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际贸易风险及企业应对策略

2021-01-03丁昕怡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外贸国际贸易贸易

丁昕怡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日益发展,商品,资金与专业技术人员在洲际间的业务交往与信息流动也日趋频繁。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范围,对外贸易的出口企业也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萎靡复苏动力不足、汇率波动幅度加剧等,也为全球贸易带来了许多危机和挑战,比如,需求严重下滑、经贸摩擦加剧等。在中美贸易摩擦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比较高的风险水平上。在此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一、国际贸易风险的概念和现状

1.国际贸易风险的概念

国际贸易是泛指不同的国家或者各地区的经济体之间为了扩大其经营规模、取得经济利润而进行开展的各种彼此之间的贸易、互通、交流合作,以及各种商品、劳务资源的互换。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比,既存在共同性,又与国外贸易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包括:(1)国家适用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国际贸易往往涉及不同国家或者是地区所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及各种语言、文化、风俗等的影响。(2)贸易的结算形式有所不同。国际贸易通常由于运输距离很远,单次贸易时间较长,会采取不同的交易结算手段,目前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是信用证、汇付和托收。(3)风险影响因素不同。国际贸易通常包括众多环节,比如,卖方报价、备货、运输等,买方订货、付款、收货等。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都可能遭遇各类风险性的因素,例如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经济、政治、金融、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会受到买卖外资者和其他人所在地区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和一些局势变动的影响。国际贸易的风险,一般泛指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公司在其进行跨境商品贸易的活动和经营过程中所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例如政策性的风险、市场性的风险和操作性的风险。

2.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现状

从主要国家对关税措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对进出口关税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贸易救济措施仍是世界上各个地区普遍采取的一种政策手段;由进出口管控措施所引起的一系列大国间冲突和摩擦加剧等。在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下,进出口限额政策体现出了一种冲突明显加剧的态势;贸易救济措施已成为主要国家频繁采用的手段和工具,许多措施直接扩大到包括知识产权调查和对外出口管制等领域;采用税政策影响进出口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为谨慎;而技术性的贸易政策则更具隐蔽性,对经贸的影响应当引起关注。此外,因“国家安全”原因而被限制、禁止出口或实施制裁的案件频率大增,发达国家是措施发布的“主力”。这也说明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都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中,我国的外贸企业已经逐渐地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对进出口监督管制和对经济行政制裁的执法重点,如何有效的规避风险,应成为外贸企业制定策略的一个重要考量。

二、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国际贸易风险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国家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可能会因为国外政治、社会和宏观经济动荡而引起一些贸易上的国家风险。所以,国家风险就是一种在国际贸易中有可能存在的与国家有关的风险,会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国家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风险,比如,政府变动、政治动荡、大规模战争等。第二,社会风险,比如,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等。第三,贸易制度风险,这是指其他国家可能会对我国实行差异化、歧视性的贸易政策或外汇管制等。第四,国际危机风险,这是指国际中可能会出现的金融风险,如美国次贷危机等。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十分紧张,需求急剧减少,国际贸易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对于防止疫情扩散,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应对疫情的措施:“封城”、停工、隔离等,全球贸易量严重萎缩,美股熔断事件屡见不鲜。尽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并不建议各国采取旅行禁令和对外贸易的相关限制,但仍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特定类别的商品执行临时管制,尤其是对农产品的限制出口。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的是在市场将来的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会给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好的影响。可以说,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风险:第一,外汇风险。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外汇风险无疑是所有外贸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风险。因为,进行对外贸易的对象包括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所以,支付方式不同于国内用本币进行支付,而是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货款清偿时大多以外币进行支付,而且因运输时间长,货款无法在售出当时进行支付,这样的贸易方式会受到外币兑换时的汇率波动影响,使外贸企业面临外汇损失的风险。所以,汇率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交易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外币升值时,则意味着本币贬值,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贸企业的总利润。第二,利率风险。利率也会对外贸企业造成影响,比如,当其他国家发生利率变动或发生通货膨胀时,使交易对交易者来说更加昂贵,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也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第三,价格风险。如果商品或原材料价格发生较大变化,买卖双方将不得不承担价格涨跌带来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一种和外贸从业人员相关的风险,当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不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合同风险、运输风险和结算风险。因为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同的贸易术语表明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所以,外贸从业人员要熟练掌握贸易术语,并在贸易中准确的运用。因为在贸易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对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有所不同,外贸从业人员应该对此十分谨慎,避免出现因对贸易术语不熟悉而造成的操作失误。在以往的贸易中就曾出现过外贸从业人员失误被非法外商利用,最终使国内企业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的情况。

外国政府可以决定改变有关对外贸易的规定,改变商业许可法,没收商业资产或采取国有化政策。外国政府的政策可能会因选举或政变而改变,可能会出现国际危机,商业环境可能会突然变得对外国公司怀有敌意,国际贸易的其他风险可能是由于公司不熟悉国外市场和业务,企业可能会发现对潜在的海外客户和市场趋势的研究不够充分,可能会低估竞争或采取不熟悉的战略适应外国文化,国际贸易的风险也可能来自对外国法律制度,经营形式或税务法规的不熟悉。

三、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原因

1.外贸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我国外贸企业往往只注重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营业额,而缺乏风险防范和规避的意识,也缺少风险防范相关的教育,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非法外商常常会利用我国外贸企业的这一点疏漏,使我国企业陷入困境。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外贸企业应尽快开展外贸风险防范相关教育,教育范围应该覆盖企业全体人员,包括领导和普通员工,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能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在国际贸易中“吃亏”。

中国高铁国际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高铁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将不断把中国的产业、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让全世界见到一个全新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

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风险防范管理中遇到的最为严峻问题之一便是风险防范的组织和机构的缺位,风险防范的体系规范很不健全。不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直接造成了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受损,因其对风险无法进行提前监控和预警,所以只能处在一种不设防的环境中,这使得外贸企业无法在安全的贸易活动中进行商业合作和往来,从而影响了外贸企业的贸易顺利开展和贸易正常扩展等。

3.忽视系统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体制

国际市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客商资信低劣、经营情况不好、单据造假、货款拖延等,更有甚者,利用合同中的陷阱性条款等手段进行蓄意骗取。但是,我国外贸企业经常因未提前对对方进行调查,未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而出现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规避此类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应该提前对客户资讯进行收集和系统的管理,包括经营情况、资产实力背景等。

4.缺乏专业的风险防范管理人才

我国的外贸企业还十分缺乏风险防范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即使有设置风险防范人员,也因其不够专业没有起到应有的风险防范预警作用,因此,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面临利益受损等问题,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人员需要具备多个方面的素质,比如,专业知识、管理能力、责任感等。外贸企业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风险防范专业人员,避免出现岗位和职责上的缺位。

四、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策略

我国外贸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而给我们带来的经济伤害也越来越多。面对巨大的国际贸易风险的困境,我国外贸企业如何提高对其贸易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已经变得十分重要、迫切。很多的外贸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都发生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缺位;第二,风险防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所以,这些外贸企业在发生意外风险时,没有人及时地进行监测和预警,更没有人能够及时地予以控制,企业在涉及外贸风险时往往甚至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大大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外贸企业要想有效防范其无法收回的经营风险,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且在其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灵活运用,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限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相应的制度的建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设置专门的对外贸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的部门以及配备一批进行风险防范的经理,将会大大增强企业对出口商品风险的防范能力。大型进出口企业可在内部设置专业部门来建立一套健全并落实的风险预测和防范管理体系;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则可以考虑委托代理,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

建立针对贸易客户的业务背景调研考核制度。在外贸业务往来中,出口代理企业不管是要选择什么样的结算方式,都应该高度注意对贸易货币的专业背景、信用等情况进行调查。企业需建立严格的支付资信使用调查考核制度,确认其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尤其是贸易金额相对较大的。资信审查内容应包含海外企业市场调查的相关资信、海外采购者/海外供应商调查名单分析报告等。对于主要的企业客户,必须配备专门的档案记录。按照企业主营业务以及往来中各个主要客户的定期支付应收账款使用情况和公司信用贷款状态,建立、评估各个主要客户的信用水平,以便企业灵活调整,控制风险。

2.采用技术手段转移风险

出口收汇中,企业可利用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国际保理、信用保险等技术手段转移风险。

(1)善用国际保理业务。企业要想规避外贸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国际结算环境的变化,不断优化现有结算方式,采用令活动更强的非信用证进行业务结算,如采用D/A、D/P、O/A等方式。这些方式对于进口商来讲不占用其流动资金,能增强其在本地市场的竞争优势。而对于出口商而言则会承担资金压力,甚至出现不能收回货款的分析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可以采用国际保理业务,以避免出口收汇的风险。即,出口商在交出货物后,将账单发票等单据交给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公司,以规避风险。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保理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在安全范围扩大国际贸易,防范出现外部的一些风险。

(2)采用L/C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遵守“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规定,并在实际贸易过程中逐渐完善。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应尽量避免采用FOB的提单形势,避免外商指定的海外货运代理直接凭提单安排运输,可考虑CIF形势。同时,如果外商坚持FOB条款,并指定海外货运代理安排运输,他们可以考虑接受指定的海外船公司,但必须要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批准,同时货运代理也要为其进行担保,并保证货款按时支付,才能使用FOB条款。

(3)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弥补了货物交通保险不能覆盖的保险范围。1988年起,我国就开始推行出口信用保险。2001年10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组建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主要是指出口业务中普通商业保险事务所不愿为其承保的境外买方的信用风险与政治上的风险。当出口商面临国家风险包或买方风险时,出口信用保险能为其提供合理的赔偿,不会出现惜赔和恶意拒赔等情况,保障出口企业的安全和及时收汇。

3.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企业需要专门的外贸业务人员去规避管理贸易风险。相应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进出口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优秀的外语能力,并且要非常熟悉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国际贸易管理。

(1)引入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高素质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可以对对外贸易中的风险做到尽可能大程度的管理和防范。直接引入一批高素质、综合性专业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可以弥补企业风险防范的短板,优化风险管理技术人员的结构,使之以较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外贸进出口要求。这将会更好地帮助外贸进出口企业实现盈利,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和贸易的健康增长。

(2)加强对外商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构体系,可以采取安排学术进修、专家讲座、中短期培训等形式,针对外贸企业现有的员工实施强化教育。通过对专业外贸知识的培训,提升企业外贸员工的综合专业素质,最大程度地准确识别和分析出各类业务中存在的潜力和风险,并制订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五、结语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直与全球其他国家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不过,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依然存在着较高的风险隐患。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高度正视这些风险,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规避和控制企业的外贸风险。企业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和其变化状态,不断地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把相关策略、方法及技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国际贸易的风险以及保障企业进出口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外贸国际贸易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