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1-01-02葛宁宁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核心

葛宁宁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315100)

中职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提出了一些高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详细阐述中职数学教师如何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广大教师一直在探寻能够促使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手段。中职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给其他知识的学习打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将数学知识讲解给学生外,还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内涵,进而具备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通常会将重点放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上,并且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促使学生学会“应试”,虽然改变了其学习现状,但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当新课程改革中将核心素养提出以后,教师们在努力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是十分基础和重要的学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十分关键。不管是运算能力还是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等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感兴趣,也有利于他们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难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其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二、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不同,中职院校对各门文化课程的教学也与普通高中学校有着很大的区别。中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对学生的文化课培养程度相对薄弱。这就导致有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不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教学中只是对教材知识进行简单的教学和传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存在敷衍随性的情况,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文化课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全面,也没有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扰以及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导致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不理想。中职院校的数学学科所讲授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数学的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直观想象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中职教育,随着教育的改革也在逐步的完善,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生活的中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对策

(一)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常言道,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性体现出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实践中逐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探究式教学手段是一种能够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高效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主动地引入学习氛围中。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推理和探究,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内容时,中职数学教师通过组织探究性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上课时,数学教师首先通过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促使学生对函数图像和内容的探究过程回忆起来,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上述思路共同探究出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很快作出了余弦函数图像,并根据正弦函数的特点推理出余弦函数的特征。中职数学教师随之根据学生探究出的结果展开教学,带领学生从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四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余弦函数。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很强烈,能够主动地展开思考,同时也能够将问题与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了个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运算相关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运算过程得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算。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问题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认可,他们应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中职数学教师在组织数学课堂时,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手段展开运算知识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思考运算过程中掌握运算技巧,进而提升运算能力与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一节内容时,中职数学教师通过采取问题化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上课时,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将其中一个锐角标记成α,提出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分别为多少?”学生立即根据之前的学习基础展开计算。随后,数学教师将直角三角形放在了直角坐标系中,鼓励学生根据三角函数定义继续计算出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在学生快速计算出上述两个问题后,数学教师继续问道:“同学们在计算角α的三角函数时通常是将其想象成了锐角,如果角α是一个任意角,比如说钝角,它还存在你们刚刚通过计算得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结果吗?”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则产生了疑虑,教师随之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并探究新知。在问题化教学情境中,中职学生的思路比较清晰,能够主动地展开思考和动手计算,有利于自身运算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几何直观是揭示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之一,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几何问题十分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几何直观想象力来探索出更多的解题思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成为课堂的新宠,同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在讲授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之在学习基础几何知识的同时直观想象力得以提升,同时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内容时,中职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想象力,在课上教师说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并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你们能够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吗?”学生开始讨论,并且想要证明自我。在学生积极讨论的时候,中职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将“1+2+3+...+n”展示出来,并借助杨辉三角引导学生将数字转化为三角形,使其通过观察图形得出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将数字问题想象为直观的图形问题,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图形来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了直观想象能力。

(四)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中职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员,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生活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将抽象变得形象,将枯燥变得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们在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中职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不仅能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应用数学抽象指导学习,为以后打好基础。例如,学生在学习“幂函数”内容时,一上课教师先将大多数人认识的女明星杨幂的图片展示出来,说道:“同学们知道杨幂名字中的幂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教师也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说道:“接下来,大家仔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并尝试从中找到答案吧!”紧接着,教师就将生活中“购买蔬菜的千克数与钱数”的关系、正方形或者正方体与边长的关系、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以问题的形式说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写出函数表达式,并且尝试从“几次方”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函数关系式。当学生自主概括出上述几个关系式的共同特点时,数学教师可以抽象出幂函数的概念,为其理解“杨幂的幂”的真正意思奠定了基础。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们的课堂主动性很高,能够结合实际例子展开思考和现象,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以及数学抽象能力都会随之提高。

(五)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的基本能力,对学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意义重大,因此所有数学教师都十分注重建模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们可以灵活利用模型展开学习,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情境化教学法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能够将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生动有趣,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当中职数学教师采用情境化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还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例如,学生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先将《庄子·天下篇》中关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观点展示出来,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会认为这个木棒是取之不尽的”。很多学生尝试模拟了实验,并列出了“1,21,41...”的数列,验证了此道理。此时,教师又进行了填字游戏,促使学生按照数字规律完善“1,2,( ),8,16”这组数字,并说出其中的规律。学生们结合刚才列出的数列,很快发现了“2的倍数关系”,将数字“4”填入括号内。此时,教师将两个数列放到一起,促使学生观察其中的共同点,并由此概括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为了促使学生自主总结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将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情境创设出来,促使学生结合此例子建立起等比数列数学模型。在情境下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很足,学习效率和建模能力都随之提高。

(六)对比法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将数据看作简单的测量,并且以数量的形式呈现出来。不管是测量还是数量都是数学学科研究的重点,对辅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意义重大。当核心素养中将数据分析能力作为一种素养提出后,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此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深度萃取和提炼知识点,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对比法是一种将相似的东西并列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中职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教学,促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数据分析能力随之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项式定理”内容时,教师一上课便将“(a+b)1”“(a+b)2”“(a+b)3”“(a+b)4”四个式子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快速得出这些式子的结果。学生们能够快速解答出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但是遇到四次项时却出现了分歧。此时,教师问道:“同学们有没有在前三项分解时发现什么规律呢?”学生立即展开对比,想要快速发现其中的规律,但未果。

于是,教师又提示学生观看每一个字母的升降次序以及它们前面系数的变化。通过对比与观察,学生们很快便得出了“a降次、b升次”的结论,促使教师鼓励他们自主求出“(a+b)n”,并由此展开二项式定理教学。在对比环境中,学生们的数据分析能力突飞猛进,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院校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中职教师必须加以改正。因此,中职数学教师提出了很多种实施教学活动的策略,尝试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力以及数学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并且能够将这些数学核心素养内化,更高效地指导学习和生活。教师也在不断地落实数学教学的策略,将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