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企业基层班站企业文化建设实践

2021-01-03张玉华

企业文化 2021年35期
关键词:理念基层建设

文|张玉华 徐 乐 刘 前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起长远作用的推动力,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时代发展需要以及油田发展形势的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采油六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就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实践进行论述。

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育人等功能,能与企业制度等刚性管理互为补充,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油田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实践,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是凝聚发展共识实现发展愿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采油六厂深入研判发展形势,进一步科学谋划转型发展思路、目标和路径,围绕油田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提出了“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采油六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战略目标,企业发展进入加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油田稳产进入持续降低递减的“攻坚期”,共建共享进入增进民生福祉的“巩固期”,要求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必须突出“快”,保证“稳”,追求“好”。面对新形势,对接新要求,必须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探索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推动长庆“磨刀石”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筑牢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2)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是培育时代新人厚植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油田改革发展的逐渐深化和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对口支援单位员工的不断输入,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形成了多样化趋势,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抖音视频等自媒体信息媒介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更是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新情况、对接新课题,必须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触角深入到基层班站,培育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使石油优良传统作风成为员工思想主脉和行为自觉,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是促进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采油六厂从2000 年合作开发项目起步,在建成100 万吨、跨越200 万吨,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进程中,持续增强为民情怀,全面推进惠民工程,使员工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然而,由于工作地理位置偏远、员工高度分散、倒班轮休周期长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员工心理落差大、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长期存在,容易导致偏激甚至影响人身安全的行为和事件,尤其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员工对日益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更加渴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面对新诉求,对接新需要,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加强和改进采油六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油田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存在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从树立文化建设正确认识、深入推进最佳理念实践、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为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不断凝聚力量、贡献力量。

(1)有序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树立正确认识。能否正确认识企业文化,是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关键。因此,应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把培训重点放在基层班站,提高基层班站长、党支部书记对企业文化意义的认识,提升基层管理者及企业文化工作者驾驭岗位工作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骨干引领带动作用,当好企业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走上讲台,讲好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三是把企业文化纳入新分员工培训、轮岗培训及其他日常培训,丰富企业文化传播渠道,扩大企业理念覆盖面,提升长庆文化引导力辐射力。2016—2019 年,采油六厂先后举办文化理念实践培训6 期,开展“企业文化宣讲”进班站活动8 期,逐步引导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即企业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套做事方式,是具体的实践,不是见诸文字的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培育员工从现有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向期望的思维和方式转变的过程。

(2)持续推进最佳理念实践,发挥切实成效。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知行合一”,而“实践”就是让“理念”落地生根的关键。一是注重标杆引领,持续推广以杨四井区“建设家园、培养家长、开展家教、确立家规、培育家风”为内容的家园文化建设有效做法,通过对家园文化有效载体和工具的全面推广,家园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更加突显;二是抓好选点培育,坚持“立足管理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确定建设主题,倡导全员参与”的思路,将文化建设与原油生产中心工作相融合,2017—2018 年,先后启动了胡二十中心站和胡三联合站“试点生产单元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将油田公司“工作、精细、学习、创新、团队、和谐”六大理念实践工具具体化,融入班站生产管理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班站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做实文化测评,坚持将文化测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有效方式,每年组织开展二级测评会和三级自评,通过发放测评表、现场问答等方式,坚持以工作事实为依据,以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为评判标准,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形成测评报告,反馈测评问题,帮促基层持续改进,提升了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3)不断优化基本制度建设,提供有效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而制度的配套完善和执行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全面落地的根本保证。一是在继承和创新上找准结合点,对我厂“家园文化”“团队文化”“安全文化”“工作文化”“廉洁文化”理念进行梳理和完善,逐步形成思路清晰、载体实用、员工普遍认可的理念体系;二是用制度诠释企业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细化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规范对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用制度向广大干部员工诠释好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宣传好弘扬什么、摒弃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制度严格执行,固化干部员工行为规范,培养干部员工优秀作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三是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大对文化活动场馆、精神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满足员工丰富的精神文化诉求,2017—2018 年,采油六厂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的有效途径,建成“文化共享空间”无人值守智慧书屋,把服务广大一线员工的方式从“线下”搬到“线上”,为全厂2000余名干部员工提供了近4 万册图书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基层班站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来自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体现着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想方设法把文化理念付诸实践、融入管理,体现在全员行为之中。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并回归“知行合一”的原点。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应用最佳理念实践这一有效工具,化繁为简,从易到难。

猜你喜欢

理念基层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基层在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