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2021-01-02郑永亮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农村金融农户

郑永亮

(山西长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居民消费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途径,在农村地区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以分析金融发展给予居民消费带来的影响为目的,应高度关注居民消费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进行农村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可以顺利转型与升级,致力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际表现

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是相对显著的,包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给农民提供资金借贷机会和调整消费环境,可以说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持续化建设是产生有利优势的,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加快经济发展脚步,扩展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区域金融单位网点数量显著增加,使得农村地区资金可以汇集起来,提供资金积累条件。并且金融发展对农村地区的资金带来回流,以致于资金朝向农户以及乡镇企业转变[1],由此无形中强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生产脚步。农村经济发展结束后,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农村居民,收入得以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地区产业的发展,给农户带来就业机会,延伸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来源,确保收入更为稳定化;以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为基础,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继而提升居民消费质量。

2.提供资金借贷条件,降低预期储蓄

因为农产业具备一定的弱质性,导致农民收入呈现不稳定趋势。若农村收入总体局面是不稳定的,难免增加农民储蓄动机,这样农民比较倾向存入银行,而不是用金钱进行消费。可是金融发展期间,给居民带来生活贷款的机会,减小农户储蓄动机,提升居民整体消费水平[2]。不管是“两轮驱动”,还是“公司、基地与农户的融合”,都给居民进行信贷活动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创新信贷思想,还给农户带来资金支撑。农户获取充分的贷款条件后,合理地降低预防性储蓄,使得消费水平增加。

3.调整消费环境,整合消费实际结构

在金融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背景下,农村的金融单位给此区域的基础设备建设带来资金支持,更为完整地建设基础设施。农村地区建设公路,增加对应的教学资源和医疗保险,这些都是农村地区消费环境调整的表现,有助于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思想。并且农村地区的居民不只是关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还关注多元化消费理念的运用。不思考食品的影响因素,对于教育、医疗和文娱等层面,居民均投入更多的消费资金,所以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实际结构得以整合。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服务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

在金融政策的推行之下,农村区域的经济获取迅速发展的条件,农村区域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给予贷款的需求日益显著。可是现阶段部分农村金融发展表现出滞后性,无法全方位地满足农村居民贷款标准。首先,生产类型的贷款。金融单位给农户提供的生产线贷款种类是相对单一的[3],往往是额度小和期限短的贷款形式,同时给予担保品的需求条件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和居民的需求相违背。并且农户无法准备出高质量的贷款担保品,增加居民贷款的难度。其次,消费类型的贷款。居民针对交通需求、住房需求、旅行需求和娱乐需求都是日益增加的,可金融单位对消费类型的需求贷款比较少。

2.非正规金融规范性不强

最近几年,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对正规金融的内容进行扩展,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保持着中立的发展态度,可能存在着非正规金融的监督漏洞。现阶段,非正规金融发展是相对迅速的,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资金,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日益发展。可此种发展形势与监管不到位相关问题阻碍着社会稳定发展。首先,非正规金融模式使得居民贷款成本有所增加[4],造成居民贷款的利息压力。其次,非正规金额模式运用在借贷期间,总是由于合同不够确切出现纠纷现象,以致于社会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性。最后,非正规金融模式匮乏完整的法律机制保障,现有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不然会给金融体系的建设埋下风险。

3.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比较明显

农村区域的资金外流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农村区域资金原本存在局限性,资金回笼的操作给地区经济服务产生范围缩小的结果。由此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会威胁到金融后续建设。首先居民存款贷款有所增加,可贷款增加的速度高于存款增加的速度,对应的存贷差额日益拉大。重点是金融单位觉得贷款的风险较高,不愿意给居民提供贷款帮助。并且部分区域单位即便存在帮助居民贷款的倾向,然而贷款类型的有限性,无法适应居民贷款的丰富性需求。由此居民在金融单位得到的贷款额增加速度小于存款增加速度。其次政府单位给予乡镇企业征收税款的处理上提高资金外流。最后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机制的改革,从而农村区域网点更多的存在撤离状态,把资金带入城市中,这样出现资金外流的结果。

4.农村征信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金融发展期间的典型问题是征信机制的不完善。在现有网络金融迅速创新背景下,不管是贷款形式还是保险形式,都是需要信用支撑的。信用建设作为金融体系持续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且征信体系的难度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结构布局呈现独立性,这样农户获取的信息表现出不对称性。其次,农户信息获取的渠道推广不够全面,诸多农户没有充分地掌握信息获取方法和流程以及加工技巧,若农民尚未关注信息获取的必要性,那么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势必会存在问题。再次,农户信息准备的不够完备,获取农户信息模式依旧体现传统化,没有及时地引进信息技术传递功能。农户对外担保和申请贷款等信息匮乏,不能在短时间内构建完整的信息库和网络结合的信息服务结构。最后,一些信息获取的工作者按照主观印象自主填报信息系统,可能会出现农民征信信息不充分的现象。尚未关注居民守信行为的奖赏以及惩罚,造成居民对信誉的关注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居民自主向银行进行信息提供的几率。

三、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思考

在实际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因此,各部门提出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所以,必须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由于居民是国家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消费水平得以增强,才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凸显城镇和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协调性,有助于推动国家建设。

1.加大力度进行金融创新

针对农村地区的居民人群,作为庞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农村金融发展期间应该扩展需求,关注金融产品的完善以及创新,给居民带来更为丰富的产品类型,保障居民消费可便捷化。创新信贷产品类型,金融单位要结合农村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把“有什么买什么”转为“买什么有什么”的理念,提供适合农户生活与消费的贷款产品。包含助学贷款与住房贷款,金融单位在创新产品期间还需强调产品便捷化特征的展现,对贷款流程进行简化,完全地处理农户贷款问题。并且创新消费支付途径,在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支付方式的运用上,依旧有大部分居民不知道如何使用,无形中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所以要给予农户普及先进支付方式的价值和优势,加深农户对先进支付方式的印象,掌握对应的支付要点,充分地给居民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另外创新金融服务,立足于农村地区的设备建设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供多样化服务类型,可以针对人口老龄化明显的农村地区进行上门推广和上门培训,完成金融服务的创新。

2.对非正规金融形式进行规范化处理

总体而言,非正规金融单位是正规单位的补充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正规金融单位更为完善,然而难免给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因素。所以相关单位应科学地对待非正规金融,制定法律机制,完成切合实际的引导。首先,对非正规金融进行合法性处理。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保持法律真空情况,停留在合法与不合法局面的灰色地区。所以农村地区的相关单位要围绕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完整法律机制完成非正规金融行为的规范化处理,确保地下金融形式发展为地上金融形式,之后支持和监督管理互相融合。由于非正规金融体系的运作需要相对宽松监督环境的支撑,所以在法律条件下充分地提供支撑,规避非正规金融延伸到法律之外的现象,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推动经济发展。另外,对非正规金融违法现象进行治理,由此给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提供健康环境支撑,还要结合监督委员会大力推广非法融资的后果,强化居民对非正规金融违法行为的分析,从根源上排除非法行为产生。

3.优化资金回流制度

针对资金外流的实际情况,不管是政府,还是金融单位,都需要对农村地区的资金回流制度进行优化与加工,发挥合力保障资金作用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落实资金服务于农民的思想。以农村金融有效发展为目的,国家需要关注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资金回流给居民提供消费选择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居民现金流量,增强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换言之,人民银行要对货币方案进行创新,促进资金回流流程,针对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以减少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再贴现率的方式鼓励农村地区居民进行贷款,确保资金回流被高效地利用[5]。并且给予多种金融单位提供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单位资金运转提供有利条件支撑,加大金融单位竞争局面,调动金融单位创新积极性,促进农民进行消费,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金融单位还要对经营产品进行创新,扩展资金回流的渠道,真正地实施农村地区资金回流计划。

4.健全农村金融发展基础设施

要想通过金融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应尽可能多地扩展POS 机以及ATM 机的分布空间,增加相关机器的数量,特别是超市和社区内,这些地区的人员流量相对大一些,可将消费活动大范围扩展。强调农村之间的多个金融单位合作,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等形式给居民带来金融消费便利。与此同时金融产品创新应建立在银行之间深入合作的基础之上,金融发展期间要深层次挖掘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关键点,通过贷款维持保险产品的推广,让居民资金利用率可以增加,极大程度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征。针对部分价格相对奥贵的农业工具,通过使用权以及占有权分割的办法实施,缓解农民资金的负担与压力,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产品再生产,促进良性循环。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进行土地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注重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土地经营权之间有效衔接。政府需意识性地鼓励合作社等一系列金融单位对土地贷款、农机贷款相关产品进行深化处理,尽早实现国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对贷款业务进行抵押目标。完善与优化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信贷担保机制建设过程,覆盖到人口集中的农业县中,以财政担保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延伸担保业务类型,科学地促进经营主体对融资难的问题进行突破。

5.完善现有的农村征信结构

针对农村征信问题的解决,首先,关注农户对征信知识的掌握,强调给予农户进行信息获取与征信推广教育,将推广面向所有农村居民,正确保障推广内容的细致化,这样农户可以听得懂与记得住。贯彻农户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点,使得居民融资工作顺利进行。农户切合实际地掌握信息价值,从根源上树立农户信用思想。其次,对信息法律保护机制进行全面化建设,调整信用评估结构和评级结构,信息获取者要关注信息采集行为的规范,对工作流程与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处理,避免产生农户信息泄露的情况。农户信息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其自身信息被他人获取事先得到农户自身同意,体现农户对自身信息的知情权以及拥有自主权。最后,形成网络和征信一体化的信息共享模块,增强居民信息获取的成效,加快信息利用速度,从多个层面得到农户征信的信息数据,保障农村征信体系可以全方位覆盖在农村地区,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课题开展存在深远的价值。金融发展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促进居民消费活动,要想更好地给居民消费提供便捷条件,加快金融发展脚步,需要更新农村发展的思想理念,通过与时俱进的手段调动居民消费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加大力度进行金融创新、对非正规金融形式进行规范化处理、优化资金回流制度、健全农村金融发展基础设施等,由此全方位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农村金融农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