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2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蒋逸文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蒋逸文

主旋律电影作为我国电影的一个特殊类别,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除了关注创作,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主旋律电影的功能和应用价值。随着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主旋律电影在实践教育中的积极探索,相关的理论研究成为新兴的研究课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主旋律电影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本文将结合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特点,分析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和点,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用主旋律电影。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界定

《电影艺术词典》给主旋律电影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电影中应予提倡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电影的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学者们普遍认为,“主旋律电影”指的是在内容上能够反映主流思想意识和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电影。从影视范畴来看,主旋律电影本质上不属于电影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其因为在内容层面的特殊性而被单独划分。因此这类电影在呈现方式和具体形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在内容和主题上则具有相似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不断革新,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积极探索,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本文中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一批在内容上积极反映主流思想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电影作品。在创作中更加以人民为导向,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环境和传播特性,在思想、艺术和制作层面均达到较高层次。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特点

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较为快速的发展。21世纪以后,主旋律电影的题材日渐丰富,从早期的革命题材逐渐拓展到现实主义题材。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与以往相比较有了显著变化,形成了新的特点。

(一)主题呈现: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精神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内容和主题上突出对中国精神的深度解读,在时代精神表达方面效率和质量皆有显著提升。早期的主旋律电影大多喜欢使用革命题材。这类电影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生动呈现,加强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了,将革命战争中的精神深入人心。21世纪以来的主旋律作品开始挖掘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阶段以传记电影为主,突出展现其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贡献,发扬时代精神。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将中国精神深刻融入创作之中,不再局限于耳熟能详的人物与事件,而是更擅长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态势,将中国精神放在更大的视野下呈现,不少作品涉及跨国缉毒、海外撤侨、维和行动等,体现出了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有的作品用最朴实的视角呈现广大人民的拳拳爱国之心;也有的作品紧贴时代发展,一改原先传记电影的刻板形式,将时代精神的表达拓展到各个领域,从个体典型向群像典型发展。

(二)叙事手法:宏大背景下的个体呈现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叙事上不再追求宏大的叙事风格,转而开始关注宏大历史舞台中的普通人的故事,讲述更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故事。这种方式有别于以往主旋律电影对典型人物的生平讲述,也往不是选择某一个单一个体而是选择群体来进行呈现。例如在呈现女排夺冠事件时没有选择女排运动员为主角,转而聚焦一个连女排都看不明白的小男孩;北京奥运会没有选择家喻户晓的开幕式表演者或参赛运动员,讲述了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故事。部分电影从职业精神的角度展示新时代飞行员、消防员、医护工作者在危难中的奉献精神。这些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件影像化,以重笔墨塑造集体形象,以真实打动人心。

(三)创作模式:商业化模式下的专业创作

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演加入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他们不再回避商业性,而是既在内容上传达主流价值观,又在形式上下功夫,实现叫好与叫座的双赢。在类型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将主旋律内容通过不同的类型来表达,也可以说是类型电影在内容的选材上越来越青睐主旋律。相比以往单一的战争片和人物传记,科幻片、悬疑片、动作片、纪录片等纷纷成为主旋律内容的载体。例如在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和炫目的光影效果下,电影真正的核心是中华儿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是对家园祖国的感念与不舍。电影借助科幻的形式来传递主流价值观,一方面观众被新颖的形式所吸引,被视听效果所震撼,另一方面被融入在故事中的主流价值观所感动,进而产生认同感。主旋律电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应和点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展现出的突出特征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宗旨和方式不谋而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这与主旋律电影在内容上对中国精神的强化是一致的;新时代的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重要历史事件中更希望成为参与者,这与主旋律电影聚焦宏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这一趋势相似;新时代的大学生选择意识增强,不论是学习还是观影都更具有自主性,而创作类型愈加丰富的主旋律电影无疑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培养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对中国精神的强化以及深刻解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文本。其通过影视特有的艺术手法和精神感召力,让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在观影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二)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大学生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学生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再局限于社会和权威灌输的理论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开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认识,注重探索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

主旋律电影聚焦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普通人的故事,让观看电影的大学生能够实现共情,能够将更多的自我投入到观影的过程中。近期一部围绕“焦裕禄精神”的作品选择通过子女的视角来进行讲述的方法,就能够将道德模范普通人的一面得以展示,让原先遥不可及的典型人物真正落地,片中其作为一个父亲所展示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容易被新时代大学生所接受。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以个体而存在的,认为自己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加入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因此在历史事件中,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更愿意成为参与者。

(三)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媒体属性凸显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特性的掌握有利于高校开展适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加,更倾向于碎片化获取,内容上更倾向于自主选择;使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的频率较高,喜欢通过社群、社区等分享观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新媒体媒介使用特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创作上紧跟时代脚步,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给予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差异化的呈现让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拥有了主动权。当前兼具商业性和专业性的主旋律电影,在新媒体平台拥有了更多讨论的话题,大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思考和表达,更好地接受主旋律电影中所传递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四、主旋律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开始对主旋律电影在实践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积极探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主旋律电影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宗旨和方式相应和,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本。如何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用主旋律电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人才培养,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日渐壮大,除了具有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之外,辅导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前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通常由各个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其尽管不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但却有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因此高校可以适当挖掘辅导员队伍中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加强辅导员队伍和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影视素养,使得教师在主旋律电影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游刃有余,将最有价值的部分传达给学生。

(二)加强方向引导,提升教育质量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引入主旋律电影的观看固然重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怎么看。仅仅依靠为学生罗列优秀作品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发挥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把主旋律电影引入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增加对影片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将影片中传递的主流核心价值观进行明晰。观影过程本是感性的过程,影视作品的精神感召力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中,被精神特质所感动,而课堂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将感受到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感等进行内化。

(三)打造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合理运用新媒体也能够提升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开办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沙龙、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尽可能由教师进行引导,拓展覆盖面和影响力,鼓励学生主动观看和参与到影片地讨论中。学校也可以打造新媒体平台供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影评,可以进行公开地探讨,也可以对一些作品进行再创作。互动性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对主旋律电影文化的认可度。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