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设计类专业课中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考

2021-01-03张莹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育人思政

张莹莹

(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今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最强音。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研究艺术设计类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完成育人的教育目标。不仅满足了应用型大学对于专业技能的教授要求,更加符合教育部提出的育人要求。本文在于深度挖掘两者之间的关联,并积极探索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教改途径。

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要求

“课程思政”一词最早由上海市教委于2014年提出并试点推广。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我们可以认为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教育,是学科德育。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202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为进一步落实《纲要》内容,决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体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在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设计类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适应文化艺术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中,技能培养与立德树人并行并立,可见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

2.1 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高校设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承担文化艺术产业的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是具有一定社会责任的,这要求毕业生要有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创作观也是设计从业人员对人生和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的过程中要有积极正面的情感做引导,课程思政的融入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学生从一切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和“正能量”的角度去把握设计作品的题材、内容以及呈现形式。

2.2 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悠久历史的文化精髓,传承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坚贞不渝民族情感,是融入血液的民族魂。高校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中以传统文化为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能够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的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熟知的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创新的设计,也为设计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2.3 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高校设计类课程需要教会学生“慢些走”,试着去细心品味生活,去观察沿途的风景,去留心身后的文化。“美”的教育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中处处存在。但是,让学生去感知真正的美,欣赏真正的美以及表现真正的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中,课程的内容设置可以从当代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文化自信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提升人文素养。如,很多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的国潮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时尚界的新宠。“国潮”之所以风起云涌,根本上还是源于中国人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我们课程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们不仅仅做这“国潮”的关注者,更要做“国潮”的设计者。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融入“国风元素”,用自己的设计,帮助“国潮”风吹向海外、吹向世界。

3 “文化自信”大环境对课程思政实践的推进作用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文化自信聚焦性地凸显了文化发展和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是精神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开放和多文化环境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在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自信是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体现,近年来,在设计类专业的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尝试国风元素的选用。年轻人是对时尚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选择定是感受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协助教师进行着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好我们丰厚的文化资源,更要有转化再创新的能力,绝不能照搬、照用、“吃老本”。

4 设计类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是要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发掘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寻找到易于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做好育人工作。

4.1 以史为鉴,聚焦家国情怀及三观塑造,理论类课程渗透式融入

为帮助学生更快的熟悉专业、融入专业,在设计类专业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相关的史论类课程课时占比较大。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启蒙认知往往都是通过这些理论课程来完成的,这一阶段也是学生艺术观和设计观形成的初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方法,将思政内容融入进来,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如,教师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中国建筑史》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墙倒屋不塌”的神奇现象,引申到集结构美与造型美于一身的“中国榫卯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讲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奉献一生的经历等内容,课堂上一气呵成,将民族情感以及家国情怀交融在一起,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热爱与奉献的种子。

4.2 服务地方,聚焦社会发展及专业精神,实践类课程覆盖式融入

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责,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的社会责任,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更是有这方面的倾向。为帮助设计类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更好的与岗位对接,在二年级以上的课程设置中,理论加实践以及纯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占比较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更是从二年级就引入了项目教学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引入实践项目的时候,立足地方经济,深入发掘地域文化,在设计选题中融入更多的地域性元素。既能够帮助学生从创意到方案深化环节,系统的掌握设计流程,也能够在“真活真做”中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责。如,室内设计方向学生三年级进行民宿项目的整体设计,这一项目就是选择了锡伯族民宿这一主题。将锡伯族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如:日、月、七星、喜利妈妈、剪纸、刺绣图案等,作为设计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在民宿群以及民宿的室内外空间中得以体现。结合当地锡伯族村镇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不仅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更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将植根辽宁沃土的锡伯族文化与民宿创意设计规划相结合,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5 设计类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后的转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的结合,这个结合要有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把“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的过程,是把教师的“我要告诉你”向学生的“我想学什么”转变的过程,是让课程思政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

5.1 课堂上的育人内容更有高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体系涉及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等,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设计类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为青年人投入社会蓄积丰厚的精神力量。

5.2 课程中的环节设计更有难度

教师若想要课程思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一定要对所教授课程的各个环节有精心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中的每一次知识传授,都可以比作是一场演出,演出是否精彩,是否能够给人带来震撼,让人有所思、有所悟,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本身十分熟悉,并且能够积极的从多个知识点中寻找育人内容的切入点。这时的课堂上,学生作为主角,去思考,去汲取。教师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负责引导整个剧情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有所收获。这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极大考验。

5.3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更有深度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高校教师要在专业课中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者除了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规律、了解学生学习的原理与规律之外,还需要和执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还要积极的、深入的学习政治理论,确保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对政治理论的深度、准确理解。

6 结语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乘着“文化自信”的东风,扎扎实实的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