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教育活动要在“转”观念上做足文章

2021-01-03艾里江木沙范海忠杨中建

企业文化 2021年35期
关键词:石油精神工作

文|艾里江·木沙 杨 玲 范海忠 杨中建

(作者单位: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是今年集团公司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一流目标,员工待遇要能得到提升。如何实现这一共同的美好愿望呢?我以为,关键是要在观念转变上做足文章。

一、为何要“转”

时势要求我们必须“转”。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能源及石油石化产业一系列深刻复杂变化,以及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克石化”提出的2021 年“三大任务”——生产经营、重点项目建设、大修改造准备,需要全员上下统一思想,增强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转变原有较重的“等靠要”想法。

员工群众期盼要求我们必须“转”。依据集团公司《2021 年提质增效及亏损治理专项激励约束办法》,完成集团要求的各项任务指标,方能打通企业员工工资待遇提升的通道。近几年,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克石化”盈利能力连续多年位于前列,员工待遇也一路走高。但同时人工成本压力巨大,要实现员工薪酬待遇随企业发展稳步增长,实现员工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谋求新的突破。

企业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转”。目前,“克石化”成本指标的压力则是较大的,员工收入不能压,只能在其他各领域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如果做不好这项工作,员工待遇提升的通道就有可能受阻,但部分员工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在主题教育中首先要做足“转观念”这一步。首先,关键是要做好“转”的动员,在员工观念转变、意识提高上下功夫,不能把这项主题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转”,表面上的“转”,而是要扎实做好落实的文章,做到实实在在的“转”。

二、要在态度上“转”

到基层单位调研时也了解到一些热议的话题。部分员工比较关心各类福利问题,也提了些比较中肯的建议,如可否把涉及劳动密集性质的工作采用外包等。事实上,公司也在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面对集团公司考核中的激励机制,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前所未有。

道理一点就通、一说就明。企业与员工是利益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办好了,员工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实惠。每一个员工要在态度上、观念上转变,要仔细考虑“我在为谁而干”,外包就意味着挤占员工的薪酬总额。是看着别人从我们口袋里把钱捞走,还是我们辛苦一点把这些钱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答案是肯定的。

调研时也有员工问起“双碳”背景下对公司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说明员工对公司是很关心的。公司有很多引以为豪的优秀员工,他们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他们的故事有时会感动得让人流泪,这是真正传承了石油人精神的“克石化”人。

我们的员工是企业最可爱的人,他们爱岗敬业、他们任劳任怨……这些优秀的品质从建厂之初就深深刻在“克石化”人的基因传承里。“克石化”人不怕苦,更不怕吃苦,企业创下的每份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每一位“克石化”人的辛苦付出。如今,“克石化”这棵大树愈发粗壮,它的底气来自每位“克石化”人!

三、要在精神上“转”

最近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让人很受启发。长征路上半条皮带的故事,朝鲜战场上战士们一把雪一把炒面的激励……当然,我们不用通过啃树皮挖野菜来亲身体会这种经历,但是,老一辈革命先烈对待信仰信念的这种坚韧精神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工作是很辛苦,但还能比老一代石油人更苦吗?!翻阅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资料,老一辈石油人继承了革命先烈不怕苦的精神,才有了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石油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很朴素的内容,放到现在还是一样管用。如果真正做到“三老四严”,很多事故事件就可以避免,企业安全平稳运行才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回顾“克石化”的历史,老一辈炼油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梭梭林里建厂,破帐篷里闹革命,为了解决国家困难,“三杠一棒”研发争气油。事实上,对“克石化”发展史的学习,就是一次很好的党史教育,可以更好地补足我们精神之钙,强健我们的精神骨骼,为公司打造百年特色炼厂夯实思想基础。

四、要在行动中“转”

“效益是干出来的,奖金是挣出来的”,公司创造效益靠全体员工。奖金向一线倾斜,就是要用这只杠杆撬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努力工作,完成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当然,公司的各类考核指标还有很多,每一项指标都需要大家做细致的工作。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在做好节约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生产,大平稳出大效益,大安全出大效益。

工作的疏忽造成操作波动,发生事故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我们有很好的制度,却缺少落实。但凡再仔细一点,把制度执行得再严谨一点,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出了事故我们不怕,只要公司上下团结一心,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但是出了事故之后不改正、不反思、不提高,是难以容忍的,更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彻底失去了信心。

“克石化”有着一支优良传统的职工队伍,是出过“争气油”的企业。老一辈“克石化”人,秉承石油精神一次次战胜考验,从15 万吨/ 年的加工量的简单蒸馏装置,一步一步发展成生产国际一流产品的现代化炼化企业。尤其是近20 年,公司跨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加工量从100 多万吨每年扩到了600 万吨/ 年,完成了扩量改造,解决了规模小被关停的问题;实现了汽油质量升级、柴油质量升级,解决了产品达标出厂的问题;建成了润滑油全加氢,实现了环烷基高端产品占据市场的问题。

20 年前,公司还在销售70#汽油,今天我们给中国航空事业加油;建厂30 多年加工量从15 万吨/年提到100 万吨/年,我们用20 年的时间实现了加工量从100万吨/年到600 万吨/年的提升。

所以,当前遇到的这点困难难不倒“克石化”人。企业要发展,更需要全员在行动中转变,容不得我们在这里唉声叹气。

五、为未来发展而“转”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就是说,在我厂建厂100 周年的时候实现碳中和,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以前,催化的烟囱含带的催化剂脱出长长的尾巴,催化人进厂上班,通过烟囱就能判断装置运行是否正常。近几年,公司更是在环保设施上下足功夫。推进实施“三泥”和白土减量化措施,各类固体废物减量30%;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每年可节约新水300 多万吨;装置硫回收率达99.996%,6000 多吨硫黄的生产实现了变废为宝;装置热联合优化改造的实施,每年节能9400 多吨标准煤;年捕集回收二氧化碳10 万吨,实现了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增值再利用。这些工作是这一代炼油人沿着老一代炼油人的步伐走出来的。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公司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面临着“双碳”这一新挑战。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每个人学习,思想观念需要变,而且要快速地变。至于“双碳”问题,集团有安排,公司有方案,留给我们的就是通过我们学习后去实现。当然,我们迎接“双碳”挑战不只是当前的全部工作,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继续做好特色环烷基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

“克石化”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提炼、进一步传承与发扬。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公司建设成能够抵御各类风险,具备超高盈利能力的特色百年炼厂;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出像军队一样守纪律、像学生一样好学,像一家人一样和睦团结的员工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产业报国,企业才能更好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证我们每个人通过企业实现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当前,面对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国内产能过剩矛盾凸显,成品油额外量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克石化”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在炼化板块始终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我们的路还很长,充满挑战。“克石化”未来的美好画卷,需要每个“克石化”人奋力书写!相信,秉承石油精神的我们,一定能行!

猜你喜欢

石油精神工作
石油石化展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奇妙的石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不工作,爽飞了?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