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经验与发展路径
——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2021-01-03芮绍炜武雨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文/芮绍炜 武雨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人才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海市长宁区通过规划牵动、政策推动、平台驱动、项目带动、服务策动等方式,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长宁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长宁区科创人才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区人才发展的问题,对“十四五”期间长宁科创人才集聚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长宁科创人才集聚发展的现状
一是区域人才总量和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末,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28.1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达48.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从2016年年底的53.0%上升到2019年底的61.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6年年底的44.5件,增加到2019年年底的63件,区域研发能力有所提升。区域获得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名次的人才(或团队)累计数从2016年底的46个,增加到2019年底的186个,创业团队孵化和培育成效较为显著。
二是海内外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打造市区联动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事业发展载体平台,积极探索海外人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海外人才服务载体建设。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全市各区中功能最多、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效果最好的海内外人才服务综合体。截至2020年9月底,一站式服务中心累计接待服务22万余人次,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数居上海中心城区首位。在全国率先试行“创业签证”服务窗口,颁发上海市首张外籍人士创业签证。成立全市首家“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创新创业基地”。设立虹桥海外人才荟(古北市民中心站),成为全国首个开在基层社区的海外人才服务窗口。打造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工作品牌,通过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首站服务,推动海归人才创业项目落地长宁。
三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长宁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20条细化政策,形成了惠及面广、集聚度高、更具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推动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育体系,支持企业设立紧缺人才实习基地,推动创业政策和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的有机衔接。目前,全区建有创业孵化基地14家,累计孵化创业项目3000余个。举办创客交流、培训讲座、创业竞赛等活动2000余场,成功吸引2018年“中国创翼上海站决赛”、2019年“上海市第六届创业新秀评选活动决赛”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创业活动在长宁举办,累计支持57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落地长宁。
四是人才服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强化政策保障,设立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实招硬招解决户籍、居住等人才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安居工程,优秀人才租房补贴保障力度逐年提升,累计受惠人数逾11,000人。积极推进人才服务“一网通办”,实施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手机预约等机制,优化后台协同、无缝对接等流程,努力在人才服务方面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为民营企业员工参评职称开辟绿色通道和政策直通车,综合运用梯度化户籍政策,帮助企业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二、长宁科创人才集聚发展的问题
一是海外人才引进仍存在较多瓶颈问题。海外高层次人才薪酬水平较高,较高的税费负担以及住房等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促使部分境外人才外流。同时外籍人才在文化适应与人际适应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如休闲运动场所数量偏少、密度偏低,缺少社交条件和社会关系网络,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心理压力等。
二是高层次、重点产业人才引进集聚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生活”和人工智能等行业,时尚创意等非传统新兴产业中的人才标准不统一,界定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行业的人才集聚与发展;从岗位来看,核心研发、市场营销和中高层管理岗位人才较为紧缺。主要原因是落户门槛高、居住成本高、薪酬竞争力不足和新兴行业人才引进难等。
三是融合产学研用的创新链相对薄弱,人才体制机制存在短板。高校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耦合效应,企业创新人才流动到高校、科研院所的路径不够畅通。人才治理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各类产业联盟或专项联盟在发挥主体作用、孵化人才品牌等方面的作用较弱,未能达到以才引才、行业荐才、机构猎才等效果。
四是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供给配置间存在差距。少数人才政策的制度设计较为复杂,缺乏既权威又通俗的解读,影响了宣传效果;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主流媒体。高层次人才受政策扶持的力度较大,而中层人才、辅助性人才的支持力度有限。此外,区域基础教育和健康医疗的服务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科创人才集聚的经验借鉴
一是加大政策供给力度,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1)通过个税优惠集聚高层次人才。2020年11月,杭州市出台了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政策,对税前年度工资薪金收入在100万元及以上且经认定的人才,试行专项奖励。符合支持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杭州市范围内缴纳个税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部分,分类分档奖励100%、95%、90%、85%。(2)围绕创新全链条,全方位对接海外人才创业需求。2021年1月,中关村管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全方位支持海外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提前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对接空间、资金、团队等要素资源,帮助海外人才尽快融入创业环境。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为海外人才创业提供代办、陪办服务,解决落地创业“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金融等手段赋能创新创业,从技术研发、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等多个角度整合中关村“1+4”政策相关支持举措,覆盖创新创业的各个方面。(3)推出人才驿站,缓解“海归”过渡期居住困难。2021年4月,上海市虹口区出台《虹口区留学回国人员过渡期内租住人才驿站的专项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留学回国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租住人才驿站给予最多不超过6个月过渡期的租金补贴。
二是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吸引培育重点产业人才。(1)坚持市场择优原则,聚焦企业需求延揽人才。为支持企业引进、集聚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工程技术人员,2017年,浙江省实施“海外工程师”计划,针对在企业聘用时间不少于1年、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且年薪达50万元人民币的海外工程师,给予其聘用企业20万元资助,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各负担50%,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智力支撑。(2)创新支持与奖励模式,引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安徽探索政府参股或持有债券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和“上市奖励+业绩奖励+回购奖励”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扶持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引才聚才能级不断提升。
三是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人才与产业协同升级。(1)充分发挥企业用人主体积极性,“政-产-学”协同集聚人才。贵州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培养与引进大数据人才,政府给予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以华为、联想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联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省职业院校,共同组建贵州大数据产业职业教育集团。2016年以来阿里巴巴、IBM等企业纷纷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达成合作协议,联手建设打造出一批大数据相关学院以及大数据教育培训基地,企校有机结合,发挥各方优势,共同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2)进一步释放中介服务机构潜能。重庆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猎头基地”,推动猎头行业发展,培育孵化猎头企业,扶持重庆市猎头行业发展,形成产业园发展特色,建设特色项目。
四是提升服务能级,优化人才发展环境。(1)提升人才服务数字化水平。张江高新区杨浦园重点健全专业化、高端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探索推出“人才服务一卡通”,通过整合区域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为杨浦高层次人才搭建专属服务平台。(2)健全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成都市现行户籍政策允许迁入人才自主选择落户地、就业地、居住地,满足就业、医疗、子女就学等个性化需求,并将“廉租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纳入居民户口登记范围,给人才来成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蓉漂人才”融入感。(3)着力相关政策宣传推广,打造城市人才名片。《关于实施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2019),强调塑造更具显示度的人才工作品牌,将“蓉漂”品牌塑造融入政策中。
四、促进长宁科创人才集聚的路径建议
一是持续做好海外人才的引进、融入工作,更大力度构建移民融入服务体系。增强区级人才计划与奖励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聚焦企业需求,制定支持留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宣传“虹桥友谊奖”,进一步提升获奖外籍人士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持续打造海创系列活动品牌,探索设立海创人员定期活动据点,实现“人才引进—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优化移民融入服务体系,选择最贴合外国人社会融合需求、对外服务工作比较成熟的园区、单位作为“外国人社会融合服务站”试点,定期组织外籍人士及家属开展国情市情介绍,举办中国历史、文化、民俗体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研究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高效服务与治理创新双链融合的新型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加快外籍人才的生活融入。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轮驱动。市场引进和政府培育协同发力,引聚重点产业人才。将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权交与各企业,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引进与培养人才,政府给予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充分挖掘高层次人才背后的产业生态和校友圈,发挥区域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育产”的良好氛围。创新金融支持,打造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长宁人才基金”。着力打造符合长宁发展需求的产业生态闭环,围绕现有产业企业布局创新链的上下游,不断增强人才、企业与区域的粘性,推动人才为区域持续贡献力量。加强特色宣传,做大做强“虹桥智谷”CTOU首席技术官联盟,打造长宁特色产业人才交流平台的标杆。加强重点产业人才的宣传报道,将长宁打造成为航空服务、智能互联网、时尚创意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行业顶尖人才以及产业团队等向往的理想之地。
三是创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从供给端,促进高校院所和产业界深度结合,引导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产业一线、把握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实践人才。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产业导向比较明显的专业(如专硕)提前到相关企业实习,为优秀人才创业就业做好筛选与储备,打造重点产业人才供给的“蓄水池”。从需求端,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引育面向产业实践的人才,提前介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打造一批能面向产业发展实践的创新人才队伍。鼓励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在本区或全国范围内吸引高水平高校院所前来揭榜,政府部门给与相关配套或政策支持。从服务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在宁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技术转移工作。通过从需求侧、供给侧、服务侧等角度加强企业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生态的打造,形成政产学研用的闭环。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拓展服务力度,聚焦特色新兴产业,高标准、精准化推进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业、人才资源服务机构等在区外设立人才飞地。整合优化人力资源产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新兴业态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聚焦服务深度,围绕“数字长宁”,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本地方案。用好科技手段,探索通过整合部门、机构、企业等在公证服务、金融服务、众创租赁等方面的资源,尝试人才服务需求数据化、人才管理可视化。彰显服务温度,进一步发挥“虹桥人才荟”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手段,综合运用抖音短视频等方式打造契合“Z世代”人才的宣传阵地,打造“温暖可感”的人才工作品牌。提升服务精度,针对人才服务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建立“组团一对一”上门服务的工作机制,下好“全区一盘棋”,打好“政策组合拳”,巩固政策宣传和人才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