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

2021-01-03刘小明

企业文化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国有企业制度

文|刘小明

(作者单位:国网丽水供电公司)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本,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的重要性

(一)强化员工能力素质

员工本身具有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依靠参与培训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竞争,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素质的需求。而国有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能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员工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双赢。

(二)保证企业持续性发展

加大力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是提升企业的人才储备量以及发展规模的必由之路。为更高效的进行教育培训活动,企业应当依据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从而确保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取得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此外,科学的教育培训工作能让员工对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企业认同感,培养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价值理念,最终实现推动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三)保证企业资源整合质量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困难性大幅提升。为此,企业需要通过开展人力培训的方式来针对企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在此过程中针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其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现状

(一)教育培训观念滞后

国有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在于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依然有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为员工培训工作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培训方案。虽然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已完成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为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政策。然而由于企业的教育培训观念依然过于落后,所以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愿意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

(二)教育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应当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这要求企业制定出一套更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新型教育培训制度,以此来推动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进一步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许多制度设立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实现人才发展需要,而教育培训制度不但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还可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制定出新的发展目标,这使得管理者对于员工的行为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当前许多国有企业的培训制度依然过于落后,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这使得员工教育培训的成果难以达到预期。该项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以及统一化的管理方案两个方面,之所以会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国有企业依然习惯采取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并未依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进行教育培训制度的改良。

(三)教育培训软件与设备不够先进

不同国有企业所持有的思想理念存在差异性,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的发展进度也存在差异,部分企业更关注教育培训工作,而还有许多企业则并不重视人力资源,最终导致部分企业至今依然存在着教育培训软件与设备过于落后的问题。一些企业并未建立起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同时其使用的培训设备也较为落后,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于如何开展教育培训缺乏足够的经验,以至于难以开展科学有效的人才培训,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企业用工制度

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人员选拔的过程中存在着用工制度不合理的问题,这是由于许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公平公开的民主制度,透明度相对较低。为科学全面的对所有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避免人员任免受到裙带关系等问题的影响,企业需要重视用工制度的改革与优化。此外,国有企业员工的任免依然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意愿,员工的能力是否可以得到充分发掘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看法,这种被动状态导致许多人才资源的浪费,对于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国有企业需要构建出一套更加科学的用工制度,构建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竞争与激励机制。

(二)完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

完善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职业素养,为此,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明确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趋势,了解员工当前的工作状况。其次,需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员工能力评估系统,其评估的对象涵盖员工的个性、能力以及发展预期等;之后要针对员工的思想观念进行培养,使其能拥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念,并且可以在各个角度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估,保持相对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过程中;此外,企业还应当锻炼员工与他人交流的技巧,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取得他人的认同与信任。最后,企业还需要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

(三)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一项主要构成要素,对于企业能取得的经济收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一套激励制度,但在实行阶段存在着公平性不足等问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缺乏推动企业发展的热情。由此可见,激励措施不公平无法营造出健康的竞争环境,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企业应当依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的手段来提升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效益的有效提升,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四、国有企业教育培训管理策略

(一)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培训

在推动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的过程中,企业职工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若忽视了职工培训工作或培训不到位,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受到浪费,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管理者必须实行科学高效的培训制度。员工的专业能力决定了其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若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便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取得更优质的工作成果。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职工培训的过程中还应当关注思想层面的教育,若员工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对于企业缺乏归属感,即便其通过参与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专业能力,也不会将其使用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以及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增大员工培训的投入

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还会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培训资金的投入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的投资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还可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增加教育培训资金的投入金额,不但能提升人力资本,还可以留住人才资源,防止人才流失,提升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力。

(三)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国有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不同,企业内部设置了数十乃至上百种不同的岗位,各个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技能培训的开展需要依据各个岗位实际需求,来为员工提供差异化的培训内容,其最终目标在于确保员工能更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不同层次的员工在实践经验、专业工作年限、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技能培训不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考虑各方面的要求,培训内容如果针对性较差,培训效果会大打折扣。

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加高效的推动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对员工开展内部培训管理或安排员工参加外部专业系统的培训管理。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可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用工制度、完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以及增大员工培训的投入等方式来推动企业发展。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但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国有企业制度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