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2021-01-02吴灿新

桂海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摘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客观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内在逻辑是:我们在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时候,必须加强对人们文化需求的正向引导,推动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不断向上向善提高,从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其客观逻辑是: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精神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其实践逻辑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必将有力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人民文化需求;人民精神力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2-0023-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奮斗目标。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契合当下形势与需求,提出了十二条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3。那么,如何理解“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本文就此抛砖引玉。

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之间的内在逻辑

人的需要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包括认识世界的活动与改造世界的活动。这些社会历史活动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呢?马克思、恩格斯在两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就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8-79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或者不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便没有人类社会历史活动;正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才使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发生成为必然。同时,也恰恰是人的需要,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的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79人的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不断前进。

在人的需要系统中,文化需要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很难成为现实。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发展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阶段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就日益凸显出来。文化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它有层次性和方向性。所谓层次性,是指文化需求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有“下里巴人”层次(大众型需求或广泛性需求),也有“阳春白雪”层次(精英型需求或先进性需求)等。所谓方向性,是指文化需求的方向不同,如有负向性的需求(即假丑恶性需求),也有正向性的需求(即真善美性需求)。

文化需求与精神力量之间有着直接的紧密关系。所谓精神力量,通常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产生出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精神力量包括思想、文化、理想、信念、志向、道德、气魄等诸要素。如果这些要素是向上向善增长的,那么,其精神力量也就必然向上向善增长,也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反之,这些要素是向下向恶滋长的,那么,其精神力量也就必然向下向恶滋长,也就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人的文化需求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根基。人们不同层次与不同方向的文化需求所培育的是人们不同层次与不同性质的精神文化素养;而不同层次与不同性质的精神文化素养,所生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也就有了强弱与善恶之别。也就是说,一个满足于较低文化需求层次的人,其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素养也就相对较低,其所生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也就相对较弱;而一个不断追求较高文化需求层次的人,其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素养也就相对较高,其所生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也就相对较强。

因此,我们在着力不断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时候,必须加强对人们文化需求的正向引导,推动人们精神文化素质不断向上向善提高,从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二、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客观逻辑

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那么文化建设就是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灵魂”的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8。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的根本依据,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改革开放近40年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9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特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民生活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也就是说,人民的生活需要从过去以物质文化领域为重点,到现在朝向经济物质、政治法治、精神文化、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方位拓展。二是人民生活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这种需求已不仅仅只满足于“有”,而更是追求“好”。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我国人民的主要生活需要已经由经济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文化层面。而伴随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着眼于“好”的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就会不断提升,“人民精神力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因此,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8。尽管如此,我们在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还要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12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而这一切都还必须具有伟大精神力量。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在不断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才能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13,“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7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77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成为常态,加剧了我们所面临风险和挑战的严峻性。特别是美国政府把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重点打压围堵中国。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政府将疫情政治化,对中国疯狂地进行“污名化”攻击,大肆“妖魔化”中国。面对这些严峻风险和挑战,首要的和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在这其中,我们就应特别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14。可以说,只要我们努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精神力量,就能克服我们前进中的一切困难,战胜我们前进中的各种挑战。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不仅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还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精神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5]8。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文明理念的同时,大量腐朽没落反动的思想文化和反共反华思想观念也流入国门,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审美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和影响,造成不少人思想道德审美观念的混乱与错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5]8同时,崇洋媚外的思潮泛起,一切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标准为标准,极度贬损中华文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严厉地批评说:“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5]9第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两重效应也不断凸显出来。它的正效应,就是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与现代化思想观念进步;而其负效应,就是迅速滋长起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负面的思想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目的,从而在文化生产与消费方面出现了许多粗俗、低俗、媚俗等负面现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5]154-155第三,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兴起。在这一思潮中,其主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重新的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5]12但与此同时,過度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实践也出现了。如企图用儒家思想来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大盖寺院庙宇,大搞封建迷信,不良风俗习惯死灰复燃,特权意识、尊卑观念、官僚习气、家长心态、厚黑心理、圈子文化、潜规则思维等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大有市场。

面对这些精神文化方面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努力地去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实践上必然会扭曲人们的文化需求,严重阻碍人民精神力量的增长;进而也就必然会严重阻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发展进程。思想文化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协同努力,但还应当在思想文化领域来解决,应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中解决。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3至此我们可以说,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精神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

由此可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精神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这就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客观逻辑。

三、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实践逻辑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既是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伟大中国梦之精神力量的有力保证。那么,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又如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第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实践上,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我们遇到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文化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满足文化需求是精神力量增长的基础,而满足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事业提供的精神文化公共产品。二是文化产业提供的精神文化商品。提供精神文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维持其生产与服务活动,受国家直接调控,所以要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相对比较容易。但文化企业则不同,它提供的是精神文化商品,以企业法人进行经营活动,受国家间接调控,以市场需求为转移,以少投入、多产出、追求最高经济效益为原则。因此,要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相对比较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具有两重性:一是一般市场经济的本性,即资本的本性。二是社会主义的属性,即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属性。文化企业往往受资本的本性所驱使,追求最高的利润。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冲突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不顾社会效益而去追逐经济效益,损害人民文化需要的利益,进而损伤人民精神力量。然而,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因此,文化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与规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受此规约,文化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国家可以通过法律、税收、价格等手段,对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控,使其朝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中,有意识形态部分,也有非意识形态部分。前者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根本要求,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与阶级功能。后者反映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要求,不具有社会属性与阶级功能。因此,意识形态能够在文化发展中起主体与主导作用。

当今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十分复杂。既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有外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还有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残余等。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拓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地大量输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企图西化中国人民,为颜色革命打下思想基础。而残余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也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企图占据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引领我国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文化建设走上邪路,从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造成巨大的冲击。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那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5]37

要保证我们在意识形态取得全胜,保证我们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引领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还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新中国发展史,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走向胜利。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也不可动摇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有力地批判了一切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意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力地引领人民的文化需求向健康科学高尚的方向发展,进而有力地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第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文化建设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就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因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承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就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保证。”[5]1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要求侧重于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侧重于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侧重于个人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5]125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128。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针对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错误思想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5]129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精神领域的进步状态,表明人类在改造世界以及与世界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使自身的内心世界不断得以改造和完善。”[6]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虽然精神文化与精神文明不同,精神文化強调的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现象的总和。精神文明强调的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只有精神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才是精神文明。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的精神文化不同,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40。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致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定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般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思想道德部分,它主要包括理想、道德、审美、情操、法纪等。二是科学文化部分,它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思想道德部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主导性作用,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科学文化部分作为一般的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要求,不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在协调思想道德部分和科学文化部分共同进步的同时,重点放在思想道德的建设上。

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精神文明建设的侧重点是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而在这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它有严密的组织保障。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相应专门领导机构,从而能够“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各部门和民主党派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从各自特点出发,各司其职,以自己合适的方式开展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全力,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6]272-273。其次,它有多种有效“抓手”: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以提高员工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企业活动;以提高师生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和家庭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以提高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个人活动;等等。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有效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由此表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就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实践逻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吴灿新,孙志东.精神文明学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陆昱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简谈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党建工作的长效性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