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
2021-01-02
谣言:电子烟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有“营销说辞”称,电子烟可帮助烟民戒烟,电子烟及其二手烟无损健康、绿色环保,不伤肺。
真相:电子烟并不能戒烟。电子烟的有害成分释放量比传统卷烟相对有所减少,这并不代表着电子烟无害,电子烟同样存在尼古丁,真正有尼古丁依赖症(有烟瘾)的人,戒烟时需要戒除的就是对于尼古丁的依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使用电子烟只是烟民们自我安慰的体现。
吸烟与慢性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吸烟可能导致的慢性病包括肺癌、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电子烟也不例外,多项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电子烟相比传统卷烟,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显著增加疾病风险。不管是电子烟,还是传统烟草制品,都会增加肺部辐射量风险,长期大量积累将会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谣言:曾有一段题为“任何建议低盐饮食的人,都应该被送进监狱”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称,提倡低盐饮食的人无异于“杀人犯”,都应该被关进监狱。视频中“专家”给出的论据是: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饮食可能导致麸质过敏。
真相:“没有盐就不生产胃酸”的说法错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胃酸并非是因为摄入盐而分泌的。
麸质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谷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中。麸质过敏的人群摄入麸质后,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致使小肠无法吸收营养素。麸质过敏发生在小肠里,可能是因为患者携带了特定基因,和胃酸分泌、低盐饮食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确实需要注意控盐。我国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目前提倡的控盐“小于6克”的饮食建议,是根据居民普遍盐摄入过高的情况提出的。虽鼓励控盐,但不应过度控盐,长期低盐饮食也会造成潜在低血钠的威胁。
谣言:2019年国家卫健委宣布,将在全国913家医院开展无痛分娩试点。在我国,无痛分娩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除了麻醉师短缺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原因。有一类民间观点称,无痛分娩对胎儿影响大,尽量不要使用。
真相:无痛分娩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麻醉药物基本不会进入小孩体内。无痛分娩时用药剂量极低,只是剖宫产手术的1/10到1/20,因此进入母体血液、通过胎盘的概率微乎其微,对胎儿影响小,一般也不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健康。
无痛分娩属于药物干预,虽然对胎儿影响小,但依然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无痛分娩的一般并发症有低血压、头痛、腰酸背痛等,但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比较少见。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产程和胎盘血供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资格、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来操作,整个分娩过程需要妇产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共同监测产妇情况。
孕妇是否可以用无痛分娩,需接受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的检查、评估,由医生共同决定是否可采取无痛分娩,如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外伤等病史,应及时告诉医生。只要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检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在基本正常范围均可实施无痛分娩。
谣言:近年来,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抑郁症被重新推到大众视野下。网上关于抑郁症的讨论中,总有一些这样的观点:“抑郁症只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抑郁症就是太矫情”“碰到点困难就往抑郁症上扯”。
真相: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
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是有生物基础的,并不是 “心病”、性格问题。据专家介绍,大脑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联结,突触通过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在某些特殊的脑区,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和功能出现了紊乱,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或兴趣不足等症状。
抑郁症与抑郁情绪不同,抑郁症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行为治疗为辅,按时按量服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根本。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谣言:前几年,一种名为“洗血”的医美项目被炒得火热,这个项目是从身体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之后再输回体内。商家声称,这样的操作可达到“净化”血液、排毒养颜、防癌抗癌的效果,从身体中抽出的暗红色血液在注入臭氧后变成鲜红色,就是血液得到净化的明证。
真相:“洗血”美容养颜毫无科学依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美容院通过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使血液的颜色由暗红变鲜红,并称此为血液得到净化。但平时人们正常呼吸就会让血液由暗红变成鲜红,根本无须注入臭氧。美容院“洗血”使用类似血液透析的方法,其安全操作要求非常高,容易导致艾滋、梅毒等病毒感染。
面对不断涌现的医美项目,应保持谨慎的态度,莫轻信所谓的 “新疗法”“新技术”,以免造成身体的损伤。
谣言:民间对付发烧的常用办法之一就是捂上厚厚的被子,闷出一身大汗,通常称之为“捂汗”或“发汗”。冬季正值流感高峰期,全国流行性感冒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建议,发烧切不可盲目使用捂汗法。
真相:有人表示,捂了一身汗出来后确实退热了。实际上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发烧时,体温变化经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畏寒或寒战;高热持续期,发烧是因为体内白细胞为了吞掉细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达高峰后,发热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能量消耗大,口干舌燥,浑身发烫;体温下降期,出汗散热,皮肤潮湿。
专家指出,“捂被子”并不能让身体恢复得更快,用药后身体出汗,需要及时散热并补充水分,此时大量出汗又缺少水分的补给,人很容易脱水。
发烧时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穿太多衣服,不盖太厚实的被子,保证身体能充分散热,多喝温开水。
谣言:很多人从小就听长辈说,味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甚至可能致癌。而网上也有观点称,味精 “有毒”,味精超过100℃会突变致癌,会导致脱发等。
真相:专家介绍,味精即谷氨酸单钠结晶而成的晶体,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酸细菌发酵生产出来的天然物质。很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钠。在我国,味精的制备也大都是以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提取、精制而成。这些天然食物和谷物无毒无害,符合国际标准的谷氨酸钠,自然也是无毒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多种试验中,都已證明味精是安全的。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