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02罗欣伟通讯作者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财务管理

罗欣伟 王 丹(通讯作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43)

新时期下国企的发展应当确保有着清晰的产权和明确的权责,将政企分开,保证管理的科学化,在经营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化,进而获得良好的自我发展,对盈亏进行负责。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不断发展,并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企业运营发展中财务管理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但当前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足,有待积极进行解决,以促进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财务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与企业性质无关,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企来说,若想要实现最大化价值,就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效益进行维护,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基础进行夯实。

1.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促进企业最大化价值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的落实,能够对最大化的价值加以追寻,这就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有助于国企内部资产保值增值。尤其是新时期下企业所面临着的内外环境复杂化,不同于以往,国企改革逐步深化,转变为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具有独立性,在发展战略及经营发展的制定方面拥有自主决定权,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立足市场环境出发,促进国有资产保值,促进国企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市场经济下国企性质相符合。

2.强化管理意识,追求最大化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国企若想要获得良好的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就陈旧的、固有的思想理念加以变革,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在成本、风险、资金、价值等方面强化管理的意识,立足国企自身运营发展制定经济效益目标。而通过财务管理的强化,能够对最大化效益加以追求,为国企的持续化发展提供内在助力。

3.企业管理关键在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核心在于资金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企发展环境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国企内部财务管理也产生了强烈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务管理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高水平的情况下,能够推动社会化生产,对企业来说其发展中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就充分凸显出财务管理的价值[1]。现代企业制度得以推行,国有企业发展为独立体,经营具有自主化特征,盈亏由自身负责,国家仅仅是从宏观层面上实施调控,但并不干预国企内部的合法经营,国企在理财权方面也拥有了独立自主性。国企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可以将资金看作是国企发展的灵魂,透过资金运动过程得以了解国企的运营状况,据此可正确认识资金在国企经营的作用,进而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的问题

1.负债比例超出正常标准

就我国国企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其负债率高于国际管理,客观来说,依照规定出发,盈余公积金与注册资本相比应当高于其25%,在总资产比例中国企自由资产占比为15%,以此为标准进行测算,则我国国企负债比例会达84%,与其他工业化程度高于中国的国家相比,其程度较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政策、制度均存在密切关联,但也不可忽视企业自身原因,因此在国企改革财务管理中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

2.企业资产结构合理性不足

立足宏观角度来看,当前国企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缺乏具有导向作用的主导产业。国企改革中亟待立足地区资源、社会资源、资金技术及企业优势等因素出发,对主导产业进行培育,若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则极易加大互相掣肘的几率。

从微观角度来看,当前我国重化工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此类国企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型限制,产业能源消耗较大,国企的发展需要以低污染、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等为侧重点。当前我国大型国企发展速度较快,而县属国企规模小,产品粗且杂,能耗较大,质量不高,功能也不够先进,导致国企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综合发展极易受到影响。

3.预算考核指标与企业经营性质匹配度不足

立足国企职能出发可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型,体现于政策性、服务型和经营性三个方面,国企职能不同的情况下,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社会资源的占用存在明显不同,在经营目标上也存在差异[2]。当前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预算考核方面缺乏明确导向,指标相对单一,灵活性不足,导致预算考核的系统化程度较低。预算考核大多侧重于经营业绩,而并未落实内部管理水平考核指标,缺乏明确考核体系,预算考核指标无法与国企社会职能实现高度结合,这就极易影响国企财务管理效果,无法为国企的长足发展提供支持。

4.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国企改革发展中需要以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为依托,以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但就当前国企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型国企的财务监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一把手享有绝对的权利,财务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对国有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不足,评估报价及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部分掌权者掌握资产。并且资产评估阶段极易出现高值低估的情况,或按原价对部分实物资产进行评估,市场升值部分并未加以计算,通过此种方式将国有资产侵吞,这就会对国有企业的安全造成威胁。

5.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

新时期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国企来说其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部分国企并未正确认识财务风险,这一方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国企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极易出现风险问题[3]。部分国企所参与投资活动的风险较高,存在较大的资金流动,会导致市场经营中风险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极易受到影响。

6.融资方式单一化

就地方政府融资来看,存在以国企作为融资平台的情况,这就会加大融资风险。国企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渠道,此种情况下一旦出现货币政策收紧或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从紧政策,极易影响融资来源,导致国企融资的稳定性不足。国企建设项目具有系统性,所经历周期较长,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要融资形式,也可能存在短贷长用的情况,极易导致国企在未来发展中集中显现债务危机。国企建设发展注重不可仅仅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亟待采取多元化融资手段,比如资产证券化等,若单一化融资得不到有效改善,则极易导致财务杠杆走高,造成项目资金供给失稳。

三、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内容的转变

1.重视风险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与处理的时效性更强,反馈速度更快,得以实现高效共享,对于国企来说其决策风险也随之加大;在存货、产品设计及开发方面,因产品生命周期的虽短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此种情况下国企发展中财务管理内容得以转变,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抵御,强化危机应对能力,这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

2.正确认识投资决策中无形资产的作用

知识经济背景下国企改革的推进,应当立足知识出发对资产结构进行完善和创新,重视无形资产在投资决策中所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信誉、知识产权、人才素质等。立足长远角度出发可知,在国企未来发展中,无形资产因素会对未来市场价值及收益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4]。因此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就传统投资决策指标加以合理调整,保证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适应性,构建现代化决策指标体系,将国企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投资结果呈现出来,促进国企财务管理内容在新时期下的顺利突破。

3.在财务管理中纳入人力资本

新时期下国企发展及社会经济建设中人力资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财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就我国国企发展来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有着充分体现,在国企经营决策与管理中得以参与,享有一定经济权利。

四、国企改革财务管理的可行策略

1.构建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运筹调控力度

国企改革的推进需要保证资金循环制度构建的有序性,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推进,促进资金运筹调控力度的不断增强,以便统一化管理国企资金,并实现集中化调度。在国企内部资金方面可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对银行结算制度进行模拟,确保国企筹资结构的合理性,负债经营应当适度化,以降低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的不良影响,促进国企有序经营。财务部门应当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对资金效能进行发挥,相关部门资金构成与资金占用结构应当合理,财务部门对财务测算方式加以利用,确保资金结构的最佳化,此外需保证结算方式的灵活化,高效调控资金运筹,以确保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获得显著成效。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植企业主导产品

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的落实,需要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发挥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辅助作用,全面发展服务业,促进国企改革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上无法在短时间内自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当前战略重点。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当立足自身实际对主导产品进行培植,从主导产品的技术先进度、质量及价格等因素出发,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3.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国企在新时期下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国企领导者必须要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明确财务风险管理在国企现实发展中的意义,立足国企发展实际就市场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就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确保国企财务管理在社会发展中保持良好适应性。国企改革中必须要确保财务风险管理的规范化,高度重视财务数据,分析国企经营情况,立足实际调整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以确保国企财务管理实效[5]。与此同时国企改革财务管理的推进,需要就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科学评估国企资产,进行规范核销,落实清产核资、资本核定、资本营运、资本收益等工作,并实施严格监督。在这一方面可组建专业化改革工作监督管理小组,对改革国企资产监护职能进行发挥,促进监管制度的完善化,公正化监督监控国企资产变更情况,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透明化,促进国企改革的稳步推进。

4.创新财务管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国企发展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重视国企改革的深化,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就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资源加以优化配置,以满足国企发展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财务管理成效的改善,为国企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中以集中化方式管理国有资本,以重点项目为工作中心,对国企现有资金加以利用,促进其效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应当优化资金管理工作,改善国企资本运营状况,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强化国企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逐步强化风险抵御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国企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应当给予大力保护和支持,在市场竞争中调动国企参与积极性,发挥市场积极作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立足市场推动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5.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改革逐步深化,产权日渐清晰,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融资方式的创新,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获得理想效果。在融资方式的创新上,可围绕项目贷款、中票、企业债、私募债出发,发挥流动资金贷款与短期融资券等的辅助作用,克服融资困难,促进融资的顺利进行,保证融资方式的创新化,对国企资源优势进行最大化发挥,保证资金筹措方面成本的可控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确保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和充足化,满足国企改革的资金需求。为防范融资风险,在国企改革财务管理中应当建立融资预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以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财务职能提升

为促进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财务职能的显著提升,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实效。在这一方面,需要对国企现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强化其学习能力,在自学或外出培训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在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开展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应当从多渠道、多方式入手引进财务人员,保证其具备优良的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经系统培训后能够胜任国企财务管理岗位工作。国企应当将财务部门打造为学习互动型组织,结合市场经济形势落实财务管理监督,强化决策支持,以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应当强化国企财务部门的职能,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应用财务管理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量本利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等,在国企经济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分析预测,促进简单核算型向经营责任型的顺利转变,财务部门职能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五、结语

现如今国企改革逐步深化,促进了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财务管理方式得以变革,为国企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国企改革大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积极更新思想理念,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为国企改革转型提供支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应当以资金管理制度为支持强化资金运筹调控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落实财务风险管理,就财务管理措施加以创新,完善融资方式,促进国企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推动国企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