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PPP项目模式的投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1-01-02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黄德亮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政府

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黄德亮

当今社会PPP模式还未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但这种模式在社会实践中一度蓬勃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规范化,又迅速弱化,进入的门槛迅速提高。因此,本文就PPP模式投资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并引出相应的策略。

一、PPP的基本理论

(一)PPP的概念

PPP首先是一种项目运作模式,泛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狭义上则强调通过商业而非行政的方法,与企业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PPP模式主张政府与私营企业活民营资本共同合作参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模式近年来在某种程度上被私营部门之间借用与推广。

(二)PPP模式分析

PPP模式就是政府与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共同建设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合作关系。这种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社会资本进行运作的,这些运作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社会资本通过使用者支付或购买服务获得盈利;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使用价格或直接购买服务,以及定期检查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保证公共利益达最大化。本文主要从融资要素、项目产权要素以及风险分担要素方面进行分析。

融资要素主要是由私人部门负责的,政府部门提供部分资本金或提供政策支持以启动项目,这也是PPP模式不同于传统政府模式的一大特点。私人部门参与解决融资能够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而项目的财产安全,则主要是通过对项目产权进行约束,其中包括经营权和收益权。私人部门可以根据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需要,从产权经济学中获得经营权和收益权,从而刺激私人部门进行科技创新和PPP项目的合作。除此之外,引进私人部门合作还能够帮助公共部门进行内部改革,避免出现冗员的现象[1]。

最后是风险分担要素,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共同承担风险的,与传统模式不同,PPP模式能够根据各部门的能力及合同协议分配不同程度的风险,极具灵活性。对公共部门来说,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各部门所承担的直接风险,还能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准确地把控,政绩得到极大提升。

(三)PPP模式的主要优点及缺点

使用PPP模式有利于消除费用的超支,主要指在政府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PPP投资模式能够合理地规划出项目全周期的成本以及最终的成本控制,将全部的过程都进行系统计算,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项目的开支,最终实现消除费用超支、节省社会公共资源的目的。

使用PPP模式还可以转换政府的职能,政府在PPP模式中可以从基础设备服务者、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为监管者的角色,这样既保证了基础设施在建设中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和财政压力。

PPP模式不仅拓宽项目资金的来源,还可以让投资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充分发挥了私营部门的灵活性。这种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设施服务中的优势,能够活跃社会资本,充分利用私人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不断增强社会基础建设的经济效益,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另外,使用PPP模式有利于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加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2]。

正是由于上述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地方各级政府债务急剧膨胀,一度超过财务承受能力,导致出现政府信用危机。为此国家也紧急出台多项规范性文件,进一步限制和规范政府部门PPP项目的推出,避免过度举债和违规融资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因此PPP模式也不是百利而无害的,其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PPP模式建设周期长,存在政策环境变化快的风险,近期政府相关部门连续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和规范PPP模式的应用,就是一种最好的体现。二、私营部门融资相比政府融资困难,从而导致融资成本提高,这也可能造成投资回报远低于预期的风险,甚至导致项目由可行向不可行方向转变;三、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本能,导致公共服务表面成本过高,运营效果受到影响;四、特许经营形成垄断的风险;这些不足也可能放大PPP模式的危害。

二、PPP模式的投资风险

综上,PPP模式总体上是值得推广的好模式,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可低估,其中最值得重点关注的风险就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风险、生存能力风险与项目财务风险,以及各方违约风险。这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开展,是否能够按时收回成本获得收益,能否持续经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项目的投资风险如下:

(一)政策变革的风险

政策的变化是影响投资项目规划的关键。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合作进行的项目,因此,PPP模式是最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影响的项目,一旦出现政策变化活政府信誉问题,会直接影响PPP模式的项目,在项目开始前,如果企业或者政府没有正确地看待或是没有调查整体的经济环境、规划以及整个市场的供需,就会造成收入不稳定、周期加长,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资金问题[3]。

(二)资金风险

PPP模式的项目普遍存在建设周期长和资金需求量大且集中的情况,这就需要投资方拥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在企业使用PPP模式时,一方面相关企业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足够的重视,在选择项目方面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对风险认识不足,从而使项目投资具有了盲目性。另一方面就是PPP模式本身就是经过政府推出的经营模式,盲目信任政府,靠政府信用背书,一旦出现政策变化和政府立项错误都会直接导致严重问题,各方投入资金安全受到挑战。投入资金的后续动力和能力也受到考验。

(三)法律知识薄弱

在传统合作模式中,一般会签订严谨的合同。但PPP模式属于相对新生的事物,各方都缺少相关经验,配套法律政策薄弱,如果此时合同仍不严谨,未进行评审,未进行风险评价,就会导致项目出现法律安全问题,影响预期的效果。有些地方为了项目推进,在合同的细节没有落实,项目方案未能得到论证审批,仅靠领导承诺,框架协议或会议纪要便直接上马,这是极不可取的行为。这也导致PPP模式被滥用,变成新的腐败点和漏洞。因此PPP模式的项目急需健全的法律规范。

(四)市场环境变化风险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最不容易进行预估的,因此还应充分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考虑市场环境的变化风险。如当下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市场的冲击等,因此项目的成立需要结合的市场变化,判断未来市场发展动向,再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是项目得以维系的根本。

(五)运营风险

项目本身建设周期长,市场运营环境的变化,运营成本与预期成本的变化,项目预期目标能否达成,运营模式及政府政策的调整变化,均可能造成项目的失败,这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三、PPP模式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项目,保证收益

政府和企业在进行PPP模式前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工作,进行项目评价与评判,对是否进行此类项目有着明确的决断,建立PPP模式项目投资风险体系,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合格的PPP项目库。对不合格的、风险较大的项目一律不得上马。并建立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以及事后评估三大类评估体系,再根据不同的评估设立预警指标,并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二)PPP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在合格的项目库中选择项目,同时对社会资本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社会资本提出标准,避免与实力不足、信用不足的企业合作,同时建立各种保证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为好项目做背书,解决企业信用不足问题,解决融资难的状况,甚至可以引进风投公司或者进行证券化等,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

(三)强化法律意识

我国出台了许多关于PPP模式的规范性文件和通知,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遗漏的地方。为保证相关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PPP模式的法律制度,确保PPP模式的项目能够顺利地完成[4]。私人企业也应建立法律评价体系,对签订的协议进行法律评判,加强法律风险意识。

(四)建立有安全保障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投资风险评价标准和体系

一个完整的PPP项目投资方案,首先应有科学的评价,其次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最后总结规划控制方案以确保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五)控制PPP投资项目财务风险

首先,依据项目财务风险评价或者财务生存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其次,对PPP项目进行投资时,可以引入其他的投资方,并同其他投资方签订合同,避免不能全方位把控项目投资的风险性[5]。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如保险机构、风投公司等,利用第三方机构的风险评估甄别与弥补自身的不足,对项目利益重新进行分配,适当地分润出利润,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

四、结束语

如上文所述,笔者浅显地提出一些PPP模式的探讨,旨在为研究PPP模式投资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的学者提供一些思考和方向,同时警醒投资者们对市场保持一颗敬畏之心,避免因PPP模式火热而盲目投入其中。

猜你喜欢

政府
拜登政府2022财年NASA预算申请解读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为百姓看紧政府“钱袋子”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预算监督显作为 管好政府“钱袋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代表走上街头审议政府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