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专业:构建康养人才培养全体系
2021-01-02>>>闫丽赵晶
>>>闫 丽 赵 晶
什么是“康养”?国际学术界认为康养是健康和养生的结合,是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健康养护,重点在生命养护。健康管理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康养服务涵盖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领域,其客群是全龄化的。
据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康养高技能人才存在近千万人次的缺口,供需严重失衡。因此,加强康养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职业发展保障激励、多渠道加快培养康养服务技能人才,从而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结构多元的康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高职院校是专业性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已经加快了康养专业建设步伐,致力于康养专业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的健康意识、预防意识、服务意识方面的人才。此类人才有能力主动为所服务人员提供基本的病情诊疗和健康规划服务。就业方向主要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健康体检机构、康复保健中心、健康产品营销产业、健康教育行业、社区健康管理与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等。其中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和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一、康养产业发展背景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并外延扩大,大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大健康行业众多细分的子领域中,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其他医疗、医药等传统领域。康养产业因其关联性强、覆盖领域广的特征,极易与文化事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融合创新,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康养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形成较为完整的康养产业链;康养产业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教学科研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培养科学规范,产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先技术,打造一批康养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
二、康养高技能人才需求及康养服务存在的问题
从业态发展现状来看,全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家政服务员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春节、农忙时节尤为紧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几年来,每年至少需要职业育婴员、保育员近1000 万人次;2020 年2 月,健康照护师作为新职业正式列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目录。健康照护师可在家庭、养老机构、社区等场所,承担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病患者和残障人士健康照护与生活照料双重职能。与此同时,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4000多万,对养老照护、康复护理的需求也很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充沛的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专业健康服务需要及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呼吁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及多层次专业化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为健康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道路、提供了机遇。
然而,康养服务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从业意愿低、人员流动性大。近年照料护理服务业仍存在“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的局面。二是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现有照料护理从业人员大都出生在上世纪60、70 年代,80、90 年代出生人员少。三是专业化人才缺口明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很多家庭需要从业人员提供专业育儿、早教、膳食搭配、室内美化等更为专业的服务,有的家庭还希望从业人员能充当“管家”“助手”等角色。而当前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偏低,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四是服务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总体来看,康养服务人员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服务不规范、信誉缺乏等问题。
三、河北省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康养专业建设
(一)河北省立足打造康养人才平台
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搭建康养产业支撑平台,引进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康养产业高技能人才。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康养专业课程,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现有健康服务业人员再培训,提高康养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政府部门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加快培养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病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推广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培训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建设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功能分离原则下,河北高职院校发展康养专业具有较多优势,省内现有三所高职试点院校。高职试点院校在实践中受公益与盈利、产权属性、投资顾虑等问题影响,制约了多元化办学的创新发展。可见,以现代康养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加强康养专业建设,既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地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又有利于健康服务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明确康养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
在健康中国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结合“应用型、服务型人才”的建设背景,要明确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理清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体系。其中健康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健康保险公司、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部门、医院和非医院的健康体检机构、国际旅游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和部队的相关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政府机关部门、教育和研究机构等。
2.融合现有相关专业,促进康养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的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康养专业息息相关,吸收这些成熟专业的丰富经验,将康养专业的建设与之有机融合,将有利于康养专业建设。
3.组建专家人才库
组建专家人才库对学生专业培养进行实战指导,对康养产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注重从政策、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懂生态康养,在医疗、康复、养生等诸方面有所长的社会有志之士加入学生教育培养团队,为专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4.做强康养专业相关课程
强化人才管理,开办或做强旅游、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康养服务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健全培育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储备,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5.资源共享,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推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融合,全面培养师生职业发展能力;发挥专业群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成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