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
2021-01-03马玉侠冯蓓蓓
刘 华,马玉侠,冯蓓蓓,谭 波
(1 临朐县中医院,潍坊 262600;2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00)
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发生之初,举全国之力进行抗疫,中医药的及时介入,极大缩短了病程,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轻症、重症发展为危重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后遗症,提高了临床疗效[1]。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旨在从病因入手,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缩短疾病周期。本文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单药、医院制剂、中成药和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如下。
1 中医防治新冠肺炎的机制研究
1.1 病因病机
新冠肺炎为感受疫戾之气而得,属于中医“湿毒疫”范畴。疫戾之气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继而累及他脏。仝小林院士等指出,此次疫病由寒湿裹挟戾气侵袭人群而为病,病位在肺、脾,可波及心、肝、肾[2]。多数中医学者[3]认为“湿毒”是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热、痰、瘀、闭、脱”。湿毒起病,郁阻气机,枢机不利,伤及太阴,郁肺困脾,继而出现了壅肺、闭肺,毒损肺络、内闭外脱等临床演变过程,大部分患者病位在肺,逐渐顺利向愈,部分患者出现咯血、神昏、喘脱、死亡。
1.2 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的轻重,治疗原则主要有4种: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清热解毒、宣肺透邪;解毒化瘀、通腑泻热;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2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2.1 中药单味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单味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某大类药物为主。梁园成等[4]在应用开通玄府理论治疗新冠肺炎中提出,临床治疗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多用麻黄、石膏、桂枝等辛散类药物,危重型患者推荐使用黑顺片、吴茱萸等辛热药物,配合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芳香辛散开窍药以通肺玄府,则肺玄府诸邪尽去,重建正常的开阖流通功能,恢复人体正常的气液流通、气血互渗、神机转运。刘玉等[5]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及其繁育品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分化、自然杀伤(NK)细胞活动、细胞因子释放,以及肺脏和肾脏的血管通透性等方面,参与调节新冠肺炎病理过程中的细胞炎性因子风暴等,从而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力。
2.2 医院制剂研究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医院研制的院内制剂以“三因制宜”为原则,具有更强的目的性,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结合成都气候特点和当地人群特征研制的青翘抗病毒颗粒联合复方银柴颗粒治疗(风热夹湿型)普通感冒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减少合并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临床疗效,进而减少感冒患者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的潜在风险,为COVID-19疫情下普通感冒患者的诊疗提供了参考[6]。王月等[7]研究发现清肺排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指标、肺部炎症吸收方面的作用较单用常规治疗更明显,可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孙易娜等[8]研究发现使用清肺排毒汤能缓解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改善胸部CT影像学结局,且单纯服用清肺排毒汤较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案有一定优势,具体表现在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缩短、咯痰症状缓解、胸部CT结局改善等方面。
2.3 中医经典方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中医经典方是补中益气汤、藿香正气汤、人参败毒散、四逆散、参附散、生脉饮、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沙参麦冬汤等。
何青等[9]研究发现,服用补中益气汤10天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两个炎性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达到出院标准32例,治愈率88.89%;对照组18例,治愈率51.42%;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孙莹等[10]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筛选藿香正气方中活性成份、预测作用靶点和构建“药物-成份-靶点-疾病”网络,揭示了藿香正气方通过多成份、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妊娠期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提示主要与调节免疫、控制炎症、减轻凋亡、修复损伤有关。
2.4 中医适宜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适宜技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常用的中医适宜技术主要有艾灸、脐灸、针灸、穴位贴敷等。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属疫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特点以湿、毒、热、痰、瘀、闭、脱为主,病位在肺[11]。艾灸具有温阳、益气、除湿的功效,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早期及恢复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仝小林院士提出,艾灸能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功能[12]。曹洁等[13]研究发现艾烟可以消毒,且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艾灸以其“简、便、廉、效”的特点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在国际防疫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脐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是在肚脐(神阙穴)上施以隔药灸,将经穴、药物及灸疗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扶正祛邪、益气健脾、温补肺肾、散寒除湿的作用[14]。肚脐为真气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通过灸的热效应刺激脐部,可激发人体之元气,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而提高正气、强壮体魄正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新冠肺炎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有学者认为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脐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可以有效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在密闭的空间,亦可以防止空气溶胶的传播,从而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染[15]。
针刺防治疫病历史悠久,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其中扶正祛邪为针刺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的主要原则。尹鑫等[16]针药并用,通过针刺太溪穴、代谢穴、止喘穴,针对不同兼症配伍曲池、合谷、内关、外关等穴位达到“益肾气、补脾胃、防传变”的目的。研究发现针刺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得以提升,发热、干咳、乏力、气促、胸闷等症状及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
穴位贴敷是药物敷贴局部穴位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作用于脏腑而起到治疗作用。根据药物的归经及功效,新冠肺炎穴位贴敷通常使用芳香行气类药物作用于天枢穴等穴位,经相关经络的传导作用于肺脏,进而调节其宣发肃降之功,起到祛邪、化痰、平喘、止咳等功效。郑婕等[17]研究发现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改善肺脏、肠道功能,同时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示临床上可把穴位贴敷疗法作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辅助疗法。
3 小结
西医在治疗新冠肺炎时以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为主。初期没有特效药,只能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一旦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轻症转为重症,就需要进行有创或者无创的呼吸支持治疗。而有创呼吸支持,会对患者造成肌体上的二次损伤,患者所受痛苦更多,且就医成本增大。
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上辨证施治,因人制宜。初期中医药的介入应用,不仅可以缩短病程,降低新冠肺炎发展为危重症的发生率,还能减轻新冠肺炎后遗症,提高临床疗效。但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均有涉及,部分临床研究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与实际相关性偏低,缺乏可行性分析,且部分研究的科研设计不够严谨,所得结论的可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者的资质、研究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就要求中医药人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及实践中要加强科研思维的培养,加深中医对新冠肺炎的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协同研究,以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来有效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