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剑乔“神机-调气-电针”学术经验浅析
2021-01-02王晨瑶方剑乔
王晨瑶 刘 芳 方剑乔
明代张介宾曾释义:“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提示“神机”的重要性,是承载生命活动的枢纽,神和机相辅相成,神是机的灵魂、是整体驱动力,机是神的载体、是作用产生和持续的激发点。“气”是《黄帝内经》理论的核心,是一切生命体的本源,无论是内环境的气还是外环境的气,都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影响,针灸的主要作用在于顺应时节,调节气机,平衡阴阳,运行气血,通达经络。电针疗法是在古代针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不断实践成为临床常用针灸疗法之一。方剑乔老师崇古纳今,重视整体,将“神机-调气-电针”思维不断扩展和细化,既注重传统中医针灸的要领,又渗透国际公认的技术研究,将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将针刺手法和电流输出相协调,治疗时选择相应的电针类型和刺激参数,获得良好的预后。
1 神
《说文解字》中提到:“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即神是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高于一切[1]。虽然神的概念自古以来和玄学、古哲学有关,但中医的神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既有广泛性,又有狭义的理解,广泛性指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还有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其中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可概括为狭义之神。方老师认为,中医的神主要是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生成、作用及其与五脏六腑、气血精液相互关系的理论,而其中针灸学的神除了诊断和分析,还有诊治过程中的施术,因此所投射出的具象化的神主要有:患者之“神”、医者之“神”以及二者之间的沟通。患者之“神”有色、脉、形等表现,需要医者准确判断及施治,《黄帝内经》中对于神的概念极为重视,经统计,《黄帝内经》(去《本病》《刺法》及运气七篇)153 篇中,出现“神”字共计10 处,涉及55 篇[2]。方老师强调要重视古代医籍对神的理解,《灵枢·本神》中提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天年》明确指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黄帝内经》中神的主要含义是指人的精神、神志活动,将其分为五神与七情五志,而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活动为基础,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即神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体现[3]。五脏精血充盈,则神化生有物,五脏亏虚,则神涣散无以封藏。正如《灵枢·小针解论》中说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灵枢·天年》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由于患者体质各异,患病严重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也不同,甚至在疾病缓解的过程中亦可能有严重和反复的趋向。医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审证求因,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关注整个病情萌发过程中机体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神乱等。神的波动程度与五脏及经脉具有相关性,要把调节精气血津液代谢、调节脏腑生理机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作为基础,把握疾病的整体性。另外,患者神志情绪往往是疾病的反映,疾病所侵犯的经络脏腑体现了相应情绪的变化,从而辨证不同,若能五行协调,阴阳平衡,生克正常,五志得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针灸治病,选择的穴位、手法,电针的强弱,选择的波形等都离不开对患者之“神”的领会。方老师认为,针灸施治是医患之间双相的过程,医者自身的守神尤其重要,要精神集中,全神贯注。《标幽赋》开宗明义言针刺时医者“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灵枢·官能》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素问·针解》中提到:“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都说明医者心神集中在针灸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稳定其情绪,调整医者自身的呼吸、语气等状态,保持无干扰的环境、思维敏捷交流和缓以及提高患者的信任感等,均有利于行针流畅,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同时患者针刺疼痛感也会相应减轻,容易得气,缓解病情。因此,方老师总结,“神”在针灸治疗中是基础而重要的存在,是不可动摇的核心。
2 机
因神以知机,因机而知变,因变而知微,因微而知著,称为“神机”。机一方面指疾病的关键,不仅是疾病在某个辨证阶段的要旨,在整个病程发展来看,也是主导病情进退的要点。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方老师纵观中医理论,指出中医对疾病的理解离不开悟性思维,同病异病、同证异证,患者基础体质不一,疾病表现复杂多变,从临床中获得,从知识中渗透,完善思维运作,攫取临床经验,从而丰富疾病判断的维度,因此神和机不可分割,神已融合了较为深厚的中医理论感悟和临床实践的综合经验,是所有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输出,是合理判断机的源动力;而机能体现人体眼、面、舌、耳等局部征象,亦能反映出整体面貌。所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洞察而了解病情是我们掌握之枢要,这样才能知道疾病是否有变化,是“正胜邪退”“邪盛正衰”还是“正邪相搏”,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
另一方面,机指施治的时机,机为机关、时机,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引智者《法华玄义·卷六上》所谈的机字:“机是微义,是关义,是宜义。”《灵枢》有曰:“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针道毕矣。”神能调控机,神机协调人体内部,是气血阴阳的全面把握,所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方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针刺的精妙要领在于用针手法徐疾,快慢得当,其实是在对病情全盘理解的基础上,对下针时机的把握,术之精微可以言语授,而非言语所能尽,可以度数推,而非度数所能穷。人体腧穴中的经气变化微妙而不易察觉,来时难迎合,离时难追随,这和病情息息相关,因此施治应明确神机,适应时机,讲究快狠准,这是针灸治疗的优势,亦是难点。
方老师提出守神与守机并要,神是整个状态,机是关键的点。电针治疗首先需要针刺得气,其频率输出类似针刺手法,驻神发机,稳定的波形输出,调节阴阳气血,调整体内化学物理物质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体神机调节的控制力,持续发挥经络腧穴的作用力,渗透针刺及波形刺激的辐射力,顾护全身,具体还可根据疼痛类、痉挛类、瘫痪类等分类,再联系具体的病症和病种,发病时期,找准疾病主次,将神机有节律地激发和保留,持续地发挥效应,效如浮鼓,有效抑制疾病发展,或减缓或治愈疾病。
3 气
气之于针灸,在于激发经气,调节气机,促进气化。经络是气运行的通道,气在分肉之间,针刺部位总是在孔窍肌肉,医者可通过针灸刺激,令经气发生,从而调节气的运动变化。《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余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五脏功能生克正常,依赖经络畅通,气血平衡,气善行则血脉善行,而气的协调运行依靠作用于腧穴的针刺效应,经络腧穴是病气或精气出入的会所,正确的行针可以疏导精气,驱邪扶正,逆顺得当。
气机指气的运动功能,表现为升降出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气机活动正常,则内环境和外环境相互协调平衡,正气内存,气机的升降出入联系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机活动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而经脉的循行和络脉的散布沟通着人体内外,与内脏、肌肉筋骨相联系。方老师认为,这些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无不体现着气机和经脉的相互作用,针灸直接通过经络、腧穴对气机实现调节,经气的上升和下降平衡五脏六腑的关系,从而间接调节患者情绪和病痛。方老师强调气化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是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气化基本形式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并分化为脏腑之气和经气,气化过程应平稳和缓,气化过度或气化不足,精、气、神转化障碍、升降出入紊乱都可导致疾病,即“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素问·经脉别论》亦提到:“生病起于过用。”反复持续经络及腧穴的刺激,利用经络循行的内外联系,辨证施治,实现脏腑间气化相应,从根本调节人体,稳定疗效。因此注重整个气的调节,依赖于我们对疾病之气的判断,以及对针灸调气作用的判断,我们才能够把握治疗的大方向。
针灸诊治过程中神、机、气三者缺一不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无问其病,以平为期”,通过较高维度上视野的境界,了解要领,找寻规律,一言而终,四诊合参,洞察疾病的整体变化发展,及时发现病情的趋向,固本培元,启动机体的良性循环,控制疾病恶化。方老师认为,整个施治过程最终需要稳定而有效的刺激来延续,而电针弥补手法运用标准的参差和重复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较能掌控。波形不同则得气之效能有区别,激发的经气各异,纷繁复杂,但持续经气的发生和作用,不外乎补、泻及平补平泻。另外,调节不同辨证气机所需的电针强度也各异。
4 电针运用
电针治疗,频率有分,参数有别,刺激时长亦各病各异。就镇痛而言,电针功能显著,守神守机,调气行气,缓解疼痛。其波形的输出可有效调节情绪,特别是痛情绪,改善痛抑郁。方老师在治疗急性疼痛(如急性腰痛、三叉神经痛急性发作、胆绞痛、急性胃炎、肾绞痛等)时常先选用高频(100Hz)电针持续10~15min 后,换成低频(2Hz)电针刺激30min,这种“变频”的电针治疗方案往往收效显著,有行气活血之功。对于慢性疼痛(如颈肩腰痛、三叉神经痛、头痛、持续癌性痛等),方老师认为应选用疏密波(2/100Hz)或疏波(2Hz)持续刺激,这种刺激以轻度为主,分肉之间有轻微感受即可,医者可见刺激部位的肌肉微微跳动,出现节律性收缩,或伴有酸、胀、麻等感觉,使气感在体内传输,疏散致痛物质,营润组织,并调节情志,平衡阴阳气血,五志平和,改善患者情绪,防止痛抑郁情绪的干扰[4]。张介宾认为气血不和是致郁关键,并首次将五脏之郁与情志之郁分开,五气之郁为“因病而郁”,情志之郁为“因郁而病”。这一理论形象地解释了疼痛诱发情绪改变及二者的相互影响,是对疼痛病理的深刻认识[5]。
电针镇痛中时长的选择是疗效的关键,方老师从研究中发现,电针刺激的时间宜在30min,不同频率电针不会产生交叉耐受。方老师强调,治疗疼痛疾病中,电针的连接宜用局部选穴和远道选穴相结合,加强气在体内的周转运行,令神得久,机发有时,调畅气机,营血活跃,加强脑元神和督脉的刺激,提高镇痛作用,并改善全身症状,比如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局部患肩肩前、臑俞穴和远道合谷、外关穴相结合,以减轻肩部疼痛症状,并缓解睡眠不安之症。另外,方老师强调,不同类型疼痛的电针镇痛其选择的波型各异,比如2Hz 和100Hz 对炎性痛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使用2Hz 比100Hz 疗效佳,而治疗肌痉挛痛2Hz 电针的刺激几乎无用,用100Hz 能有较好的效果。电针的刺激除了镇痛,对无菌性炎症的减轻,痉挛症状的缓解都有相应疗效。总体来说对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疾病,在得气的基础上,选用2Hz 的连续刺激为宜,而痉挛症状,如中风后的肢体肌张力增高、面肌痉挛等疾病,选用100Hz 连续强刺激可以缓解。方老师特别指出电针运用的安全性,在治疗中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禁用电针的疾病,在增加强度时应该逐个毫安上调,以免强度过大,引起患者恐慌。
5 病 例
5.1 肘 劳 患者,男,45 岁。主诉:右侧肘部疼痛1个月余。患者于1 个月余前劳作后出现右肘部疼痛,以酸胀痛为主,动则更甚,自行贴敷膏药(具体不详)缓解不明显,无外伤跌扑史。舌红苔薄黄,脉弦。专科检查:肱骨外上髁疼痛阳性,肘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中医诊断:肘劳,热邪阻络证;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拟方:取患侧阳明经穴为主,患侧腧穴:局部阿是穴、合谷、外关、太冲、手三里、曲池穴。操作:针具选用规格0.25mm×40mm 的毫针,行五虎擒羊针法,即选取肘关节最痛点为中心先刺一针,再四周向中心各浅刺一针,得气后用捻转泻法;余穴直刺,得气后行提插及捻转泻法;五虎擒羊针法中选取2 个阿是穴、合谷、外关穴分别接两对电极行电针疗法,频率2Hz,连续刺激30min,轻刺激,强度以患者能感受到即可。选用1 个阿是穴与患侧手三里针刺得气后行温针灸。隔日1 次,治疗3 次后疼痛基本消失。
按:该病是慢性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于前臂伸腕肌群的起点部反复受到牵拉刺激,病变组织以肌筋膜和骨膜为主,也可累及邻近的肱骨关节滑膜,疼痛较集中,并可放射至前臂或上臂。方中阿是穴直达病所,合谷、曲池穴均为手阳明经经穴,合谷穴为原穴,为人身气血之大关,主治上肢疼痛不适,通调气血,手阳明经循行“入肘外廉”,依经而用,针刺可起到舒经除滞的作用。曲池为阳明经五腧穴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能补益正气,活血调经。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局部疼痛或麻木不适。太冲穴清热通络,合谷、外关远道穴配对共奏通络止痛之功。施治采用《灵枢·官针》中提到的扬刺和齐刺结合针法:五虎擒羊针法,将疼痛范围覆盖,古法针刺运用于寒气较浅之病症,如“扬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而根据舌苔脉象本患者为热证,故可运用电针疏波2Hz 连续刺激,疏经通络,可极大程度改善病变周围组织微循环,减少炎性物质渗出,缓解肌筋膜粘连;配合温针灸引热外行,促进肘部血液循环,濡养周围组织肌肉,减少局部痉挛,减轻肌腱及肌筋膜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疼痛。疏波能激活中枢内源性阿片肽的分泌,由于针刺镇痛原理“开-关”效应,轻刺激即能起到镇痛作用。
5.2 面 瘫 患者,女,61 岁,主诉:右侧口眼歪斜3个月余。患者于3 个多月前因右侧听神经瘤行切除术后(具体不详),出现右侧口角歪斜,伴流泪,右鼻唇沟变浅,右额纹变浅,无头晕头痛等症,当地医院予弥可保营养神经治疗(具体不详)1 个月,无明显改善。目前面部出现倒错,左侧额纹变浅,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额纹消失,人中沟向右侧歪斜。舌淡红偏暗,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面瘫,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面神经损伤。治法治则:祛风活血,益气通络;选穴:局部和阳明经腧穴。如右侧攒竹,阳白,丝竹空,鱼腰,瞳子髎,迎香透四白,承泣,地仓,巨髎,颧髎,下关,颊车,大迎,翳风,牵正,夹承浆,合谷穴以及水沟穴。操作:面部穴位采用0.18mm×25mm 毫针直刺,深度约0.8 寸,平补平泻。适当针刺对侧口禾髎等穴,以纠正人中沟倒错。合谷等穴采用0.25mm×40mm 毫针直刺,深度1 寸,行补法。电针一对接攒竹和瞳子髎,另一对接地仓和下关,连续波,2Hz,刺激30min。同时配合面部TDP 照射。患侧牵正、翳风予弥可保针穴位注射,1 周3 次,7 次为1个疗程,治疗4 个疗程后,患者病情好转。
按:本病例面瘫由手术引起,术后立即出现的面瘫相对术后迟发性面瘫预后要差,前者常跟手术操作对面神经本身的损伤有关,而后者则可能为:局部血管痉挛引起面神经的缺血或回流障碍;或是减压材料本身对面神经的机械性压迫或引发的异物反应,引起面神经的水肿;或是术后病毒感染等。从中医学分析,久病多虚,病久伤津耗气,则气血亏虚,经脉失养;久病多瘀,病久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该患者面色晦暗,舌淡红偏暗,苔薄白,脉细,具为气虚血瘀之象。常取阳明经局部穴位如承泣、颊车、四白、巨髎、地仓、下关等,调整人体气血,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结合局部取阳白、攒竹、丝竹空、瞳子髎、鱼腰改善眼、额部症状;口颊部运动障碍主要是阳明经和手太阳经经筋功能失调所致,故选取水沟、夹承浆改善口唇部症状;“面口合谷收”,合谷为循经选穴,与局部翳风穴相配祛风通络。目前该患者面部有牵涉感,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倒错,故电针一对接攒竹和瞳子髎,另一对接地仓和下关,以助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恢复,频率用2Hz 连续刺激,使得瘫痪的肌群功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