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企业参与电商扶贫的模式分析

2021-01-03陈逸年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脐橙阿里巴巴贫困地区

陈逸年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减贫的道路,扶贫大致经历了输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三个阶段,扶贫效果显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开展和落实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成绩。

为了鼓励广大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在党的号召和国家各部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作为市场经济主要参与者的各类企业近年纷纷加入扶贫攻坚战当中来。随着新兴互联网以及4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一大批互联网领域的“后起之秀”也纷纷投入到扶贫事业中,开启了“互联网+扶贫”的模式。这种扶贫模式涉及到健康、教育、生态、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尤其是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异常明显。虽然电商扶贫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早已被证实,但对于互联网企业如何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其实践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模式存在哪些不足,这些问题亟待有效的回答。

为此,本文以阿里巴巴电商扶贫为例,系统研究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的机制、模式,影响因素和不足,从中总结出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的模式创新和管理经验。这不仅拓展了扶贫的相关研究,也为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实践提供了借鉴。

二、案例描述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扶贫效果,阿里巴巴集团规划了“一县一品”模式、“直播带货”模式和“平台建设”模式这三种电商扶贫模式。这三种模式广泛运用于阿里巴巴所对应帮扶的贫困地区,总的来看,三种模式在各个地区交叉运用,并不是单一而行。

1.“一县一品”模式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三峡水库的腹地,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该县下辖32个街道乡镇,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63万人,常住人口74.04万。奉节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贫困村13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5024户,贫困人口多、覆盖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5年奉节对接淘宝,成为第一批开设“特色中国”馆的县域。本来奉节脐橙便以清甜而闻名但是由于交通信息的闭塞导致很少有人知晓,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奉节脐橙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近四年来,在电商脱贫的带动下,奉节脐橙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销售增长多达20倍,活跃经营商家数量增长了4倍。此外,阿里巴巴还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品质、统一物流方式,提升奉节脐橙流通、销售、运输、仓储等供应能力,为当地龙头企业和优秀农户提供低成本的贷款服务,支持他们扩大生产。据统计,2018年奉节县电商交易额多达36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6亿元,电商扶贫体系覆盖3万多贫困农户,帮助户均节支800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900元,奉节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脱贫并且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2.“直播带货”模式

乡城县隶属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处于云、川、藏三省的结合部。该县下辖3个片区,12个乡镇,总人口2万余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该县一直都被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共识别出4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多达6000余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6%。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是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具有种植苹果的天然优势。

为了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该县领导班子早在2015年就引进了金冠、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希望将苹果打造成扶贫产品,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成本高,很少有客商前来采购。2018年,阿里巴巴帮助乡城县宣传和销售苹果。其主要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通过“网红+县长(村干部)+明星”的模式,帮助贫困县把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去。针对国家级贫困县,淘宝直播还专门开通了“脱贫直播频道”,并且通过开展直播技能的培训,帮助贫困县商家掌握直播技能和新的营销方法。直播带来的流动效益是巨大的,在三天的时间里,近30万人观看淘宝直播,相当于乡城全县人口的7倍,而在三天的时间里直接帮助乡城销售苹果7万斤,惠及700多位贫困户。

3.“平台建设”模式

砀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四省交界处。该县下辖13个镇,总人口100余万。砀山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共有贫困村60个,其中总贫困人口达66918人,大部分贫困人口都是处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区,且致贫原因大都因为没有持续性的产业。产业扶贫无疑成为了其脱贫的关键一招。

创新实施“产业+基地+电商+贫困户”模式。在全县60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电商扶贫驿站和扶贫工厂,打造集电商运营、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孵化中心、信息发布、快递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使之成为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就业培训中心、产业基地培育中心,实现电商扶老乡,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挣钱脱贫,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这得益于阿里巴巴的参与扶贫的“平台建设”模式。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会总监吴耀华表示,“新农扶贫,我们跟各个省政府一起打造新农扶贫馆,背后是帮助扶植当地的一些产业,所以我们的友商、合作伙伴,都能投入到这个产业,用平台给我们导入流量,用平台的力量来帮助他。目前新农扶贫的业务已经覆盖国家级贫困县152个。”平台模式通过大数据选品、建产业标准、输入营销资源和电商培训等,帮地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商能力,孵化地域品牌,砀山县雪梨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三、案例分析

1.模式机制

如前所述,阿里巴巴参与精准扶贫不管采取的是何种模式都无一例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响应国家号召的结果。在“万企帮万村”倡议提出之后,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投入100亿元成立脱贫基金,并将脱贫攻坚作为阿里巴巴的第四大战略,这当然也体现了阿里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勇于当担企业社会责任。总的来说,通过阿里巴巴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的大趋势即众多贫苦地区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得以进入到企业的视线,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利用自身市场优势整合贫困地区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效果。具体而言,从企业的本质属性来说,企业参与扶贫盈利还是影响其扶贫可持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公益性产业扶贫也只是一时的,企业选取何地扶贫、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扶贫很大程度会考虑长期的盈利性。基于此,不同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资源禀赋、企业的投入成本自然成为其行为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互联网公司虽然有别于普通的企业,但是其采取何种模式从阿里巴巴的案例可以看到,还是和以上几个因素密不可分。下面笔者将结合上文所提到的三个案例所呈现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解读和剖析。

阿里巴巴开创的“一县一品”扶贫新模式,该模式能较快地带动连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贫困户摆脱贫困。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阿里巴巴参与精准扶贫采取“一县一品”模式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奉节脐橙本身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鲜为人知,这自然是一种重要资源禀赋的标志,阿里巴巴通过自身的各项资源将奉节脐橙打造出品牌效应,无疑让其本身的资源更加具有自身的特性,能更好地转变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以上案例来看,阿里巴巴之所以选择奉节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当地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当地脐橙的流通、销售、运输、仓储等能力都还处于“小农”的生产规模,且当地相关的生产配送部门也都能力较弱,无法协同将这一产品做大做强,故而只能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而阿里的介入,通过科技赋能、供应链输入、品牌打造等多项措施,提高了脐橙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综合能力,打响了“脐橙只吃奉节”的这一种品质和理念。除此之外,奉节的区位优势也是选择这一模式的关键原因,这里处于长江上游经济带,活跃的经济流通以及“一带一路”的西部投资也能更好地将产品转换为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可见,阿里在某一贫困地区采取“一县一品”模式,首先,得益于当地的特色资源禀赋;其次,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扶助能力,是整条产业链的扶持,因此选择的地区往往本身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最后,由于企业具有自身盈利的特点,所以强大的资本投入要有相当程度的资本回报自然会选择具有区位优势的贫困地区,才能收获更大的资本效益和资本辐射。

相对于“一县一品”这种模式,“直播带货”这种电商扶贫模式则是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加“网红效应”得以实现。乡城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当地的苹果如果是线下运输出货至全国,成本的高昂必然是果业零售商所拒绝的。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直播带货”模式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具有普遍性,没有特定的影响因素,因为本身这就是一种协同带动的作用。但深究其根源也可以发现两大影响因素,一方面,这种模式依赖的是流量以及全国广大的消费市场将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单单借助明星网红来做推广,成本高昂且不是一种长效的机制,所以培养贫困地区的网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提出要县长或村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机制是一项重要大保障,不管是贫困地区散户亦或是龙头企业,产品的质量往往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职能。综上而言,这种模式的影响因素往往大都取决于贫困地区的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而阿里巴巴主要是起到一个协同带动和新兴传媒培训的作用。

除了“一县一品”和“直播带货”之外,“平台建设”模式也是阿里巴巴所重点实施的一项扶贫举措。阿里巴巴作为一个巨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平台内拥有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合作伙伴,不管是地方企业还是大型上市公司。通过案例分析可知,阿里选择某个贫困地区采取“平台建设”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链基础,但是比较分散,各项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起来,阿里的介入将这些企业整合到一个平台中,使得各个企业能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产品的流通和转变。其次,贫困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有广泛的劳动力来让产业持续保持活力。最后,贫困地区处于整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致贫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交通地理因素而是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在这种地方整合资源再通过市场进一步配置资源更有助于脱贫。总而言之,这种模式不需要阿里本身调用太多的力量,而主要是通过整合当地的各项企业资源,建立平台,加快资源流动和信息互通,来达到扶贫的目的。

2.模式影响因素和问题

通过上述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影响电商参与扶贫的行为选择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区位、人口密度、行政积极性、产业基础状况及资源禀赋这些方面。这些要素可能会集中出现在一个地区也可能单独某一项出现在某个地区,所以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采取何种模式往往也不是单一的,就像前文中阿里巴巴的三种模式都会在一个扶贫县域同时出现,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作出的选择。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虽然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是某些影响上是相对同步的,这也是企业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一味地长期采取收益低于成本的扶贫措施,企业的盈利也是其参与扶贫能够长久的共同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参与到扶贫,因为政策上往往附着的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而是一系列无形资源(如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契约。

从三种模式的实践来看,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一县一品”模式中,虽然的确打响了当地的品牌效应,但是由于整个供应链体系都是由阿里巴巴在承担,包括严格的选种到统一的物流配送。一旦阿里巴巴扶贫基金会将资金从当地撤出,而当地的整个供应链体系没有培育出相对应的龙头企业或接班人,自然会使整条供应链逐渐崩坏。其次,在“直播带货”模式中,虽然阿里巴巴对当地的部分村民进行了网络营销培训,当地政府也积极的作出了带头示范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有能力或者适合去进行网络营销,长期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出现精英俘获利益的现象。最后,在“平台建设”模式中,阿里巴巴积极扶持当地的企业,将企业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但是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各个企业可能会出现互相逐利从而破坏有利于贫困户的利益分配方式。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

对阿里巴巴电商扶贫案例的分析表明,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的模式是可持续、可借鉴、可参与的。三种模式各有其独到的经验和优势,“一县一品”模式从帮扶整个供应链出发,针对的是那些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而“直播带货”模式从帮助贫困户缩减数字鸿沟,运用名人效应的方式来推动产业链下游的流通,直接建立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适合于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政府执政积极性高的地区;“平台建设”模式则通过互联网企业庞大的社会网络效应,将供应链条的各种资源掌控者集中到一个平台当中,有力的促进了资源的流通以及沟通合作的建立,适合于产业较为分散,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总的来说,三种模式并不是单一而行,往往并驾齐驱的参与到一个地区的扶贫攻坚当中。

2.启示

通过对阿里巴巴参与扶贫的实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首先,互联网参与扶贫能够依托其庞大的社会资源网络推动贫困地区产业供应链下游的流通;其次,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往往是多种模式并行的,结合了供应链的扶持、产业下游的助推以及分散企业的整合,能够较好的从外部和内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赋能;最后,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需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供应链各环节龙头企业的培育,预防精英俘获利益的问题以及平台利益分配方式的完善。

猜你喜欢

脐橙阿里巴巴贫困地区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奉节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南昌将建脐橙保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