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探究
2021-01-02马昕
马 昕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不仅仅在自然界中适用,在企业发展中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也是对现在工作的指导。从企业发展现状出发,着重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帮助企业构建合理的组织框架,优化企业各项资源配置,促进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制订
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环境变化,制定具有全局性的战略任务,从而确保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方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引导性,并且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等特点,能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价[1]。在企业发展战略编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编制原则,即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和持续发展原则,并确保战略目标和整体发展目标一致,目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互促性。发展战略的制定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宏观发展、内部资源优化、未来发展定位等。只有对企业的情况具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确保发展战略具有可行性。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第一,做好战略调查工作。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首先需要做好战略调查工作。战略调查过程中需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视野,善用直觉并能灵活思考。在制定发展策略时,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找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战略调查主要需要明确,现在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现在所使用的生产资源以及可代替的资源,抓住核心问题。战略调查需要重视事物的联系性,包括空间、时间、有形联系等。第二,重视战略的提出。战略调查后需要进行企业发展战略提出草案。企业发展战略的草案,不需要太过具体和系统,只需要将核心内容进行重点阐述即可。企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调查人员来说是一项比较重大的考验,不仅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战略。第三,完善战略咨询。为了提高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企业需要在战略草案提出后,向有关部门征询意见,尤其要重视业内人士和战略专家的建议。由于企业内部人员专业能力有限,部分企业会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指导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采取这种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权威性比较高的机构,保证机构的能力。同时,也要将机构提供的发展战略进行内部讨论,使其更好地与企业发展现状相契合。第四,提高战略决策的民主性。企业的发展战略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广泛听取不同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吸收和接纳。
二、战略是企业改革发展之“纲”
纲举目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主要是指抓住主要部分就能带动其他环节发展,也就是说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战略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2]。从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不仅能进取需要勇气,还需要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引导,一旦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明确,将会导致管理效率降低,决策的准确性减少,导致企业盲目前进,不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必须在对自身发展现状具有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地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和改革,对市场发展进行明确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此外,还要对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分析,注重企业未来发展,将内部发展缺陷进行弥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坚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优化企业布局,科学配置资源,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从而带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这些都是源自企业战略发展的准确定位。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甚至缺失专职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员,再加上有些企业因为对市场评估的失误,导致发展战略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样就使企业在发展中,没有方向的指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只想要挣钱的企业,只要抓住一次机遇就行,但是对于想要长期发展的企业,则是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走向成功。因此,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发展战略管理。
三、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落实发展战略的措施
现阶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忽视企业发展,企业的综合能力必然无法提高,那么企业的发展不会长久[3]。因此,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这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好坏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一个企业好的发展战略确定后,若想落地实施,则必须有得力可靠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空间里永占一席之地。
1.制定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盲目前进的情况,提高企业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在进行战略目标制定时,需要对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要考虑到企业资源配置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同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市场空间和自身成长空间,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可行性和清晰性,避免出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企业实际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从而打击企业的自信心。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听取员工的意见的建议,调动员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可性,确保企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2.加强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比较多,使得发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当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后,企业领导要提高对战略落实的重视程度,应成立专门的战略实施小组,做好企业战略的宣传工作[4]。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决策,当然也需要企业员工的支持,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建立与企业战略相符合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精神层面的指引,使得企业的全体员工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跟随企业发展的脚步,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战略执行力,从而更好地落实企业发展战略
3.完善权责体系,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一般是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需要合理地利用自身的经营优势和特点,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促进新业务的发展。同时,企业需要重视权责体系的优化,积极地开展升级工作,为企业战略发展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能细化战略发展目标,提高目标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4.实时验证、定期评估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在落实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纵横交叉,协作互进”的战略规划体系,这样可以及时地发现战略落实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加以解决,确保其顺利实施,提高战略发展的可行性[5]。并且,提高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可以实现对战略实施的掌控,及时地了解战略发展的现状,并能根据评估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度,使得其能真正的贯彻落实,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5.重视发展战略制订的长期性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期性意识,使得其发展之路容易出现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完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创新方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视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就需要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战略落实的顺利性。同时,企业需要重视技术方面的研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和量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6.做好企业战略管理工作
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战略管理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保其能合理地与竞争者进行比拼。当企业遇到市场变化时,战略管理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能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企业需要长远的考虑,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并通过实践不断创新企业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完善管理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时机,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为企业发展指引方向,引领企业不断前进,促进其长远发展。企业做好发展战略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