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大循环与国内大循环的逻辑思路及战略措施

2021-01-02李欣广

桂海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需创新驱动双循环

摘要:对外开放本身包含着国际大循环与国内大循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循环经历了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创新推动等阶段的不断调整。近两年国际局势的大变局,给国际大循环带来种种障碍。我们必须努力落实中央的指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要从保障民生、扶贫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扩大内需,从产业结构升级、关键技术国产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方面来提升供给能力。三次产业都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发生有利于需求扩张的变化。国际大循环由“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区域开放新格局。构建、参与国际生产链与提升国际价值链的地位双管齐下,通过共同构建自由贸易区、开展对外基础设施建设、按“边际产业转移”开展对外投资等来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为使两个大循环相互促进,要正确处理好国产化与国际化、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产业的国际转移与国内转移之间的关系。推进两个大循环的关键是提升企业的内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国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双循环;内需;供给能力;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2-0065-07

国际大循环与国内大循环,简称双循环。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从对外开放的国策一提出,就有这个概念。对外开放的含义,就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也就是既有国际循环,又有国内循环。由此看去,双循环本身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双循环,经济资源(包括劳动、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通过出与进实现资源转换。二是市场的双循环,通过贸易与投资、商品与要素市场,获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连通和拓展的效果。资源转换依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机制,市场拓展依靠双边产业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1987年王建研究员提出了“国际大循环战略”。他提出,中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张,因此,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使劳动力丰裕的优势得到利用,换取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必需品。例如,设备、技术等。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其背景。当时中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亟待将其转化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辅以合适的政策与民间的努力,使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由于当年国内市场受限于群众收入水平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产能很容易饱和,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因此,实施国际大循环战略,通过外贸与引进外资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确实是一个发展良策。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这个战略取得了三个成就:一是外向型企业蓬勃发展,推进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有力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二是打開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际市场,不仅带动了内资企业眼光朝外,也得以吸引各国资本与港澳台侨资本与中国丰裕的劳动力相结合,促成中国的工业规模增大。三是中国企业的创汇能力不断增强,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态。这里的关键是,以国际市场为平台,用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必需品,必须要以中国有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为条件。这个需要,难以靠市场带来,它是国家的产业升级规划目标推动的,也就是说,这是计划调节的产物而非市场调节的产物。在得不到市场支撑的条件下,实现“国际大循环”的战略不能消除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这两个弊端:一是导致贫困化外贸增长,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低效益竞争,以损害国民收入水平来扩大产业规模。二是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困守于低位比较优势,使中国的工业大而不强。这种弊端被看到后,人们对产业升级的重视逐步大于对外贸规模、创汇水平与经济外向度的追逐。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由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在这个方针的推动下,双循环发生了如下变化。一是包括出口企业在内,都在努力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所有产业要重视增效降耗,出口产业要在提高生产要素效能基础上来增强出口竞争力。人们认识到,培育竞争优势比发挥利用比较优势更重要。二是改进国际经济循环,尽量不以低端资源换取高端资源,不再依赖以市场换技术,实施出口替代,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来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三是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实践中,我国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了国际生产链,但是我国企业生产处于国际生产链低端环节的弊端日趋显现,部分企业通过全程自营生产来避免国际生产链的环节竞争,以摆脱长期处于低端环节的不利地位。

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协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要求[2]。中国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造成重视国外市场、轻视国内市场的倾向。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之一,就是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被认为有三个:出口、消费和投资。鉴于我国增长的出口依存度过高,需要加大消费与投资。于是,在双循环中增加了两个内容:一是将更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推向国内市场,尤其是家用电器,国产的商品逐步挤掉了部分外国商品,实现了部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从而将本国的部分消费财力用于国产商品上。二是投资的空间不大,许多产品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因此,将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更直接地扩大投资规模,解决了交通、能源“瓶颈”问题。然而,出口这个引擎还是不能放弃的。但是扩大或维持出口规模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按照中国原有的出口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格局,会越来越多地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所以,要尽量提高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二是在国际生产链中,中国的生产总是处于低端环节,这种格局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智力还是财力的积累都很不利,因此,要尽量提升中国生产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档次。这种客观需要,决定了中国不应实施静态比较优势战略,而要实施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以产业升级作为对外经贸的优先目标。为了提高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人们开始考虑采用创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对中国开展双循环有一系列新思路,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GDP增长速度更趋平稳。其国际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出口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国内原因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为规模与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大国,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条件,即原有的比较优势不再支撑经济发展,必须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人口红利衰减,中国制造业低成本难以维持,以质取胜越来越重要。同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条件日渐紧张,整个出口产业必须建立在降耗减排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以生态代价换取出口扩张的局面。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具有三大特点:第一,速度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第二,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第三,动力转换——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二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当中,从供给一端入手,通过制度改革,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激发经济活力,消除内耗,达到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个思路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如果在需求侧,就会致力于经济扩张,调节市场消费空间。市场空间扩大了,就会把供给拉上去。宏观经济的调控如果在供给侧,就会致力于提升生产的竞争力,依靠产业升级来占有市场空间。第二,结构性与总量性是相对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如果是总量性的,无论是需求管理还是供给管理,政府注重的都是生产总值、货币投放量、财政收支总量、就业和工资总量、物价总水平等经济指标,关注由上述总量引致的经济繁荣或萧条状态。如果是结构性的,政府就会关注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问题,关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进出口结构等经济变量。通过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经济改革有别于单纯的宏观经济调控。单纯的宏观经济调控可以是在既定的体制之下,政府仅仅在经济指标上下功夫,选择扩张财力或者紧缩财力、加快或者放慢增长速度。而经济改革,无论是政府的投资建设、转移支付、生产补贴,无论是增发货币或压缩货币,都不只是在经济指标上做文章,而是要在政策上有所变革,使有关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有所变化。三是“补短板”。“补短板”是在供给侧改革之下破除“瓶颈”,我国当前存在的短板既有资源、要素和资本等配置失衡的硬短板,也有制度、机制、措施和产权等设计落后或是保障不足的软短板,在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果后,通过“补短板”迅速推动经济运行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力[4]。调控经济不能单纯靠货币超量发行来拉动,更要靠实体要素(人力、物力、技术力量等)来推动。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5]。自此,中国的经济发展致力于以创新驱动来替代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致力于构建“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核心机制,解决“经济循环不畅”的核心问题。四是经济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6]。其中,与双循环直接相关的是创新和开放两个发展理念。创新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理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在于构建信息化、生态化的产业新体系,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这就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开放理念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完善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新的重大开放战略举措是构建“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新的更大区域空间实现合作共赢。

从2019年起世界发生了剧烈变化。一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出于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实施了打压中国的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特朗普政府为了转移世界的目光、洗刷自己的嫌疑,以及转移美国人民的愤怒、逃避对其无能的追究,不断打压中国,对中国“甩锅”。一些西方国家和别有用心的政客不断抹黑中国,给中国带来一定程度的陷于外交围攻的风险。同时,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巨大,客观上引起经济萧条。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企图用破坏经济全球化、鼓动与中国经济技术脱钩,来寻求变局中的新出路。这些都可能引起外贸萧条、外资撤走、技术交流停顿、国际生产链条断裂。中国已经是开放型经济,这些现象如果发生势必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冲擊。中国面临局部的断供危机,有的企业还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二是特朗普政府作为世界第一经贸大国的政府,在国际经贸领域频频退群,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则,动辄对别国采取贸易、金融制裁,造成了国际大循环的紊乱。对于生产经营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凭空出现了各种障碍。为应对世界市场的不乐观状况,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一方面扩大内需,加快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立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优势,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品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通收入分配和流通交换中间的桥梁连接机制,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制造企业与境外自由贸易区、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加强跨区域对接;着力打造基于数据链联动、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共享的融通发展模式;开展产能、营销、技术、管理和标准等各方面“软实力”的跨国合作,实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分工合作,畅通国际大循环。

从以上论述看出,双循环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随着其作用与效果的不断显现而不断调整的。今天我们再次热议双循环,当然是国内外政治经济背景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對外开放战略策略、方针措施,有的要强化改进,有的要改变转换,有的则要出台新招。

(一)当前体现国内大循环需要的战略措施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措施。有四个方面:第一,民生战略。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提出的民生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此,教育事业的投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幼托和养老福利事业的投入、公租房廉租房建设的投入,都要合理增加。第二,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要长期坚持,在全面脱贫之后防止返贫的发生,夯实致富的生态环境基础、社会环境基础、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基础、交通通信基础。第三,环境保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来搞好自然环境保护,种草种树、绿化国土、净化江河湖海,为此,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调动全社会的财力。第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既要加快传统公路铁路、输电系统、电子通信等的技术更新,又要加紧建设新型智能基础设施,这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系统工程,其实中央早就开始布局和实施。针对2019年以来新的形势变化,应进一步落实上述系统工程的建设,争取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在供求平衡上摆脱对扩大需求的出口依赖。

另一类是以提升供给能力为目标的措施。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增强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在关键技术上摆脱对发达国家供应环节的依赖。这意味着,要加快国际分工体系重构,我国要在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与生产环节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此,要抓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机器设备。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曾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正确处理速度、结构、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以效益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反映,例如,全生产要素产出率等),以结构为重点,在速度上不要追求数量型增长,要追求质量型增长。现在,面对世界新的变局,落实上述原则要有更具体的要求。在效益指标上,要突出创新的指标(见表1)。产业结构升级、关键技术国产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量增长,都要有紧迫感。此外,对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指标,要有时段性。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三个指标都要有。当达到一定的生产高度后,后两个指标不宜再追求。

(二)高瞻远瞩,看到三次产业都在发生有利于需求扩张的“嬗变”

农业。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表明,农业这个产业已经出现了四大用途的分化:食品农业、原料农业、能源农业、园林农业。其中,食品农业除了草本粮食和畜牧肉食外,木本粮食、水产食品的比例都在提升,粮食也从吃饱向养生的方向发展,杂粮品种日趋多样。竹木藤等植物作为生态型原料,替代金属原料渐成新潮。花草树作为装饰环境的商品用途正在拓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水面的、地面的、树林的各种可提炼生物质能源的植物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将科技研发—优质生产—市场开拓—服务到位等各个环节把握好,新式农产品必将大大发展起来,开辟内需的供销新空间。

工业。2015年,中国编制了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中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8]。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取得明显进展。规划中有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还有十个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行业,给我们描绘了全新的工业图景。这个图景的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提升工业生产的智能化与大数据在市场运行中的应用。

服务业。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新型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新业态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必须注意到,这种新情况对于传统服务业的旧方式会有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其从业人员的生计。例如,网购、快递对传统零售商业的冲击。解决办法就是引导一部分人转岗,在政府的培训帮助下从事新的工作。

两业融合,培育新业态。两业融合是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进步,造成这两种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原来,制造业的生产是往自动化方向发展,操作越来越规划整齐,服务业则多半是人对人、点对点的服务。现在,制造业出现服务化特征、服务业出现制造化特征。两大产业的特征差异缩小,趋同扩大。

(一)区域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对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2002年,中国在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际区域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1年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再一次起到重要的作用。多数区域合作,中国不必起主导作用,相关各方自由协商即可。但事关中国在对外开放与国际经贸中的大局,利益攸关,不得不起主导作用时,我们也要担当起来。第二,“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中国对外经贸的空间。此前,中国尽管积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经贸,与东盟十国共同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但由于欧美国家与中国的互补性强,我们开展对外经贸的重点不得不放在这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经常动用“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或以危害其国家安全为借口,制造经贸障碍。这种障碍会发展到什么地步?难以预测,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为此,中国需要换一个思路,不仅要着眼于贸易的互补性,还要着眼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双边收益、着眼于能否创造静态比较利益与动态比较利益的交换可能性。第三,在技术上,“新丝绸之路”是一次交流方式的回归。古代的国际贸易主要靠陆路运输,因为人类远航能力低下,难以抵御海上风浪的危险。近代以来,人类远航能力提升了,海路运输以其成本低于陆路运输而胜出。近十多年来,陆路交通能力又有新的提升,综合比较起来有超过海路运输之势。中国发展高铁,开创中欧班列的方式,提高了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第四,“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过去中国作为东道国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与技术,流行的一句话是“你赚钱,我发展”。现在可以将这种互利共赢搬到中国走进亚非和中东欧等国的市场中来,即中国对外投资的选择,要有利于东道国发展,有利于投资国获益。理论上的规范表述应当是静态比较利益与动态比较利益的交换,中国作为资本与技术的输出国,取得静态比较利益,相关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本与技术的输入国,取得动态比较利益。这样的对外投资,不会缩减东道国的市场,而是扩展其国内市场,增强其购买力。由此,投资国可增加对该国的出口,这也是对投资国的额外补偿。

(二)构建、参与国际生产链与提升国际价值链的地位双管齐下

企业努力构建与参与国际生产链,积极融入国际化生产。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顺应这一趋势,是企业有作为的表现。它要求企业的产品具有对外竞争优势,企业管理人员拥有跨国经营知识,企业的商品遵循国际标准,应当说,比起企业只在国内市场经营会有更大的难度。当企业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时,就有能进能退的选择,国际市场有利则进,不利则退。

提升中国企业国际价值链的地位,目的是尽快改变中国企业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承受国际市场上多付出少收入的不利局面。中国企业经历四十多年的开放磨炼,理应不再安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地位。这需要将所拥有的高档次、高质量生产要素积累起来,能在价值链的高端形成竞争力。价值链高端的生产环节,在国际市场上往往是供不应求的,是可以拿价的。所以,企业参加国际生产链,不要满足于初始状态,而是要冲向高附加值的环节。

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构建与参与国际生产链,将提高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获得一般的开放效益。而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提升国际价值链的地位,将提高中国经济的开放质量,除了收益增加外,还能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国际大循环要三管齐下

一是通过共同构建自由贸易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近期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共15国构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就是良好开局。二是发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借助“亚投行”的国际金融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开展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将是强有力的支撑。三是以对外投资为主渠道,推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为落实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开放目标,中国应加强“边际产业转移”这一国际投资理论的研究。这一理论认为,在投资国那里由于生产要素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变成没有优势的“边际产业”。而该产业在东道国那里,生产要素具有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只要投资国把该产业的资本、技术或管理经验转移到东道国,该产业就会具有国际竞争力。按照“边际产业转移”来进行国际投资,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很有好处[9]。中国的对外投资可以自觉应用这一理论,在我们进行产业升级时,把中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激活东道国有潜在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培育东道国有发展前景的现代制造业。这个方向,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业资产,也有利于东道国推进工业化。应指导中国企业从两个方面推行“边际产业转移”:一是“梯度边际产业转移”。所谓梯度,是根据科技密集度来划分的,产业的科技密集度越低,越是处于低梯度。在经济发展中,通常是低度、较低度、中度等产业,先后失去比较优势,变成“边际产业”。因此,“梯度边际产业转移”就是将中国依次转为“边际产业”的资产作为国际投资的资产转移到东道国。二是“环节边际产业转移”。将中国相关产业中密集使用但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东道国,形成中外共同的生产链。

(一)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

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是达到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渠道,理论上来说,渠道越宽、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世界并不和谐,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很大,由此产生了扩大对外交流及合作与减少对外依赖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有若干辩证思维。

1.正确处理国产化与国际化。开放型经济的产业都有两种趋向,国产化与国际化。国产化实行取长补短的原则,以人之长补我之短。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为实现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就不能没有国产化。国际化实行扬长避短的原则,以我之长克人之短,这是市场开放之后,本国产业与外国产业争夺市场的基本原则。开放型经济就是要国产化与国际化相互推进,以国产化来提升本国产业水平,以国际化来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在当前局势下,我们应当有更新的认识:关键的商品与技术要尽量国产化,低风险、多收益的领域要尽量国际化。国产化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国际化则要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方针,以有效的经济外交为后盾。当前,要创造条件让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全面对接,开展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使我们成为网络化先进理论和先进标准体系的重要接入者。

2.正确处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对外经贸战略,在此,我们不将其作为战略,而是作为与国际市场关联产业的发展措施:对国民经济重要的、补短板的商品要实行进口替代;对培育优势成功的商品要实行出口替代。实行这两种发展措施时,我们不能违背世贸组织的原则。因此,实行进口替代的行业不搞贸易保护,而是按照“绿灯补贴政策”规定补贴不针对特定企业,例如,科技扶持、人才扶持、环保扶持等。实行出口替代的行业仅保留出口退税这一国际惯例。

(二)统筹两种产业转移: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的国内转移

为扩大产业国际转移,中国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在防范中国产业空心化的前提下,将中国一些客观上成为边际产业的资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方式有国际投資与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包括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技术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租赁贸易、项目融资与BOT方式等。

为扩大产业国内转移,提升区域合作的实效性很关键。当发达地区由于引进国外技术而升级了某些产业,就会有某些产业或者生产环节需要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这叫“腾笼换鸟”,新鸟入笼,旧鸟转移。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产业梯度转移,目前仍然是有效的发展策略。重化工业由东向西转移,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趋势。条件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需要大量水、电的重化工业能够立足于西南地区。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如果成效显著,拥有大量油气资源和新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西北地区也能大容量接纳重化工业。由此,一个符合生态经济原则和自然地理条件的生产力新布局将诞生,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三)有力推进两个大循环的关键:提升企业的内生创新能力

无论是要达到进口替代目标还是出口替代目标,都需要依靠创新驱动。笔者这里提出一个概念:企业内生创新能力。企业内生创新能力即企业的创新不是政府强制的,而是在政府引领下或者辅助下,由企业出于自我做强、争取市场上先进地位的需要而培育的。企业内生创新能力包括:第一,在基础科学有所突破的基础上的原创能力,这无须企业自己承担,只要有产学研一体化的支撑,企业就可以转化科技成果。第二,善于引进国际科技资源,提高吸收转化的能力。第三,对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能力。

(四)在国际经济的新格局之下,双循环的关系应由原来的不分主次、只分轻重(实际就是重国际大循环、轻国内大循环),调整为有主次之分。主循环是国内大循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依靠。次循环是国际大循环,中国要积极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进一步强化供应能力。如此,才能保障国家整体经济安全。

[1]周建明.关于“国际大循环”战略构想的几个问题[J].上海经济研究,1988(2):13-16+66.

[2]李欣广.“科学发展”理论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3:26.

[3]冯蕾,李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格局的思维[N].光明日报,2016-12-29(1).

[4]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11/10/c_1117099915.htm.

[5]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EB/OL].http://www.china. com.cn/news/2015-11/17/content_37089732.htm.

[6]吴宣恭.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深化和高度概括[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63-71.

[7]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EB/ OL].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7-30/dociivhuipn5948617.shtml.

[8]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9/content_9784.htm.

[9]李欣广.理性思维:国际贸易理论的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183-189.

责任编辑莫仲宁

猜你喜欢

内需创新驱动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