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植物种植造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021-01-02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曹天智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造景树种景观设计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曹天智

如今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绿地面积的规划,而为了建设生态环保型城市,也逐渐增加了小区、公园内的绿化范围。那么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该如何应用其造景手法,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又该遵循哪些原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无论是对于当地社会还是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加之人们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绿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目前许多城市都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到了植物造景。从植物造景的定义来进行分析,传统的观念一般认为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木以及草本植物来创设景观,发挥出植物的色彩美、线条美以及组合美等,从而组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游者进行欣赏[1]。从其特点来进行说明的话,就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从其要求来看,通常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要突出主调,主次要分明,在树种的选择上不能过于繁杂,最好以同种类的为佳。其次,植物造景还强调对植物的最佳组合配置,通过一定规则的布局来使其整体的组景架构层次分明、参差错落、优雅得体。最后是要凸显一定的个性,并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彰显出如今时代的特征。

二、植物造景中所遵循的原则

(一)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如今长时间、快节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而言,高楼林立的场景往往会有所厌目,更多地会去向往田园般的、绿色自然的生活。所以在如今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就必须要掌握好人们的这一心理,在对植物进行造景时应当充满生活气息,并富有人情韵味,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景观的需要。此外,植物造景除了需要考虑居民需求外,还应该遵循其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植物的造景既满足人们的欣赏需要,又能满足生态理念上的需求。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使植被的形式美、意境美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体现。

(二)特点鲜明、层次丰富

对于植被造景来说,特点鲜明往往能有效增强其景观的艺术感染力,能极大可能地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同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如果能与城市的文化以及特点相结合,那么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所以在对景观进行设计造景的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而增强其景观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三)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由于所跨越的自然带非常多,不同地区的植被也有着不同形式的特点,其植物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在对植物造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南北环境、气候差异都比较大,所以在进行树种选择的时候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最好是选择种植本地的树种。此外,还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一些观赏性强、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来丰富当地城市的植物种类[2]。

(四)传统与改造相结合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为普遍与频繁,所以在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引进一些国外的树种,并借鉴西方园林植被造景的思想,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我国传统造园精髓与西方造园精髓都能得到吸取与应用,博众家之长来创建现代城市丰富的绿色景观。

三、植物种植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运用对比、衬托、季节性变化等展现手法

如果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植物造景,那么就可以充分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这样就能使植被的起伏变化、色彩以及线条特点都能得到展现。而在对层次变化以及色彩进行丰富的过程中,其植被的造景必须要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以及环保要求、文化特色来进行安排。例如,可以采用祯楠、三角梅来衬托廊架,运用古树衬托凉亭以及运用古榕树来衬托空旷的回车道,这样就能展现出衬托手法的最大价值。此外,在对地理变化、坡度的高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跌级花池,并配置不同的植物使其延伸到上、下两级花池以及景墙上下,这样就能使景观显得更有连续性,并形成一个整体。而这种自然的变化也使得城市景观变得更加原生态,符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对城市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多运用空间的围合,比如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围墙和建筑之间的绿地就可以采用植被的多品种、多层次和以及季节性的变化,使其既能达到生态园林的要求,也能与环保的要求相适应。其功能也不仅仅只有美观性,还有着防风、防尘防沙、以及降噪等作用[3]。而想要使植被形成自然的起伏变化和层次的变化,就必须要求设计者充分了解植物的特性、品种特点,并依据其色彩、线条、大小进行组合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得到具体的体现,促进城市景观美感度的提升。

(二)充分利用植物的意境美

从我国古典文化角度来看,许多植物都被古代文人墨客赋予了深厚的意境,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植物的特殊意蕴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意境美。例如松竹梅就被我国古代文人认为是“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则被称作为“四君子”。此外,说到红豆人们往往会想起相思之情,而垂柳则意味着离别。所以无论是对城市小区、公园、还是绿地进行设计时,都可以运用植物的这种意境美,来提升景点的韵味。同时,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树种,使居民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古代人的情韵,也使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表现植物的景象季象

由于我国的气候四季分明,因此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可以运用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来展现四季的不同变化,而根据植物的季相演替以及不同植物的花期不同,就能很好地展现出城市景观不同的时序特点,其植被的色彩也随之变化。而对于居民来说,也能在同一个地区欣赏到不同季节的植物群落形象。

(四)积极运用造景手法

1.展现时序景观特点

对于园林植物来说,通常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季相特点,春季的花团锦簇、夏季的绿树成荫、秋季的枫红落叶与硕果累累以及冬天的白雪皑皑。而这样的时令景观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也是一种感官的丰富,不同的季节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此外,在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还可以以主题园的形式来展现时序景观的特点。比如专门修建春园来展现春季的花类植物,使人们在冬去春来之际能到园内赏花,从而带给人们一种生机勃勃之感,而夏季绿树成荫的大树则可以成为城市居民避暑的场所。因此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时序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提升其对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四季景观的了解。

2.展现地域性的特色

由于气候环境特点的不同,园林植物景观也会随之产生不同的差异,从而形成一种地域性的景观特点。比如一看到棕榈、椰子和槟榔,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南方热带地区的景象;看到松柏与高大的落叶乔木就能联想到北方的风景。所以对于不同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来说,其当地的植物已经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景致,并与其当地的文化特征融为了一体。比如说起樱花,大家便会想到日本,如果是中国的城市,那么都会想到武汉。此外,成都的木芙蓉、大理的山茶花以及北京的国槐和侧柏都是其当地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城市景观设计如果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那么其很有可能会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对于城市的宣传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展现植物的空间变化

从植物本身来说便是一个三维实体,所以在对城市公园、小区以及绿地等进行景观设计时,植物就是其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大的乔木可以被视作单体建筑,而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将其进行修剪之后则会与墙体相似,而平坦的草坪则在水平地面上得以铺展,这些空间结构上的变化都能通过借景与障景等手法来实现其艺术价值,而人们通过视线、视境的改变也会产生一种“步移景异”的效果。

4.展现某一主题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所展现的主题进行明确,既可以让植物本身成为主题,也可以让植物成为烘托主题的对象。同时,在对植物进行造景时还,应该运用各种造园手段,并根据其主题的设置来配置相应的植物种类,主次要明确,基于先面后主、先主后宾的原则来彰显其景观的主题。而想要表现某一植物的主题,通常情况下需要重点对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并让其它的树种或建筑起到烘托或陪衬的作用。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中的牡丹亭,其四周基本上种植的都是各种翠竹,然后将古柏、芭蕉等植物作为陪衬。这样的植物景观搭配就能展现出其“秋色入林红暗淡,日光穿竹翠玲珑”的景色主题,使人对其产生一种优美清幽的感觉[4]。此外,将植物用作其它景物的配景也是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造景手法,这样就能彰显其某一景物的形象,并丰富该景物周边的景致,产生一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西湖景区内花港观鱼牡丹园中的牡丹亭就是运用这种造景手法,牡丹亭在牡丹花等花木的陪衬下变得更具有美感,景色变得更加吸引人的同时也使得其主题展现得更为明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种植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植物来展现其意境美、通过植物造景来展现城市的四季更替与时序特点、通过植物造景来展现其地域性的特色、通过植物造景来展现景观的主题等。而通过这些造景手法不仅使城市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色,而且还符合如今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并促进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造景树种景观设计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树种的志向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树种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