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账务处理、海关报关与涉外收付款数据的差异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影响研究

2021-01-02周俊俊

时代金融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数据政策建议差异

周俊俊

摘要:在企业国际货物贸易中,企业统计的是自身进出口的权责制账务数据,海关统计的是进出口货物流数据,外管局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统计的是资金流数据。本文以邵阳市涉外企业为实例,对辖内三类数据差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数据差异的原因及差异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最后从总体上提出优化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和数据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据 差异 影响 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贸易为经过口径调整的海关数据,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海关数据与企业账务数据、外汇局统计的涉外收付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什么数据间会存在差异,如何调整和优化国际收支口径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基于邵阳市辖内涉外企业的实证进行研究,对帮助上级局调整国际收支口径、优化国际收支平衡表、提升国际收支统计对形势的研判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三类数据差异的现状怎样,差异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如何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这是本课题研究重点和意义所在。

目前,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数据主要有三类:一是贸易信贷统计调查中企业对自身进出口的权责制账面数据;二是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货物流数据;三是外汇局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统计的资金流数据。由于此三类数据在统计口径、统计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三类统计数据可能出现不一致。

从邵阳市的情况来看,企业账面数据、海关统计数据、外汇局统计数据三类数据存在较大程度的不一致,表现为企业出口账面数据、海关统计出口数据、涉外收付申报数据互不一致。右表是各个指标的统计数据及其描述性统计:2020年1—8月期间,8家样本企业的企业账面出口额、海关统计的出口额分别合计为28762.4万美元、28622万美元,差额为140.4万美元(差异1);海关统计的出口额、外汇局统计的涉外出口收汇额分别合计为28762.4万美元、28017.4万美元,差额为604.6万美元(差异2),其中,单个企业差异1最大的差额为464.3万美元,最小的差额为 1.5万美元;单个企业差异2最大的差额为3718.2万美元,最小的差额为141.63万美元。

总体来说,目前账面数据、海关统计数据、外汇局统计数据等三类数据还存在较大差异,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一)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差异

有收付汇无进出口时,海关统计口径小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与企业进出口账面统计口径,导致数据差异。国际收支统计货物贸易包括一般贸易等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亦包括离岸转手买卖、网络购物、非货币黄金等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比海关统计口径更大。而企业自身不区分货物贸易类型,均记入其进出口货物的账面数据,因此理论上企业进出口账面数据与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数据一致。而对于有离岸转手买卖、网络购物等类型贸易的企业,可能出现海关统计数据与企业进出口账面数据、国际收支口径数据不一致。

有进出口无收付汇时,海关统计口径、企业货物进出口账面统计口径大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导致数据差异。主要包括易货贸易和来料、出料加工贸易。对于易货贸易,国际收支口径只统计进出口货物的差价,而海关、企业分别统计货物出口和进口。对于来料加工、出料加工,国际收支口径仅统计对来料加工的进口、出料加工的出口仅收取加工费,且统计在国际收支服务贸易项下,而海关、企业对进口、出口货值进行全额统计,因此对于有易货贸易和来料、出料加工贸易的企业,可能出现海关统计数据、企业进出口账面数据与国际收支口径数据不一致。

(二)时间差因素形成差异

企业会计记账数据与海关数据、国际收支口径数据存在时间差,因而会产生差异。一是企业账期并非自然月,与海关统计的区间存在时间差。如某企业月末、月初正好发生交易,会造成企业填报数据与海关统计数据不一致。二是出关不及时或报关滞后产生的差异。部分企业采用分送集报方式进行报关,出库、入库作为企业内部记账时间,每月底集中报关,且海关数据以结关状态为准。当出关不及时时,会造成上期的货物延期到当期出关造成当期的海关数值偏大,当报关滞后时,会造成当期海关数值偏小。三是记账时滞导致本月企业记账金额小于海关数值,如某企业依据自身关务系统进行统计,企业数据更新与海关系统并非实时同步,可能会造成企业会计记账数据偏小。四是海关数据与国收数据存在时间差。受企业当期或当年的收汇金额可能包含上期或上年的应收款余额、企业上期或当期的出口额可能仍未收到货款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海关数据可能远小于或远大于国际收支口径数据。

(三)企业账务处理形成差异

企业财务处理形成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企业账务处理的主观性导致数据差异。企业为满足内部管理需要,一般会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对进出口业务的具体会计核算方式进行调整。其中,一些企业以海关电子口岸查询的报关信息为记账基准,在货物报关后确认出口;一些企业则以货物离开企业仓库,开具出口销售发票,即确认出口。以第二种方式进行财务处理的,不符合会计记账标准,同时由于货物离开公司抵达出口口岸再到全部装船出口境外,耗时短则十多天,长则两三个月,因此企业账面出口数据与海关统计出口数据产生差异。二是企业特殊业务会计核算方式造成數据差异。以差额收付汇为例,某企业为进料深加工企业,其进口供应方和出口收货方均为境外同一关联企业,企业采用“以收抵支”的方式进行结算,会造成企业的收汇数据远远小于海关统计的数据。三是退货、销售折让等财务处理造成数据偏差。以退货为例,企业在出口产品后,产品因存在瑕疵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时,货物被退回,企业账务不会将该笔货物计入当期进口额,但海关的当期进口额会将该笔货物纳入统计,造成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四)计价方式不同导致差异

对于以到岸价进行计价的进出口货物,涉及运输费、保险费等服务类费用时,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是包含运费、保险费等在内的到岸价格数据,未剥离此类服务费用。在国际收支统计中,运费、保险费等属于服务贸易类,不属于货物贸易,对货物贸易的统计是剥离此类服务费用后的。而企业对货物和运输费、保险费应分别记账,与国际收支口径一致。计价方式不同造成海关统计数据与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数据、企业账面数据存在差异。

第一,海关统计口径小于企业货物进出口账面统计口径、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贸易数据偏小。

邵阳市发制品、箱包、打火机等行业中部分企业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贸易,其通过互联网销售并从境内通过邮寄等方式将货物直接发送至境外消费者,海关未将此类货物出口纳入统计范围,导致海关统计口径小于企业出口账面数据、国际收支口径统计的货物贸易数据。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贸易数据来源于海关数据,该统计口径会直接造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贸易数据偏小。例如,2020年1月至8月,企业B出口的企业账面数据为2025.6万美元,与国际收支口径统计的数据一致,而海关统计的数据为1852.3万美元,企业账面数据、国际收支口径数据超出海关统计数据的部分为其通过跨境电商贸易方式销售的货物规模。

第二,时间差因素形成的差异,会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对辖内8家典型樣本企业的调研,笔者发现企业账面数据与海关统计、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数据存在时间差,会直接导致三类数据产生一定的差异,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如2020年3月,企业B上期88.8万的货物未能及时出境,延期到3月出关,造成企业当月的出口账面数据仅为302.6万美元,但海关的出口额却为391.4万美元,当期的海关数值偏大;2020年1月至8月期间,企业F海关统计出口额为8853.9万美元,国际收支口径的出口数据却为11572万美元,企业在统计期的收汇金额包含上期或上年的应收款余额,因此,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数据明显偏大。

第三,差额收付汇导致企业账面数据、海关统计数据远大于涉外收付汇数据,会对国际收支形势分析造成一定影响。

邵阳市鞋业中部分企业属于进料加工企业,因其进口供应方与出口收货方均为境外同一关联企业,为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企业采用“进出口差额核销”结算方式,对关联企业收汇金额按应收货款减去应付货款,而企业记录的收到的出口货款金额仍按还原方式填报,导致海关、企业统计的出口数据大于国际收支口径统计的收汇数据,这对国际收支形势分析会造成一定影响。如2020年1月至8月,企业A账面的出口数据为5557.9万美元,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为5093.6万美元,而国际收支口径统计的收汇数据仅为2399.9万美元。

第四,企业不规范的账务处理及退货、销售折让等财务处理,也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统计质量。

部分企业因规模较小、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在货物离开企业仓库、开具发票时,即确认当期出口,而货物运至海关出口报关可能在同期无法完成,导致企业出口账面数据大于海关统计出口数据、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数据。而货物被退回时,企业账务不会将该笔货物计入当期进口额,但海关的当期进口额会将该笔货物纳入统计,造成企业账面数据小于海关统计出口数据、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数据。这些都对国际收支统计质量造成影响。

(一)强化部门协调,优化数据统计口径

加强外汇局、海关等监管部门之间统计口径、统计原则和管理政策的沟通与协调,优化、统一数据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多部门涉外经济协同统计监测体系,以便更好地监测和管理货物进出口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账务处理

企业账务处理对企业账务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建议修订《贸易信贷统计调查业务指引》,在指引中增设规范企业账务处理的内容。一是规范企业账务处理方式,减少因企业主观性因素随意调整账务处理导致的数据差异,提升数据的规范性;二是规范企业业务会计核算准则,避免因企业填报错误而产生的数据差异,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三)坚持“疏堵并举”,严把数据质量关口

疏,就是强化培训和宣传力度。一是建立定期培训和答疑制度,针对数据报送过程中的普遍性、疑难性问题进行专题讲解。二是强化外汇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外汇政策进企业、进银行活动,举办业务知识竞赛等手段,提升辖内银行、企业的外汇业务水平。堵,就是要强化监管力度,通过非现场、现场核查和金融科技手段,督导银行、企业提高数据报送的质量。

(四)依托金融科技,实现系统数据实时更新

进一步强化科技对外汇业务的支持力度,建立实时化的提取数据系统,排除系统更新不及时造成的数据差异。整合升级贸易信贷调查系统与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国际收支涉外收付统计系统,提高系统导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莉.企业账务处理因素对贸易信贷抽样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金融,2015(09),48-51.

[2]刘琳.货物贸易统计口径差异分析[J].中国外汇,2015(07),73-74.

[3]卢志利.完善货物贸易统计的思考及建议[J].华北金融,2015(03),51-5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数据政策建议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