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企业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以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课改为例
2021-01-03孙妍
孙 妍
(珠海市技师学院信息技术系 广东·珠海 519000)
我校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遵循“素质与技术并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能在各类广告公司、影视公司、活动策划公司等相关岗位从事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广告活动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笔者在校企合作与课程对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策划课程设置的现状、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改革探索等方面进行探究,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1 “企业进课堂”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要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对接。而课程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最落地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能否适应生产实际的需求,决定了毕业生走出校门后,能否在企业实际生产中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技能的生产岗位。如果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工人,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确实缺乏技术工人,却怎么也找不到能快速胜任工作的职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荒成了两个矛盾又同时存在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为适应所在地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注重校企合作与建设技能工作室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深入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积极的探索各种“企业进课堂”的模式,努力让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实际“零距离”对接。
2 “企业进课堂”实践分析
2.1 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
在本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行业企业调研到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再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这样企业直接参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开设、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企业项目训练相辅相成,实现从观念、意识到技术、能力的全面培养。我校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进行行业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了16个典型工作任务,经过教学处理,开发了18门一体化课程,构建了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核心课程框架。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
2.2 校企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2.2.1 硬件资源
目前,我校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已经建设了多间企业实训室。包括绘画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木艺工作室、文创工作室、服装工作室、岭南文化研究院创新基地创作室等。
多年来,我们与各级广告设计协会、文化产业协会、创意设计产业协会、影视艺术家协会等行业组织与公司企业有着密切且深入的合作。
通过建设校内企业实训基地,融入企业真实项目,体现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用企业商业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根据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建设理念,为了更好的支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实训环境,校内外联动的环境建设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中去,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2.2.2 软件资源
为了实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校计算机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包括微课、多方学习平台、商业案例、各类素材在内的多种数字化资源,以及课前工作单、课中工作页、课后任务书在内的非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突破线下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其中为学生提供的“波涛教你做后期”系列微课和优酷波涛影视频道都是由校企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研发与制作的。将企业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融入微课,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选择通过微课视频来解决问题,有企业参与研发制作的教学微课能让学生接触行业操作规范,让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实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
2.3 将企业项目“搬进”课堂
2.3.1 学习企业工作的流程及规范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学习到企业工作的流程及规范,我们将企业真实商业项目作为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直接对接,紧密联系。将课堂学习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让整个学习活动具备完整的企业工作环节。学生对照企业标准,创作出条理清晰、节奏合理、具有一定审美的影视广告成片,课后,教学成果进行商业化输出。企业对学生作品进行筛选,选出准备商业化的学生作品,通过企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完善后的学生作品,直接作为企业产品广告宣传片,学习成果有商业应用价值。企业商业案例转化成为教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对课程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2 学习企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针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我们将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提炼出来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对于视频特效制作课程中的跟踪技术的制作方法,市面上的视频特效类教材通常都是采用将跟踪点直接记录在跟踪对象上的方法来实现跟踪效果,但是通过在企业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品学习后发现,他们通常都是使用空白对象记录跟踪点的方法来制作跟踪特效的。因此在该内容的教学中,将使用空白对象记录跟踪点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就直接学会了使用企业的技术方法来制作特效视频。这样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行业操作规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同时,将企业的操作规范转化为评价标准。企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对于学生日后工作非常重要。例如,在影视公司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查阅修改以及方便不同制作人员间的工作交接,文件要按类型和用途进行详细分类,并进行规范的命名,原文件项目窗口的目录结构要以素材文件夹一致。渲染文件命名中要含有渲染当日的日期信息及版别等,方便查找。这些操作规范对于学生日后从事视频后期制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将企业这些操作规范以及对视频特效的技术要求归纳总结转换成为学生作品评价的标准,这样学生制作出来的视频作品符合行业规范及标准技术要求,直接与企业日常操作规范接轨。
3 “企业进课堂”的思考
技工教育的课程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否可以培养出未来大国工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深入,不断探索。笔者针对目前本专业课程改革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 企业技术人员如何更方便高效地指导教学
我们希望将企业中德才兼备的能工巧匠引到课堂中,让学生近距离体会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匠心魅力。但是作为企业骨干,他们是不方便频繁前往学校进行指导教学的。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录制视频,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技巧和经验分享给学生。学校的教师在课堂适当的教学环节进行播放,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2 如何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只有在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前提下才会持续和不断深化,目前,本专业采取两种合作方式,一是由企业提供资金或设备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在毕业生供求上优先满足校企合作单位。二是企业直接将公司设置在学校内,企业的工作人员承担教学任务,企业优先录用本校本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
3.3 如何以评促教
为了让“企业进课堂”的理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针对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学习任务,我们在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中增加了企业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通过对企业反馈的意见进行总结,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教学与企业要求间的差距及改进的方向,真正实现以评促教。
总之,将教学各个要素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既能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又能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通过教师的思考归纳总结,最后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以期依托企业推动师资力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双赢互惠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注重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打铁仍需自身硬,只有自己变得职业,才能带出职业的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行业标准去制作作品,教师再用企业评价来不断修正,形成良性循环,师生都在课堂中得到了提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