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1-02席红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学数学教学

席红芳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要能够辅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不断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思维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前言:数学逻辑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概括等的能力,小学生的学习历程比较短,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的形成程度有限,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其今后长远的数学学习生涯,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教学举措。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作为基础探索知识,并且需要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因此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认识到学习数学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保持积极探索知识的兴趣,并且还要加强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样就可以在深入地思考分析过程中掌握并应用知识。

二、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而这是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以及探索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而学生要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并认知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消化知识。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数学的学习;然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索更深入的知识,逐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数学题目。

三、强化数形结合对学生逻辑思维深度的作用

因为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数学逻辑思维都未开始接触或者形成。因此,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数学学科的考核,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和总结,还要求他们能够贯彻和落实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教学任务。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数学教师在应用数形结合的逻辑思维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维,而通过观察图形、实物等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抽象数学思维。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能够逐渐了解并熟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者的联系,能从中发现和准确把握其本质,学生的问题思考方向和方式便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同时,教师还需要逐渐培养学生形象化图形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数量和图形之间的快速转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部分数学问题,数和形在数学学习中是无法分割的两部分,因此将数形结合作为教学思维,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数形结合意识的有效方法。

四、創新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因为一些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让其专心致志地上完一节数学课难度比较大,教师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少说话,少走神。为了能够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和状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课堂学习。一般来说,小学生大多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情境式教学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课上容易走神的问题,因为教师设置的情境往往与学生的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会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乐于跟随教师的节奏去思考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需要仔细准备课堂应用的情境。首先,需要保证教学情境与课堂知识有紧密地联系;其次,教师需要在构建完情境后,十分自然地引出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还需保证情境具有新意。有趣生动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氛围,创新性则能够保证情境式教学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五、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本中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有机结合。如果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就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意识地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思维更加全面、合理和科学,甚至能够灵活地实现举一反三。因此,不断强化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教师教授完数学理论知识后,尤其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多次实际应用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完善的数学问题思考方式和正确的思考方向。当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转变时,也会不断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致力于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思维,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由此引导学生积极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还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甚至很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走弯路的现象,但是学生却能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收获对更深层次知识的理解。而且部分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利用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也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种教学道具辅助概念的解释,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也是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之一,因此学生能够从中收获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教师要能够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琦.探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23-124.

[2]杨金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1(33):69-70.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学数学教学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