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及引导对策
2021-01-02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铭珂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铭珂
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进步知识分子,其政治参与的方式和质量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度迅速上升。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却非常有限,微博、微信、哔哩哔哩、快手、抖音等新媒介的出现以其特有的时效性与便捷性改变和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方式。根据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体消费者,由于其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和便捷性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政治讨论中。虽然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和隐匿性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但是大量的信息被重组、发布和传播,难免会出现偏离主流价值取向的信息。而大学生群体一旦受到影响,其网络政治参与便会趋向于无序状态,可能会给党和政府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时代挑战。
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应对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便于我国高校顺利开展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深入的而非表面的、立体的而非局部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站准定位,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矛盾和规律,以便于更加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有助于指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宏观把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的新现象,便于指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二十一世纪新生代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新鲜血脉,是出生于网络与现代生活高度融合的新时期,互联网以其自身自由和便捷的鲜明特性使得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世界的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社会大有不同。大学生群体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民主实践活动中来,网络政治参与更是实现了大学生与社会、政府的直接互动。只有对大学生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宏观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质内涵,指导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政治人”,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三)有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精神家园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应对网络环境下正能量传播面临的新挑战,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安全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实践活动。处于人生关键抉择期的青年大学生,难免会在成长的十字路口产生困惑和迷茫,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由于其自身的经验不足或意志薄弱,很容易被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和消极思潮所影响,从而产生不理性的行为。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对弘扬主流价值观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抓紧、抓牢、抓实网络领域的宣传斗争,占领网上主阵地,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上精神家园。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特征
(一)理性与非理性政治表达共存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方面接受着高等学校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教育和培养,使得多数大学生即使在网络空间中仍可以理性地看待政治信息,表达自我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得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有基本的认知,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辨析社会热点,以及网络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政治问题,做出较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认知不足,信息辨别能力不够,再加上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导,不可避免地会在网络空间中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大学生普遍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学习阶段,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容易受到蛊惑,难以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反而是被大多数人的意见相裹挟,盲目从众;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在网络自身虚拟性的掩饰下,隐藏自我的真实身份,参与到“网络水军”中,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甚至对缺乏事实依据的不实信息进行自我加工再传播,陷入网络非理性舆论的陷阱中。
(二)政治参与热情与政治冷漠同在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他们在网络空间获取和浏览政治信息,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表达自我的政治观点和看法,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热情。但与之相对,政治冷漠现象依然存在。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和状态是一种选择性的政治参与,或者表现为选择性的政治冷漠。[2]换言之,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事务不是一种不关注和不作为的单纯性冷漠,而是一种在自身驱动力和外在环境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选择性冷漠。同时,“围观式参与”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政治参与中所呈现出的主要形态,即浏览点赞较多,评论留言较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社会信息关注较多,对国家大事和政治新闻主动关注较少;为了完成学校和老师的既定要求,部分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流于表面,态度冷漠或忽视,甚至回避现实政治实践活动。
(三)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交织
总体来看,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基本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他们能够支持国家发布的政治信息,并给予肯定和转发,能够在高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下有序参与政治事件的讨论。而认清、把握可能存在的无序风险,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在践行公民权利、进行政治参与时可能会趋向于采取不太理智的方式和手段。一些突发的社会事件在广大网民的关注、转发和推动中逐步发酵,愈演愈烈,部分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会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误导。同时,不论专业人士在自媒体上书写和传播政治观点,还是普通民众在微信朋友圈浏览政策推送或在微信公众号留下政治评论或在微信群讨论时政热点,都是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政治参与。[3]这样一来,混杂在其中的部分非理性的政治意见表达就可能会对政治敏锐度不够高和政治判断力不够强的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三、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教育引导对策
(一)扩充马克思主义知识储备,增强政治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基石,是引导大学生合理、有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论基础。高校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学识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就无法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4]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学习,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才会出现被“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的情况。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大学生才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觉向党组织靠拢,才能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政治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继续深入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学思践悟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奋发有为中恪守初心,勇敢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超越自我。
(二)坚定爱党爱国信念,树立正确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的形成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普通学生不具备独立的政治思维与分析能力,容易被传媒和意见领袖所操纵。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如若非理性占据绝对优势,势必导致原本政治目的被扭曲、政治认同产生偏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对政治新闻的辨别能力,选择正确的信息来源,接收爱国主义的信息,不能“娱乐政治”,要与主流社会的价值导向相符合。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动维护国家荣誉和安全,积极理性地表达自我意见和看法,切莫给国家“招黑”。最后,新时代大学生要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能忘记爱党与爱国是密不可分的,要在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信息环境下,恪守心中的信念底线,仔细甄别网络上的各种舆论,提高自身辨别真假言论的能力,不能偏听偏信。
(三)协调网上网下政治参与步调统一、有序发展
什么是网上网下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5]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的生力军,这启示我们要引导其网上网下的政治参与步调一致,有序参与,良性发展。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国家培养其民主意识的重中之地,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健全的公民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化理论为具体的政治实践,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思考政治事件,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另一方面,要在网络空间中用正确的态度参与政治,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主体消费者和发声者之一,不仅要自觉增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观及政治认知,不被网络舆论和片面观点所迷惑;还要加深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认识,在敏感的网络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面前保持警惕,有序参与其中。
总之,作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潜在主体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网络政治参与是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途径,其网络表达能否做到理性、有序已然关乎国家前途与民族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和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不仅是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强国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