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探析*——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0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杨萍周艳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校价值观交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萍,周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将学生家庭教育与校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联系,紧密结合,共同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1]。

本文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着重以大学生及家长双方为视角,审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家庭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系,进而提出有效性对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丰富高等教育网络,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

一、研究对象、方式及样本特征

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两份调查问卷“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家长卷(学生卷)”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5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2.31%。本文采用“问卷星”问卷平台和Excel表格对问卷进行了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以此来研究家庭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来探索家校互动合力教育措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0道客观题,其中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如户口所在地、所在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等)、亲子互动关系、教育方式、大学生的需求以及是否有必要开设家庭素质教育课程等[2]。此次调查旨在以家长和子女双方的视角出发了解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43.57%,女生占56.43%,男女比例接近1:1.3,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男女比例基本相符;城镇户口学生占16.18%,农村户口学生占83.82%,可见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亲文化程度没读过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4.56%、44.4%、39.83%、4.47%和3.73%,高中及以上占8.2%;母亲文化程度没读过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9.96%、46.89%、34.85%、7.47%和0.82%,高中及以上占8.29%。可见目前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仅限于小学和初中,所以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学历的限制影响较大。

此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在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其中以大二的学生为主,占到了总人数比重的43.57%。由于大二学生有一段时间的大学经历,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对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及沟通方式研究

通过对在大学期间孩子与父母交流情况调查发现,双方能保持每周交流一次以上的占83%,而每月交流一次的仅占5.5%,不主动交流,有事才联系的占11.5%,由此可知绝我院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在交流沟通工具方面,60%的家长主要能以微信等网络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目前大学生的主要交流沟通工具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形式,而大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能够与孩子相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和孩子的一些沟通障碍,同时也为学校的家校合作提供一定的交流平台提供了途径。在对孩子从小到大是否与父母生活调查发现,从小到大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占72.5%,而从小到大完全不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仅占3%。可知,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是一起生活,更有依据表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意义深远,直接关系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探索家校互动合力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对大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对比研究

在对于家庭教育类型方面,父母和学生理解有所不同,56.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类型属于说服型,而只有27.39%的孩子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类型为说服型。有7%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类型属于叨叨型,而25.73%的孩子认为父母的家庭教育类型是属于叨叨型,远高于父母的认为。父母和孩子对家庭教育类型方面的认知差异,说明父母及子女对家庭教育类型的认知学习还有较大的空间和必要性。

(三)对大学生需要的对比研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认为在孩子大学期间给予的教育和帮助从高到低依次为:亲情关怀-正确的三观-安全意识-健康生活-学习-经济-人际-就业-恋爱情感。而孩子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了父母的教育和帮助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亲情关怀-安全意识-健康生活-正确的三观-学习-人际-恋爱情感-就业。由两者的比较可知,亲情关怀、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都是父母及子女所共同认同的交流方向。而对于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就业三个方面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认为是教育和帮助最少的,可见,大学生普遍出现交流障碍、情感、就业等问题与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密切关系。孩子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父母的帮助最大的是在经济方面,占68.05%,充分反映出大学生渴望独立自主但同时缺乏经济能力,对父母依赖程度较高。

(四)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对比研究

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方面,54.5%的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影响,27%的父母认为有较大的影响。而27.8%的孩子认为家庭教育对自己价值取向影响非常的大,42.74%的孩子认为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家长及子女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较学校教育及社会影响来说影响更大。

三、家庭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系分析

由数据分析可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显著。根据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及沟通方式的数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途径方面没有障碍。大学生的父母以60、70后居多,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大多数家庭根本无法保障子女的教育,故绝大部分的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多处于小学、初中文化。反观今天的大学生,他们接受过系统的义务教育,接受着社会上来自国内、国际各种文化以及网络思潮的多方面影响,其思维方式和眼界与其父母已经产生了天壤之别。然而还有很多的父母思维还比较传统和保守,对新事物、新思想、新思维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很有限。所以新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的父母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婚姻及就业、人际关系、社会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与当代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随着当今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对个人的心理素质、实际的个人生活能力、经济理财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父母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教育和帮助就来自亲情关怀和平安健康,而在人际关系、婚姻及就业等方面则很难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调查得出,我院大学生父母绝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来自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且工作性质不稳定,生活压力较大,对子女的教育由于距离和观念的差异进而受限。大学生入校后,家庭不再是主要的生活学习的场所,且他们已到成年之际,自主意识较强,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家庭教育影响下大学生所形成的价值观基础逐渐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共同影响变化。

四、家校合作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影响的策略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缺一不可,但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同时,家庭教育也不能缺席,通过建立家校联动机制继续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那么必然可以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让大学生有更明确的发展目标,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3]。根据我院实际及本次调查结果,现提出以下策略:

(一)建立家校定期联络制度

高校教育由于在距离和时间上有很大程度的限制,不能像中小学家长会制度那么容易实施,学校与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无法得到体现,进而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定期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及时传递学生在校情况信息,增进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学校教育与家族教育间无缝对接。所以制定定期联络制度具有较大的必要性。

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将辅导员及学工部门相关联系方式,学校及二级院系公众号等所有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并引导家长要定期与辅导员进行联系,及时反馈近期与子女沟通情况。同时学校可根据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第二课堂等日常工作为依据,制定定期与家长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制度,如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单、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单、在校荣誉证书及其班级鉴定等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长实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并收回家长签名回执并鼓励家长签署意见,以此了解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所缺少的教育盲点等,学校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建设家长学习平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对大学生父母有了更高的标准。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全面的社会生存能力以此在社会上立足。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由于知识欠缺,观念守旧,又缺乏学习的通道和途径,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显得有心而力不足。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家长是愿意通过学习改变对子女的教育及沟通成效。所以学校可以开发建设家长学习平台,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大学生与家长间亲子关系的改善,更大程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学校可开设“家长课堂”,“家长学校”或者“家长进修班”等平台,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资源,带领家长与时俱进,接触了解更多先进理念,更深入地了解子女的特性及需求。同时家长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并结合个人经历为子女树立榜样,热爱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孩子一起成长进步,引领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家庭教育如何在大学生在校成长期间不缺席,家长的参与就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构建一定程度的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大学生在校成长的过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更加的多样化,现如今,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因其高效、便捷的优势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媒介。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家校互动平台可有效地解决家长因距离和时间问题所造成的互动条件的阻碍,让家校互动能够充分地实施[4]。

家校互动平台除了以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多重方式宣传学生在校校园活动、学生在校成长的相关信息外,更重要的功能是邀请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比如学校可通过家校互动平台组织由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的比赛赛项。除了线上的这些活动外,家校互动平台还可以为有时间有需求的家长组织线下“亲子活动月”等形式活动,让家长到校实地与子女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沟通。通过家校互动平台能充分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填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庭教育的空白片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处于成年临界阶段,价值观将引导他们人生方向,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影响都缺一不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庭教育助力将使三者形成合力之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作用。学校将积极探索家校联动机制与措施,并着力应用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猜你喜欢

家校价值观交流
家校距离
如此交流,太暖!
我的价值观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