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改革视角下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分析
2021-01-02李奇
李 奇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一、产业结构概述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强弱关键取决于其支柱以及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呈现从“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国力大大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上升,单纯地依靠从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收效甚微,资源错配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很低,所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无效率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能否继续持续高速增长,制造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今后二三十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制造业中的一环,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中国家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评判标准中,很重要的就是人均GDP,而发展中国家绝大对数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走向衰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重较大,而这些产业能否提高效率,转型成功对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有重大作用。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行业,对中国的进出口,外贸的发展曾立下汗马功劳,但现在,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急需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这次对六座城市(宁波、上海、杭州、绍兴、东莞、青岛)的产业结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进行对比,并得出对宁波的产业结构转变的启示。
宁波、上海、杭州、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产业集聚地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转型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主体作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长江三角洲有能力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较强劲带动作用和迈向国际市场的先导地区。而青岛是山东省的绝对经济核心,被誉为“东方瑞士”。近些年来,青岛作为中国的新一线城市,发展迅猛,在地位上已经有赶超宁波的势头。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广州,深圳,素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等美誉。
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区位熵主要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宁波统计年鉴》2012年~2018年的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出2012年~2018年各市的三次产业占比,产业区位熵和就业区位熵等,可以发现杭州和上海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遥遥领先,而宁波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在六市中最高,第二产业在宁波地位很重要。上海和东莞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极低,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无影响。如果用三次产业比重划分工业化的两大进程,我们可以发现青岛、东莞、杭州、上海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而宁波,绍兴还处于第一阶段。就产业区位熵而言,青岛、杭州、上海的第三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而宁波、东莞、绍兴的第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没有一个城市在第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就业区位熵,我们发现上海、杭州的第一产业产值区位熵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就业区位熵,且绍兴尤为显著,这表明绍兴、上海、杭州的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比较低,不适宜发展第一产业,应该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而宁波的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是在六个城市中比较高的。青岛、杭州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在六个城市中比较高。
三、 重点城市产业结构的对比
1.上海产业结构
上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主阵地,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倾注了许多心血在其中,许多试点也都在上海展开。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政府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大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中共中央强调上海要走活第三产业这步棋,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加快转变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
从2012年~2018年上海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区位熵可以看出上海第三产业的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区位熵大于1且很高,增长也十分迅猛。上海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用良好的地理位置着重发展深水港区的建设,重点开拓金融和航运领域。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上海港更是位居世界海港之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上海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区位熵小于1且不断下降,主要原因还是上海能源、原材料匮乏、土地、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而一些工业企业正处于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企业效益增长缓慢或出现下滑,第二产业从中心城区迁移到城外,或者成本更低的地区。上海未来的建设目标是在于建成与中国经济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2.杭州产业结构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辐射点。杭州毗邻上海,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且杭州拥有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一大批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人才集聚效应十分明显,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国的新一线城市。
从2012年~2018年杭州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区位熵可以看出杭州正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而第一产业变化不明显。第三产业的区位熵大于1且不断上升,表明杭州市的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不断扩大。
从2018年的杭州市产业结构比重可以看出,杭州目前最重要的产业为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和批发和零售业。中国C9联盟的浙江大学位于杭州,而其软件专业排全国前三,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位于杭州,它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导致杭州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才和技术。而杭州企业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数不胜数,有支付宝这个移动支付平台和淘宝,天猫网上交易平台的存在促进了杭州金融业和批发和零售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3.宁波的产业结构
宁波毗邻杭州和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宁波-舟山港是全国港口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港口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宁波市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建造美丽乡村。化工、纺织服装、机械是宁波工业的三大支柱。而宁波帮是中国唯一成功进行近代化转型的地方商帮团体,宁波帮中涌现出一大批金融界的精英。
从2012年~2018年宁波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可以看出宁波这几年来三次产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但宁波的第三产业区位熵小于1且在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且在逐年上升,这表明宁波市的第三产业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且每况愈下,而第二产业的优势在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
从2017年宁波产业结构比重可以看出,宁波最大的产业是工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以及农林牧渔。这很好地与三次产业结构相吻合。而宁波的工业主要有三大集群,分别是以炼油、钢铁、化纤、冶金等为主的基础临港型工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纺织服装业为主的传统行业的支柱产业。
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在宁波、全国乃至世界的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比
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古老的行业,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纺织业也进入了发展的时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纺织业企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也十分明显。虽然可能有人认为纺织服装行业是夕阳产业、低附加值的产业,对于中国未来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没有好处,但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中国由于大国崛起而被西方列强一直卡脖子,如果我们放弃这些低端制造业的话,我们的制造业部门就会像一座空中楼阁,轻易地被他国践踏,这次新冠疫情也很好地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存续甚至是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在新冠疫情期间,其他国家处于新冠疫情危机下,很多工厂都停止运转,纺织服装行业也是如此,而这时中国站了出来,不断地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大国形象,也让中国的经济增速能保持为正,这里面这些制造业企业功不可没,而其中纺织服装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纺织服装行业并不是夕阳产业,而是要被注入新活力,与新时代接轨成为新型制造产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宁波统计年鉴》2012年~2018年的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出2012年~2018年各市纺织服装业区位熵变动情况,发现近些年来六市纺织服装行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绍兴在2017年有过突然增长,区位熵达到2.5左右,其他的城市都一直下降。总体来说宁波的纺织服装业区位熵最高,徘徊在2左右,而上海的纺织服装业区位熵最低,徘徊在0.5左右。上海和杭州的区位熵在2016年以后跌到了1以下,这表明两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他们已经放弃了发展纺织服装业,转而发展更高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宁波统计年鉴》2012-2018年的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出2012-2018年各市纺织服装就业区位熵变动情况,发现除了上海,近些年来各市纺织服装就业人数虽然在全国仍具有比较优势,但总体趋势都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六市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就业人口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总体来说宁波的纺织服装就业区位熵最高,达到6左右,而上海的纺织服装就业区位熵最低,大约在1左右。上海在2014年以前纺织服装就业区位熵仍大于1,但之后就位于1以下,而绍兴和宁波的纺织服装就业区位熵在六市中相对稳定。
而根据将2012年~2018年各市纺织服装业产值区位熵变动情况和2012年~2018年各市纺织服装业就业区位熵变动情况对比得出的2012年~2018年各市纺织服装业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青岛的纺织服装行业生产效率一开始是最高的,可以达到60%左右,到2018年跌至第四,只有40%左右,而上海则是正好相反,在2012年,上海的纺织服装业生产效率还不到40%,但此后一路实现反超,到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效率位居第一,达到53%左右。而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值虽然很高,但就业人数太多,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在六市中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六市是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的四座城市,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心之一。各城市都呈现下降态势原因有三。一是成本优势不再。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环境治理成本都不再具备比较优势。二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转型加快,群众文化程度整体升级,年轻一代的人不愿意从事纺织服装等产业,这些产业青黄不接。三是这些城市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期,纺织服装产业虽然产值可观,但附加值不高,且存在结构性产能过低的现象。纺织服装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会淘汰许多落后产能。
宁波的纺织服装产业区位熵仍在1以上,表明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仍具备比较优势,就业区位熵也保持在1以上,表明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数水平在全国水平以上。但宁波在六市中产值虽然可观,但生产效率不高,这是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僵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表现。而纺织服装行业在宁波GDP中依旧占据着不小的比例,这对宁波未来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加快宁波纺织服装行业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加快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互联网相融合成为宁波未来发展的一项重点。
五、对宁波的启示
宁波虽然经济增速一直很快,GDP排名很靠前,基本上是前15名。但宁波的区域地位却在不断下降,跟宁波的三次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一个城市想要买入后工业化阶段,首先要将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释放出来,流向第三产业。宁波地理位置优越,与上海、杭州十分近,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向杭州、上海积极主动学习改革的经验,加快宁波三次产业结构转型。
外贸是宁波的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的纺织服装出口享誉海内外,这得益于宁波-舟山港这个世界级深水良港。宁波应该充分发挥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努力成为世界贸易中转站,这样宁波可以获得很多的资源和机遇。
宁波也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低附加值的产业,应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这不仅仅靠的是资本,还要依靠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教育是宁波的一大硬伤,宁波的教育水平和宁波的经济地位不相匹配。宁波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多引进教育科学方面的人才、参与教育科学合作,为宁波的腾飞储备生力军。
宁波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这与宁波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政府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但与杭州相比,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显得不够与互联网相融合。宁波的纺织服装产业不光要应用更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人工智能)来提高生产效率,更应该实现“互联网+纺织服装”,将纺织服装行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这将从原料、生产、批发、销售各个环节对宁波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龙头企业众多,例如雅戈尔、太平鸟、杉杉等,但是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充分,信息共享较弱,且近些年随着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开始沦为夕阳产业,房地产市场形势依旧强劲,新能源汽车市场朝气蓬勃,企业对于拓展新领域投资的欲望越来越强,对自己原有的支柱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产业集群不够完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需要重新重视科技对于产业的重要性,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在宁波落户的契机,加强公共平台建设,积极引资引智,不断强化自身品牌形象,提升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价值链地位,实现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宁波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考虑到宁波是一座以外贸为主要核心的城市。当全球贸易出现波动的时候,宁波的外贸企业就会变得很难生存。就像之前的中美贸易摩擦,现在的新冠疫情都对宁波的外贸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宁波应该开辟内销的途径,积极开展内部贸易,不能将外贸出口当作产业的全部,要逐步降低其在产业结构当中的比重,合理优化产业结构,使得宁波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