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21-01-02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李悦刘金炜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软件人才制度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李悦,刘金炜

一、引言

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的管理范畴,是指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以及规章制度,也是现代管理的产物。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一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措施,为员工的具体工作提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职责分明的工作管理制度,权责分明,为员工的工作提供驱动力。内部控制有以下特点,首先,规范性,内部控制制度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目的在于为员工的具体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控制性,内部控制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方法对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进行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规避内部经营风险。再次,效益性,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活动提升经营效益,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最后,流程性,内部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制定制度、进行控制、开展评价、进行优化等多个环节,内部控制流程越详细规范,控制活动越有效。

二、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大小企业层出不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寻求内部变革,重视内部控制,加强运营管理。因此,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不仅是企业内部寻求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竞争优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内部经营层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循环发展。成本管理控制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的资金、资源等进行合理分配,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本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就是对企业的支出费用等进行控制,例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预算编制得越详细,内部控制人员越能有效地控制各项成本费用,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提升经济效益。其次,内部控制包含了资源分配工作,人力、物力、时间等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内部控制就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将资源加以有效的分配,通过协调人力、物力、时间等,一方面可以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之间的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动态互动,形成完整闭环,促进循环发展。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风险是威胁其稳定运营的重要因素,风险系数越高,风险发生的概率越大,其不稳定性就会增强,因此,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效的内部控制会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员工可以根据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运作,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协作,从而减少了无序作业,提升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其次,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及时监测企业活动,例如,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可以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督察,确定财务核算是否准确,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规范,提升财务透明度,规避资产流失。最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优化组织设计,要想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必须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例如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组织层级,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优化,确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职责等。组织设计越合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越到位,越能有效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二)社会发展层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内部控制包括多个方面,财务监督、风险控制、内部审计都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如果一个企业财务状况良好,风险控制得当,资源分配有序,必然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如果企业有内部控制意识,就大大减少了社会中资源流失、道德腐败的现象,降低了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所花费的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三、针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的建议措施

通过以上可以得知,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层面,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经济收益,在社会发展层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规避道德腐败,但是,以目前情况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漏洞,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内控观念层面,一方面是企业的内控观念较为落实,大部分企业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工作只属于企业的特定部门,而缺乏全员内控的意识,导致各个部门并不能按时完成内控工作,企业整体的内控风险不能完全规避。其次,在企业内控方法层面,还是采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例如人工审计等,并没有结合当今的数据化转型研究新的内控方法,但是当前企业的财务数据增多、财务核算方法更为复杂,因此,当前的内部控制方法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最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由于制度不健全,有可能导致无法定期开展审计,出现财务纰漏,最终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果。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本文认为,可以从内部控制观念、方法、制度等角度加以完善。

(一)提升内部控制观念,明确内部控制标准

在企业内部,必须灌输全员内控的理念,而不仅仅是特定部门或者特定员工的职责,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树立内控管理意识,提升全员内控观念。企业一方面需要在内部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软硬兼施,在硬措施方面,针对员工的内控工作,要制定目标管理制度,设定合理的内部控制目标,并且将总目标层层下分,确定各个部门的分目标以及具体的职责,确定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并且进行目标管理,对其开展是否完成目标的定期评价,从而保证员工认真完成内控任务。在软措施方面,拓宽企业文化容易,在企业文化内融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且在企业内加以宣传,可以采用组织讲座、内网宣传等途径对全体员工进行观念宣传,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完成相应工作。

(二)加强信息管理,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随着企业经营数据的增多,其数据风险管理能力必须有所提升,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广泛的财务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决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数据储存及管理,提升审计能力,这样才能识别经营风险,规避数据流失。因此,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管理软件,这一软件可以将企业重要的资产财务信息都囊括其中,企业的财务人员、内控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在软件系统中进行财务核算、内部审计以及管理决策,通过这一软件,也可以收集储存企业数据,规避数据流失。其次,企业需要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以配合软件的实施,例如财务部门,其具体职责是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分配的工作职责在财务软件中录入相关财务信息,并利用软件进行凭证核对、财务核算,报领导层进行审批,内部控制部门可以通过软件定期监督审计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如有漏洞,及时跟踪改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软件提升了内控管理水平,加强了监督控制能力,但是,软件的开发与维护也很重要,企业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合作单位,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开发合适的软件,另一面需要做好软件的维护与运营,例如设计软件进入密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三)完善内控制度,完善绩效考核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员工规范自身工作行为的保证,企业必须根据业务范围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规避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弊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首先,提升内控制度的完整性,要严格要求,例如预算制度,一方面要确定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控制—预算评价),另一方面,应该确定每一环节的主要责任人、具体负责事项,例如预算编制阶段,企业应该确定预算编制委员会以及相关财务人员对编制的总预算以及分预算进行审批,并且指定相关领导对后续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审核,以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内部审计制度,要明确审计时间、具体负责审计的人员、审计范围、出具的审计报告涵盖内容,制度越详细,内控风险有效性越高。其次,加强绩效考核,将内部控制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明确绩效考核的具体指标,与员工的职位晋升、薪酬等挂钩,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提升员工水平,加强人才储备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内部控制工作处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企业需要从质量、数量上提升员工水平,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在人才数量储备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人才分布情况,确定人才需要,定期发布人才招聘计划,选配合适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招聘公告应该明确各个职位人才的具体标准,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规范考核录用相关人才,以弥补企业的人才缺口。其次,在人才质量提升上,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测试、讲座等,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并且在职业道德上严格规范员工行为,规避出现徇私舞弊、资产流失等情况。最后,应该设计合理的人才晋升通道,确保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员工有机会晋升,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工作。

四、小结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认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策略中,企业可以围绕观念认知、组织设计、人才培养、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提出的相关建议并不适合所有企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优化路径,以提升管理效率,促进自身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软件人才制度
人才云
禅宗软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软件对对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