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2021-01-03张晓阳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价值链绩效评价经营

张晓阳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企业的经营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在各方面的经营活动开展的运行效率也在逐步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正在逐步对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价值链会计应用是将企业的整体发展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提升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效率,对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身在对经营状态进行调整和改善后,作出准确的实时评价,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基础。但是,在企业当前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对于价值链会计的应用尚未得到有效的完善,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相关理论概述

1.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最初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企业整体经营发展体系中,相关的价值产生体系,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活动作出分析后,贯穿企业整体经营发展过程的理论体系,对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多个工作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随着价值链理论的提出,其被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经营发展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全面提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中,经营价值的衍生水平。同时,其他相关学者对于价值链理论的应用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完善,不断提升价值链理论在各类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中,所表现出的情况的应用适配效果,全面促进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提高。

随着价值链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关的理论应用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后,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水平作出了有效的提高。在整体的价值链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其分为基础应用辅助应用两个方面。基础应用主要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生产、管理、销售等多方面的工作开展中,对于价值链的应用情况进行整合。而辅助方面,主要是针对企业发展中,相关生产技术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来保障企业整体运营发展的稳定。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基础活动与辅助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对企业的整体经营协调为一个链系结构,也就是价值链。

2.价值链会计

价值链会计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经营发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以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体系等进行整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发展的资源、体系等的实际应用,而开展的相关会计管理工作。在价值链会计理论的应用过程中,结合相关的价值链信息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应用效率,促进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快速提高。

在企业应用价值链会计理论的应用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惬意的价值链会计应用水平,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结构、生产模式、销售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和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真正地实现“多赢”。

3.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是当前所有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一项问题,能够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一直以来,也非常受企业相关管理者的重视。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绩效评价就是通过一种科学的、规范化的评价方式,对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各方面经营发展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为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所作出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提出更加科学、完善理论体系,提高对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

企业绩效评价从整体上来看,通过应用价值链会计理论,促进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效率提升,降低企业运行压力,优化企业的整体发展结构,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在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以及实际获得效益的情况,作出详细、准确的了解。通过对相应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开展,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参考基础,提升企业发展战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5.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体系有委托代理、权变、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等多项不同领域、针对性的理论结构。委托代理理论是结合企业的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的管理权限,以及企业的归属权力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委托代理理论中,能够对各个相关主体的利益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担,并对其中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补偿,使企业的经营代理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工作进行全面结合,来提高整体的企业管理效果。

权变理论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根据相应的市场经营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对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调整,以充分提升企业经营发展水平的理论体系。简单的来说,权变理论就是紧密连接企业与市场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所出现的变化进行科学调整的方式,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工作开展,科学调整企业的绩效管理方式。在上述的各个不同的绩效评价理论中,相关理论体系的实际侧重方面、应用效果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对于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应用,也有明显的不同。

二、企业的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而言,传统的绩效评价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断发展,绩效评价理论的不断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传统的绩效评价已经难以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1.过度重视财务评价,对知识资本评价不足

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针对相关的经营发展工作开展现状作出系统、规范的评价,为企业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基础。但是,这样的一个参悟评价形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财务数据在进行整合和统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不完善的风险,且很多财务数据的整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导致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不高,而且,相应的绩效结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现状。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经营环境复杂的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失真和滞后,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在实际制定相关的经营发展战略时,缺少有效的信息参考基础,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2.过度看重短期评价,长远规划不足

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能够对企业在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具体经营发展现状作出准确的评价。但是,在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中,缺少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合理规划,只注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短期绩效评价,而这样的一个评价结果,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过于片面。最终导致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相关发展战略方案的调整,过度地向某一方面进行倾斜,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当前的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管理工作开展进行综合分析,以充分保障企业的经营发展稳定,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评价较为单一,缺失综合性

传统的绩效评价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评价内容不完善,缺少对企业相关经营工作的良好参考基础。在后来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发展中,虽然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做出了适当的完善和优化,并且结合了一定数量的非财务性指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完善的理论研究基础,导致各项相关指标之间缺少科学的搭配和协调,很难准确对企业的相关经营状况作出有效的评价,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绩效评价

在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不能更契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后,企业逐渐开始运用价值链会计,来实现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说基于价值链会计的绩效评价,不管是评价要素与评价方法,亦或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都更加契合经济发展趋势、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1.评价要素

价值链会计理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本身是由多个不同的部分所构成的,可以借此对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作出有效的掌控。具体的评价要素包括:①评价主体,对课题有评价动机的个体或部门,也就是与企业的相关利益体等;②评价客体,从客观的角度,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各个方面的经营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③评价目标,准确掌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相关经营管理目标,作出准确的掌握;④评价内容,是指具体对哪一个方面做出评价,包括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经营绩效;⑤评价指标,详细划分出具体的绩效评价工作中的评价指标内容。⑥评价标准,对需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标准的评价,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准确的了解。

2.评价方法

在进行企业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方法就是在进行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应用评价方法能够对相关的较大范围的数据基础,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整理,以得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并通过评价指标,来体现具体的绩效评价水平。在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发展中,有很多种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各有优劣。当前,针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体系,具有指标构成复杂、数量多、数据小等多种特点,因此,对于相应的评价方法选择,产生了应的范围限制。

3.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

(1)确定评价目标

当前,企业所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具体应用的绩效评级体系正在逐步趋于完善,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评价结果的水平,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评价目标进行明确。简单地来说,在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因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市场、行业、企业本身等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同时,相互之间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必然会对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对企业绩效评价目标进行明确,可以对整体的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方向进行有效的明确,对企业的各方面经营发展状况,作出详细、准确的了解,为保障企业的经营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基础。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需要对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经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整合分析,以充分保障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当前企业所应用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第一,横向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对企业与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对比,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作出准确的评价;第二,纵向评价体系,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本身与相关价值链上下的企业,在相关经营活动中的配合程度,包括顾客对于相关经营活动的评价、运行效率等,对整体的价值链进行评价;第三,对企业自身的评价体系,在企业自身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针对企业在各个各个方面的经营发展现状,也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本身的运营效率、相关资源应用情况等多项内容。

(3)获取绩效评价的基础数据

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综合分析,以充分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并对相应的评价结果,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深入剖析相关的数据信息内容,以更加准确地发现各项数据信息所代表的本质,科学地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评价数据指标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分析,以充分保障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对相关数据信息所涉及的范围、时间节点等进行充分的分析,使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基础。

(4)进行绩效评价测算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受企业的部门、运行结构等很多方面的影响,使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表现出明显的复杂化,对相关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经营的本质以及生产、营销等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仍会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得出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测算,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对同类的项目数据进行归纳,来对企业在相应的时间内的经营绩效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能够通过所得出的相关数据结果,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传统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应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包括:广泛存在重视范围过于片面、缺少全面的评价分析,以及侧重于短期的经营发展,缺少长远考虑,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明显缺少综合性。由于绩效评价效果的不足,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基础,甚至误导企业的相关决定。最终,结合相应的调查,提出确定评价目标、构建指标体系、获取相应的基础数据,以及进行绩效评价测算,科学完善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企业对价值链会计的绩效评价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价值链绩效评价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