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探究

2021-01-02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云南

程 波

(曲靖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教育部2005年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这就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课,既不同于高等学校历史门类各专业开设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程,更不可能是中学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主干课程。无论时势如何风云变幻,思政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宗旨一直没变。《纲要》课的主要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相关历史的基本知识或专业知识,而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着重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所以,《纲要》课不能停留在单纯历史知识的讲解或一般历史过程的叙述上,应该注重把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的传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因此,如何有效进行历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阐释、解析,尤其是如何有效挖掘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并结合《纲要》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是提高《纲要》课实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创新路径。本文就云南地方红色资源如何融入《纲要》课作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的必要性

(一)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历史,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从教学内容上看,《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有重复或重叠。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学者通过对初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教材进行仔细对比分析,指出中学历史已经基本涵盖了近现代史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等。当然,与中学历史教材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不同,《纲要》教材从编写体例上,采用专题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形式。中学生和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知识积累程度的不同,在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通过中学以讲过程为主的方式学习历史,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不能完整的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的理解,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大学就是要在理解历史逻辑的层次上加强对历史的学习,以史导论,以史引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完全依靠教材内容,恐怕无法调动已经有了中学历史教育基础的大学生们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纲要》课与大学生必修的另外一门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也有部分重合。比如《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几乎都跟《概论》中相关章节的内容相似甚至重叠。所以需要担任两门课程的老师集体备课,事先进行沟通协调。否则,学生重复学习,容易产生倦怠感和抵触情绪,老师重复讲,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而地方红色资源的有效引入,可以为固有的内容注入鲜活的因素,弥补中学历史仅仅注重历史知识点的讲述和历史过程的集合而存在的不足。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扩张空间坐标轴,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微知著,使教学内容丰富和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有助于创新话语体系,培育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

《纲要》教材自2007年出版后,到目前已经修订过五次,最新版本是2018年版,即十九大以后修订的版本。每一次修订,都紧跟形势的变化,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会议精神不断融入教材中。教材的不断修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政治要求,彰显了思政课的时代内涵,呈现出特有的理论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大学生们学习《纲要》课的目的,一是要把握一条主线,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要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要增进两个了解,即了解近现代以来的国史、国情;三是要领会四个选择,即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话语体系。如果教师仅仅只是传达、重复教材的话语,就没有新鲜感、时代感和吸引力,学生也就无法入脑入心。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2]。《纲要》课实时引入地方红色资源,积极寻找、挖掘当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创新融入《纲要》课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再配以直观、有趣的话语,使学生感觉既熟悉又亲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从内心真正认同和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云南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为融入《纲要》课程提供了可能性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历史行进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特征鲜明的地方红色资源。具体说,云南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云南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能够为云南所开发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精神和物质载体的总和。从精神层面上看,云南地方红色资源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三线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杨善洲精神等。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涵盖红军长征过云南的革命历史遗址,滇桂黔边纵遗址,三线建设工厂遗址、名人故居、善洲林场等。根据云南省文物局资料,在云南省革命文物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全省各地分布的红色旅游景点将近500处。[3]云南地方红色资源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云南地方红色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是红军长征过云南时留下的革命历史遗址印迹。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两进两出云南,红二方面军即红二、六军团的长征也经过云南。分别走过了昆明、曲靖、昭通、楚雄、大理、丽江、迪庆等七个州市,包括威信、会泽、寻甸、禄劝等34个县市,从“乌蒙磅礴走泥丸”到“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形成了大量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

一是重要会议会址。代表性的有: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昭通市威信县召开的扎西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为实现长征中的战略转变,进行了切实的指导和部署。1935年4月,中央红军在曲靖市麒麟区召开的三元宫会议,会议的决策对于红军保存实力、渡过金沙江以及后面的战略转移都起到了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重要渡江渡口。代表性的有:1935年的5月,中央红军渡过了昆明市禄劝县绞平渡渡口,胜利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1936年4月,红二方面军渡过了丽江市玉龙县石鼓渡口,为红二方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

三是著名扩红地。代表性的有:1935年5月,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会泽县一次性扩军1300多人,是红九军团扩红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意义重大。1936年3月,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大理州祥云县,有近千人参加红军,是红二方面军在大理扩红人数最多的一个县。

此外,还有位于宣威市来宾镇的虎头山战斗旧址。虎头山战斗是红二方面军也是红军过云南时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为红军顺利抢渡金沙江,实现战略转移创造了条件。还有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时,红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深得藏族群众及广大僧侣理解和拥护,留下了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佳话。还有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中都进驻的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等等。这些地方都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或纪念馆。

三线建设工厂遗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在西南包括云南建设了一大批工业、企业项目留下的历史印迹。三线精神是在建设过程中凝聚出来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善洲林场是“云南省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杨善洲精神是新时代云南地方红色资源的杰出代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另外,云南还有大量属于地方红色资源的著名名人故居,诸如罗炳辉将军故居、周保中将军故居、艾思奇故居、聂耳故居等等。

三、云南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红色传统文化时曾明确指出:“促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拼搏的精神会受到无数革命先烈的正面影响,他们所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弃必须要珍藏的精神财富。” 红色资源有着两方面的代表作用,其一是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文化;其二是作为红色基因的有机载体。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历史。把云南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是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红色精神得以发扬的重要途经。

首先,要强化思政课教师对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学习研究的力度。《纲要》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发挥与思政课教师素质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课教学必须培养一支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水平、身教重于言传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尤其是《纲要》课教师要因时而进,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把符合时代需要,正确的、新的理论纳入教学中,而且要加强实践研修,深入地方红色资源遗址,实地感受革命精神,搜集第一手材料,为云南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要推动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由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化。从教学载体来看,教材一般都是标准化、同一化的,再加上思政课的性质,容易导致话语的抽象性、严肃性和枯燥性,与学生产生距离感。还有前面分析的《纲要》课与中学历史和《概论》课内容的重复,也容易使学生倦怠和抵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纲要》课引入云南地方红色资源,以学生相对熟悉的地点、人物为话语载体,补充了新鲜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体认与感知,有代入感,能帮助学生从内心认同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要探索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按教学大纲要求,《纲要》课有8个课时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地方红色资源结合,可以取到双赢的效果。一方面,充实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观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新农村建设,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红色资源、历史人物、脱贫致富状况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在课堂上分享。另一方面,有效传播了地方红色资源。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学生走近地方红色资源,对遥远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亲切感,对现实的家乡变迁、国家发展产生认同感,从而更加坚定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总之,《纲要》课作为“以史育德”的思政课,创新结合云南地方红色资源,应是一项不断探索和长期坚持的工程。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云南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