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文艺与新媒体的交点上
2021-01-02何志钧
何志钧
从媒介生产角度分析文艺生产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学者的重要使命,单小曦教授的新著《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深入数字化时代文艺生产的现场,以三编14章篇幅构筑了一个闭合自洽的理论体系。《新媒介文艺生产论》提供了许多新知新见,彰显了理论探索的勇气和价值,有助于深化新媒介文艺研究,有助于开拓文艺生产研究的新视域。
1993年,随着互联网面向公众开放,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后信息时代”(尼葛洛庞帝语)。在世界范围内,数字媒介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网站、微信、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网络聊天室、网络社区、网购、电子政务、物联网、人工智能次第走进当代人的社会生活,网络文学、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数码戏剧、超文本、数字电影、虚拟歌手、虚拟主播、人工智能书法也纷现错出,开拓了人类文艺实践的新天地。网络传播和数字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显然不限于经济产业、社会交往、文化娱乐领域,也并非仅仅外在地施加影响。实际上,它已全面渗入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从根本上重塑了时代文化,促成了一种新媒介文化,使文化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麦克卢汉当年已意识到“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改变人的“感知比率”,重塑人的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媒介转型对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审美转型的深刻影响更是前所未有。
媒介力量的凸显也为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网络传播和数字媒介技术不仅催生了新型文艺,创造了新的文艺存在形态、文艺生产消费模式、使创作者—作品—鉴赏者的传统文艺模式为新媒介写手—文娱产品—消费者的新模式刷新,影响了文艺生态,也使得人们正视文艺的媒介化生成方式、场景化存在方式、参与操控式接受模式,显示了媒介作为文艺核心要素之一的枢纽性,昭显了新的文艺和审美可能。这一切为当代文艺学、美学提出了大量新问题,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进行应答,提供更能切近当下文艺实践的圆满解释。
单小曦教授所著《新媒介文艺生产论》分为三编,依次为基础理論建构、问题透视与现象聚焦、批评话语建设。该书第一编对马克思主义新媒介文艺生产论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接着,在第二编中运用理论武器具体剖析了人工智能文艺、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电影、自媒体短视频和新媒介的文学写作,致力于新媒介文艺现象研究。最后一编则对新媒介文艺生产的评价标准、新媒介文艺的合作式批评模式的建构进行了论述。三编统合理论、创作、批评,延循的依然是韦勒克的基本思路,力图将理论阐述、批评话语建设、创作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一书中,作者首先对“新媒介文艺生产”进行了剖辨,依次阐释了文艺生产、新媒介、新媒介文艺三个关键词。全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三者展开的。在今天,新媒介文艺已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阐述新媒介文艺产生的必然性、存在的必要性,而在于透视、分析新媒介文艺之“新”何在,新媒介文艺为当代文坛带来了哪些新的可能,新媒介文艺对当代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建构有何“新”启迪。在我看来,这正是该书的价值所在。
该书从文艺生产角度审视新媒介文艺,将国内外长期以来盛行的文艺生产研究延展到了数字化时代。笔者和同仁曾于2009年主编《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一书,于2012年出版《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于2014年为《网络文艺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撰写了第三章《网络文艺的社会生产》,对文艺生产消费问题进行过一些探索。看到单小曦教授的新著,我非常惊喜,这表明长期以来被视为“传统”理论的文艺生产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系统、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的文艺生产消费问题正当其时。期望作者这部著作能够继往开来,也期望今后会涌现出更多这方面的新作,促使当代中国文艺生产消费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和文艺反映论、文艺意识形态论并列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马克思对艺术生产问题进行论述可追溯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直至《剩余价值论》中,马克思从多种角度系统论述了“精神生产”“艺术生产”问题(参看拙文《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从西方到中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6期),在马克思之后,布莱希特、本雅明、卢卡奇、马歇雷、阿多诺、巴赫金、威廉斯、伊格尔顿等人都曾对艺术生产问题有过多方面的精彩论述。尤其是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再无独一无二真本、批量化大规模生产促进了文化普及和文化世俗化,显示出了革命潜能的论述,以及马歇雷在其《文学生产理论》中对生产美学取代创造美学的范式革命的论述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学界,文艺生产问题也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老问题,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思想的研究、论述也从新时期之初一直延续至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艺术生产理论凝聚了几代学人的心血,极大丰富、拓展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从多个方面、多种维度深化了世人对文艺生产问题的认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董学文、田文信、朱立元、叶向东、王少青、李中一、何国瑞、李益荪、宋晖、赖大仁、黄书泉等学者就曾对马克思艺术生产思想进行过多方面的思考、论述,进入新世纪后,景中强、马海良、温恕、季水河、马大康、陈奇佳和笔者都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发展史、当代艺术生产的新变化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近几年,姚文放、冯宪光等学者对生产性批评、文艺制作论也发表了很有启发性的新见解。
但以往的文艺生产研究对媒介生产问题重视不够,从媒介生产角度分析文艺生产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的著作、论文数量偏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在《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中,作者试图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工具的论述中发掘出有关媒介问题的新知新见。他认为媒介生产工具及其“本体”地位的观点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工具论之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曾对人类早期的生产工具木棒、石矛和东方古代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以及工业时代的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多有论述,而且对劳动者自身的器官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不断进化,使人类不断获得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新充实高度重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语言的产生在人类自我提升和文明演进中举足轻重,发挥了重要作用。电报和电讯业助推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功不可没。包括语言、印刷品、电报在内的媒介当然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是极为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在对布莱希特、本雅明、阿多诺、巴赫金、威廉斯等人的艺术生产思想进行阐述时,单小曦也侧重于分析他们对文艺的媒介生产方式变革、审美形态的媒介再生产、作为文化实践的文艺媒介生产问题的思考,力图梳理出新马克思主义者有关文艺媒介生产的理论脉络。进而,该书着眼于新媒介文艺生产力、文艺生产关系,并力图对新媒介文艺生产推动下的文艺批评变革及文艺观嬗变进行新的阐发。
《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作者在新媒介文艺研究领域的第三部专著,从200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到2015年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他已在这个领域深耕十几年,不仅产出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而且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缀结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新媒介文艺研究之“网”。期待他不断推出新著,将新媒介文艺研究之“网”织得更密更细。
(作者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长期从事文艺生产消费、数字化审美与数字美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