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刘永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企业财务经营

刘永娜

(中国石油共享运营有限公司西安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

财务分析工作能够较为清晰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及时发现企业当下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分析模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账务核算和会计报表等信息资料为基础,采用财务专门的分析技术及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可以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四个方面内容。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短期资金的营运能力及资金周转状况;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长期支付能力,从而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和未来业务能力。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运用资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各项资产的使用效果、资金周转的速度。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经营成果结合在一起,分析企业的各类报酬率指标。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进行分析,对企业获取现金能力做出评价。

(三)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可以合理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财务能力,从而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经营活动、提高管理水平。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客观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目前的财务状况,合理分析企业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分析存在的各类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财务分析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价值最大化一直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企业通过财务分析,从企业管理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挖掘潜力,充分识别有价值的资源,帮助企业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的关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促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

3.财务分析是完成企业正确投资决策的有效途径

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从而进一步预测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敞口,可以为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其他有关人员提供更加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为其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和其他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企业通过财务分析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但一直以来,财务分析都是以静态指标、固定分析模式以及多年工作经验得出结果,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仍停留在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层面,管理者对财务人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核算、纳税申报等基础性的工作,对财务分析缺乏思想上的重视,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导致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投入资源少。财务分析只是由财务核算人员将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并不能发现数据背后潜在的问题,财务分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财务分析就数据论数据,与实际业务脱节

首先,财务分析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与历史数据做比较,就其变动的情况进行分析。但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各种经济活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财务分析忽视了分析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财务分析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看问题,对企业外部市场、营销策略、技术更新及人力资源变化等这些非财务信息没有考虑,仅是指标数字的说明,陷入就数据而论数据的怪圈,对企业日常业务活动无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财务分析将行业简单化,忽视企业自身经营特点

首先,财务分析通常会给出具体财务指标的合理值,并通过与同行业比较得出被分析企业的相对状况,这种方法过于简单和绝对。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仅仅是因分析而分析,没有很好地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中去。其次,数字化的分析,也未能与企业战略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战略规划,而战略规划要依赖于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从而发现问题寻找契机,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引方向。

(四)财务分析方法以静态指标为主,缺乏动态分析

第一,目前企业财务分析人员采用的分析方法基本为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一般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数据之间的比较,是表与表静态数值的结合。第二,财务分析的众多指标合理性范围很广,财务分析人员多以经验判断为主导,仅仅反映企业的静态发展及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缺乏对财务数据变化趋势的实时关注和动态分析。

(五)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不足

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认为只要将报表数字之间的比较结果,以财务分析汇报形式交给企业管理者,财务分析工作就完成了。但是,财务分析仅仅是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财务分析人员应从分析结果入手,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促进生产经营活动提升的建设性意见,以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

三、完善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

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应仅仅局限于评价过去和反映现在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财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财务分析作为一种专业手段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管理者要为财务分析工作投入更多资源,例如:配备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建立企业财务分析制度,寻求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软件等。其次,要理顺财务与生产、业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建立沟通机制,深入交流,业务部门积极配合财务工作,这样才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和相关的信息资源等,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目标做出有价值的财务分析。

(二)财务分析要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

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前,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企业战略规划有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解读企业财务数据,这就需要财务分析团队参与到年度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企业在制定下一年战略规划时,首先要向财务分析团队获取以前年度的财务分析资料,用以作为谋划战略的参考,同时在制定未来的战略规划过程中,要让财务分析团队参与其中,使其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制定财务分析目标,从而在未来的财务分析工作中不再出现战略与财务相分离的情况。

(三)财务分析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

第一,企业财务分析应该注重行业状况和经营模式分析,以生产经营活动为起点,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再追溯到生产经营活动源头,重点关注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汇报,第一时间纠正解决,为企业下一步生产经营提供指导。第二,企业可以制定计划,安排财务分析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业务部门,深入基层学习企业当前的业务模式,收集财务分析所需要的综合数据,使得财务分析不再因分析而分析,而是结合当前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

(四)财务分析方法应向经营分析模式转变

第一,财务分析方法及指标应向经营分析转变,采用动态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企业所采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增加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动态指标。第二,仅靠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和决策需要,财务分析人员既要考虑财务指标又要考虑非财务指标,例如:行业环境,国家政策等,又要定性与定量、比率与比较相结合,建立一整套适合当前企业业务模式的分析体系。第三,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相关信息,合理评估和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五)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水平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企业财务人员不能一直局限于会计核算的层面,而应迈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认识,提高其财务分析工作能力及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对各项业务的判断能力。财务分析人员应意识到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财务分析,企业针对目前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扬长避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结语

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及经营管理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应从思想上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深入思考目前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不断优化和提升财务分析工作质量,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企业财务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