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失去的那个内核
2021-01-02谭佳
谭佳
按马克思的经典论述,“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换言之,早期人类对天地、世界、历史的理解都包含在其不同神话之中。现代考古学兴起以来,从神话来研究早期文明,尤其探讨无文字时代的文化特点与区域互动关系,成为聚焦多学科的重要载体。本期要介绍的佳作——瑞典大家马丁·佩尔森·尼尔森所著的《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就是这类多学科融合范式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该书“中文版序”作者,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王以欣教授说:“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从事西方古典史和神话研究的学者而言,堪称福音。我期待着这一重要学术著作的中译本早日问世,也期待着古典学大师尼尔森的经典著作借助王倩博士的准确、精致和传神的译文传递给中国学界和读者,使我国的古典学和神话学研究向前迈进一步。”
这份堪称神话学界“福音”的著作,其重要性源于作者的学术地位。马丁·佩尔森·尼尔森(Martin Persson Nilsson, 1874-1967)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希腊宗教史学者,瑞典隆德大学古希腊语、古典考古与古代史教授。他不仅是古典宗教史的学科奠基人,也是古典考古学的积极推动者。除了本期介绍的《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尼尔森的系列著作,如《米诺迈锡尼宗教及其在希腊宗教中的遗存》(1927)、《迈锡尼与荷马》(1933)、《原始宗教》(1934)、《希腊大众宗教》(1940)、《希腊人的虔诚》(1948)、《古希腊的祭礼、神话、神谕与政治》(1951)等等,在希腊历史时期的宗教神话与史前文化之间搭建起新的桥梁。尼尔森成功把读者从文献、文学层面关注古希腊神话,带进考古学上的“迈锡尼文明”世界,从更早的前希腊时期的原始农耕文化中,甚至到更早的米诺斯文化时期去探寻神话之所以然。经过他的梳理,希腊远古时期的迷雾逐渐散开,古典宗教发展演变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当然,这份学术“福音”还源于该书译者——王倩教授倾心八年的努力。王倩可谓中青年学者的翘楚,她一直致力于中国与希腊神话研究,先后出版《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方位模式研究》《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等专著、译著7部。近年来,她聚焦认知神话学方面,通过神话图像探讨神话观念与思想的研究方法得到国内外学界的认可。
《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的写作特点、学术贡献及诸多精彩论述,在本期两篇书评中都会有介绍。在此,笔者想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和置换:
倘若,中国神话学已然高度参与到中华文明的探
源工程中(虽然,事实上远没有如此),并且,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研究路径。这种路径,不仅结论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取材采样也不全面,论述对象的分类也不太合理;那么,这类研究及其成果是否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学术经典?我想,读者朋友都会答“不能”。且不说数“罪”叠加,仅神话与历史的关系可信度,足以让神话学界之外的研究者对此类不屑。后者看重文献和文物的力量,不会轻易就神话材料进行推演或信仰论述,否则恐有不够国际视野的狭隘之嫌。
然而,学术史的有趣在于,上述“数罪”在《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中都有体现:尼尔森将希腊神话与两千多年前的物质遗存相结合,提出了重要假说——古希腊神话的源头在史前迈锡尼时代。在随后著作中,他不断完善此推论,进一步将古希腊宗教中最为重要的“英雄崇拜”也追溯到邁锡尼时代。尼尔森的系列努力确实只能是“假说”和“推论”。事实上,后世的口传理论、考古挖掘,都说明迈锡尼社会与“荷马社会”有巨大差异。后世更多学者认为,即使叙述英雄神话的灵感来源于史前迈锡尼时代残留的文化遗存,但是,“荷马史诗”的众多英雄故事还是“后迈锡尼时代”希腊人的创作。换言之,尼尔森的假设基本不成立。另外,书名《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会让读者笃定,尼尔森要论述的是希腊神话的起源。然而,终其所有,该书只追溯了英雄神话的起源,并没涉及神祇,在考古地名与神话地名的对应关系上也多有牵强。
既然从立论、方法论、再到结论,从书名到聚焦对象,从论证方式到后世检验,《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头》都值得商榷;那么,尼尔森何以成为一代宗师?换个角度,如果国内有学者将文献记载的大禹神话与任何一处有其遗存可能的考古遗址,进行关系上的强论证,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不言而喻,“后果”一定“惨不忍睹”。这促使我们反思,神话学研究寻求破壁的“代价”,及其与时代学术语境的兼容问题。
诚然,任何时代的学术资源、研究方法与旨趣都会因时而异,因势而异,今日的学术发展已然形成强大周密的实证范式。假若尼尔森在今时今日进行研究,恐怕也不敢、无法实践他的诉求——用考古文物对神话叙事进行全面阐释,希望在神话史诗与考古之间进行全面互动,探索早期信仰如何以独特方式转化为神话仪式。如果没有尼尔森的开创性,古典学、宗教学、考古学的融合将失去巨大力量进和影响。究其根本,尼尔森的开创性必然基于以古希腊神话为主核的西方古典学的枝繁叶茂,古希腊神话始终能以一种价值源泉的地位根深蒂固于研究者心中。对当下中国学界而言,这本书的特点及其学术史地位,将促使我们反思中国神话学在当代的价值缺失,或者说,促使我们反思当代中国学术在古今转化和融合重塑中,正在失去的那个重要内核。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