260分的成绩让我喜出望外。让我真正受益的一点就是,在高考前的最后阶段,我真正体会到了材料运用的方法与重要性。考生与出题人通过材料进行沟通、建立联系,那么,要想以正确的思路拿下一道题,用心钻研材料、体会出题人用意就非常重要。

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到材料和答案的联系,拓宽答题思路,我通常会在写完文综主观题后,进行“三对比(或对照)”:一是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对比,看自己和标准答案在语言表述、涉及要点等方面的差距,这也是大多数人都会做到的;二是把标准答案和材料内容进行对比对照,找出命题人是怎样由材料推理出答案的,或者材料当中给出了哪些提示,即找到材料和标准答案的联系;三是把自己的答案与材料同样进行对比勾连,看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材料,是否真正用心解读了材料。经过这样一番对比之后,你就会明白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到底差在哪里,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弥补差距。当然,这样的方法一开始用起来可能会耗费时间,但是坚持下来效率就会慢慢提高,你就会发现,材料中的某个词、某种表述对应的不外乎就是那几个相关的答题要点,主观题的答案虽不是一成不变,但也绝不是天马行空的—每一个答题要点都一定有其依据。由于时间有限,无须每道题都这么去相互对照对应,但是高考真题、高质量模拟题以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题,一定值得这样用心琢磨一番。

其实,灵活运用材料也只是一个环节,要想拿高分,总结出各种可能的答案来源和一套全面的答题思路就非常重要。如政治主观题的答案来源主要有课本知识、材料、时政热点表述等;地理的主观题则大致可以按照材料、模板、区域特征、常识的顺序进行思考和组织答案;历史的主观题则需要综合史实和材料,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当然这是我通常的答题思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答题思路,然后在备考过程中“各个击破”,为每个环节都做好相关知识、方法的储备,争取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的要点。

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保持良好心态

除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高考稳定发挥也尤为重要。首先,对待所有大考、小考、周测都应该怀着认真的态度,切不可认为小考不重要而随意应付。那样,一方面你放弃了一次足时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让你不自觉地放松对于考试的要求,最后可能在高考中要么过于紧张,要么找不到适度紧张的考试状态,太过放松,以致失利。其次,在看待成绩时,需要认识到考试可以帮助我们检测自己哪里没学好,以便于在下一阶段努力补足。再次,当心浮气躁的时候,不要去考虑一切和当前学习没有关系的东西,不管是将来的高考还是高考后的假期,要一心一意专注于当下。最后,也不要抱怨高三考试频繁,而应该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对于自己答题策略和技巧的检验。就拿数学来说,题目常见的陷阱有哪些,如果遇到难题,什么时候应该继续钻研求解,什么时候不值得“死磕”而应该放手,必须在考场上必须尽快做出选择,而这需要在一次次“实战”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总之,方法备齐心态稳,乘风破浪勇攀登。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科的学习方法,在高中的每一天、每一次考试中锻炼良好的心态,才能在高考中无惧风浪,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主观题基础知识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标准答案,我要对你说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清律的基础知识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卖给你一套标准答案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