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实施路径
2021-01-03田博冶
田博冶
(北京中电凯尔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一、前言
国有企业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且国有企业的发展规模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内部经营性成本支出、财务成本费用等急剧增长,企业承受的经济压力随之增加,为解决成本难题,加强成本管理是必然措施,而精细化成本管理是国有企业强化成本管控效果的重要方式。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够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从全局角度出发全方位的控制成本支出,推动国有企业稳定持续经营发展。
二、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重要性
1.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满足企业内部发展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控制成本是国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高效的成本管理能够促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国有企业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够逐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满足企业内部发展需求,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夯实基础。企业正常经营需要战略规划指导,国有企业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强调目标管理,在一系列细化举措下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精细化成本管理为国有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高成本经营情况得到改善[1]。传统模式的成本管理较为粗放,导致企业部分资源闲置浪费,而精细化成本管理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内部各个经营环节实况,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满足企业内部经营需求。
2.促进内部改革,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有助于促进内部改革,改进企业的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的资源价值最大化。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升整体发展质量是目前的重要任务,而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在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支持下,国有企业对所有涉及成本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等深入分析,精准定位内部成本问题,从而制定科学的解决措施,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响应改革要求,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国有企业相对重视经济计划落实执行,对成本企划的重视程度不足,传统粗放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较少,进而出现企业资源配置与战略规划符合度不高的情况。但是从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来看,国有企业必须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响应供给侧改革,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精细化成本管理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十分匹配,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其应该充分应用精细化成本管理方式,配合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要点
1.专业性
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专业性即国有企业应当采用专业的方法并安排专业的人员实施相关操作。精细化成本管理对方法和人员的要求较高,因为只有足够专业才能将成本管理作用发挥到最大。精细化成本管理最关键的是“精”和“细”,“精”则是高标准专业性的表现,“细”则是专业的成本管理覆盖至各个经营环节,保证无遗漏。而且在新税改环境下,企业更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和方法节约成本,实现合理税务筹划。
2.规范性
国有企业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注重规范性,任何经营行为都需要制度规范进行约束,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精细化成本管理也不例外。精细化成本管理必须按照相应的制度流程实施,规范成本管控行为,减少成本管理不当引发的经济风险。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制度相对严格,所以在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国有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需要配合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遵守制度规范[2]。同时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外部形势和内部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制度规范,提高制度的适配性。
3.统筹性
国有企业的经营需要从整体角度制定经营战略规划,然后逐步细化具体措施,从而有规划地实现战略目标,统筹规划企业发展经营。精细化成本管理同样需要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规划,确保统筹性,国有企业从全局角度制定成本管理框架,确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大方向,然后基于精细化理念细化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管理措施。如果只强调某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没有从全局角度控制企业成本,则精细化成本管理流程运行难度增加,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较差,企业经营成本支出高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所以国有企业在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统筹性,从大到小逐步填充企业的成本管理框架,完善成本管理计划。
四、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问题
1.精细化成本管理环境薄弱
目前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环境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国有企业对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加,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企业的成本管理环境还存在不足。精细化成本管理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还未实现全员重视并参与精细化成本管理,部分人员对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的了解相对片面,增加精细化管理手段的执行阻力。第二,少数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要求,且受传统业财分离模式的影响,财务人员未能深入参与业务活动,对业务活动中的成本结构、成本产生原因等掌握不及时,导致成本管理未能精确覆盖所有经营环节,降低成本管控效果。第三,成本管理措施未能进行明确划分,不同的业务活动、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活动适合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而且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管理重点不一致,统一的成本管理措施无法匹配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要求[3]。比如部分企业的投资活动按照统一的成本管控措施控制成本,仅仅控制总成本,并未进一步深化成本管理工作,即重视投资过程中的大额度资金支出,一些金额较少的支出未能纳入成本管理范围,企业投资活动的成本没有显著降低。“一锅炖”的成本管理措施并不适合投资活动,反而会增加企业的实际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提升。
2.精细化成本管理目标不清晰
国有企业在对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了解逐渐加深,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成本管理目标不清晰的问题,影响成本管理质量。国有企业针对内部实际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同时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但是企业在确定具体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框架后,对成本管理目标的设置有所忽视,目标不清晰进而影响成本管理计划执行效果。比如企业基层部门人员缺少明确的成本目标指导,在工作中执行成本管理任务操作失误情况较多。
3.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有待改进
成本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需要高质量的财务基础工作,方能精准有效的贯彻落实精细化理念,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有待改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不充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理念更新不及时,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全面约束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财务监督不到位,精细化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未能被提前识别和控制,成本管理薄弱环节强化不及时。
4.成本预算管理不到位
成本预算管理作为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辅助手段,其质量与成本管理效果的关系更加深入,国有企业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不到位。成本预算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独立的成本预算部门或组织,成本预算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与其他预算一起进行编制,但由于以往企业业财不融合,长时间下来,国有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的沟通不及时,财务部门难以准确掌握各个部门的实际成本结构,进而在预测成本支出方面也容易出现失真情况,成本预算的可执行性较低。第二,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性,部分业务受财政部门的资金扶持,导致成本预算流于形式,成本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距。第三,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工作繁重,在编制成本预算过程中无法保证可以掌握足够精细的成本数据,而缺乏全面数据的支持,成本预算管理的实际成效也难以保障。
五、国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实施路径分析
1.优化精细化成本管理环境
国有企业需要认识到成本管理并不只是与财务部门有关系,而是涉及企业各个经营管理部门,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活动的发生都伴随着成本支出,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全员高度配合。首先,国有企业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专业性要素,调整成本管理组织结构,明确成本管理人员的权利、责任以及主要的职能内容,提升成本管理组织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方便其在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过程中能够调动各个部门,快速准确的采集经营成本数据。其次,在企业内部不断强调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作用,要求各个部门配合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详细准确的成本数据。再者,基于专业性要求,国有企业可制定严密的人才培养提升计划,分批定期组织成本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4]。再次,最关键的是国有企业应当深化业财一体化建设,加快促进业财融合,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财务人员深入业务一线,实时掌握业务活动中的成本支出结构、形成原因等,从而快速准确的制定成本控制方案,避免出现成本管控盲区。最后,在企业经济发展允许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制定差异化成本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应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措施,减少成本管理误差,控制企业的经济损失。
2.明确精细化成本管理目标
国有企业在不断强化精细化成本管理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及时明确精细化成本管理目标,明确在哪一经营环节使用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成本管理效果。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需要目标指引,首先国有企业通过财务部门反馈的经营数据全面分析各部门成本支出明细情况,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经营进行规划。其次,基于企业盈利需求、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并且分解目标至各个部门,明确各部门承担的成本管理责任。最后,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灵活性,以便于紧跟内外环境变化实时调整目标,保证成本管理目标能够服务于战略目标。
3.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是保证精细化成本管理成效的关键要素,首先,在精细化成本管理规范性要求下,制定高标准、高要求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是基本,国有企业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调查和分析,借鉴成功经验,然后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研究精细化成本管理实施路径。其次,国有企业从精细化成本管理流程、成本管理目标、考核评价维度制定制度框架,同时保留原成本管理制度中不落后的内容,成本管理组织根据掌握的部门成本管理情况,分析利弊,及时更新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提升制度规范的时效性,规范成本管理行为。再次,加强财务监督,制定严密的财务监督计划,尤其重视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监督,依靠内部审计评价方式评估精细化成本管理,从而根据审计结果对成本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优化[5]。最后,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充分应用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实时监督成本管理工作,针对业务项目制定成本支出预警指标,企业尽可能通过网上支付方式完成交易活动,便于财务信息系统实时跟踪记录支出数据,从而判断成本支出是否超过预警值,在成本超支的第一时间预警风险,由成本管理组织快速制定控制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损失。
4.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在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成本预算管理的应用,并且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思想,配合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精细化要求。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成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并且协调预算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尤其是财务部门,同时强化预算部门的权威性,便于其号召全员参与成本预算工作,确保成本预算管理可以涵盖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其次,规范成本预算管理行为,采取有效的预算编制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采取合适的预算编制方式,比如企业拓展的新业务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式编制成本预算;传统业务未受外部环境影响,则可以采用固定预算方式编制成本预算。最后,加强预算执行和考核,企业的预算部门在将成本预算任务、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之后,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测预算执行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接受基层部门反馈的成本预算执行情况,成本预算人员及时制定调整措施,避免出现预算外成本支出[6]。国有企业需要持续优化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服务于精细化成本管理,无死角的控制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全面控制企业的经营、财务成本支出,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目前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为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国有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手段,全方位控制企业的成本。国有企业期望提升经营效率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精细化成本管理是企业可以选择的有效手段,但是现阶段企业的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与预期还存在差距,国有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推进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深入挖掘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作用,并应用于经营管理中,在控制企业总成本支出的同时也不忽视各经营环节的微小支出,全面改革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保证成本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