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路径初探
2021-01-02乔少平文思斯汪晓蓉
乔少平 文思斯 汪晓蓉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0)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成长、增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军营等基层单位中感受祖国发展变化,并通过开展惠农服务、医疗普查、留守关爱、空巢帮扶等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责任、提升能力。暑期“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把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受到国家、社会、高校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团中央对“三下乡”活动大力支持,通过“镜头中的三下乡”“千校千项”成果遴选等评选,以及各个省市“优秀团队”“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等评选,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认可,也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但是,当前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活动时间短,活动地点多变
近几年,暑期“三下乡”专项活动逐年增加,“七彩假期”专项活动、“井冈山·中国梦”专项活动、“深度扶贫地区青春行”专项活动等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革命传统教育、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当中,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红色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农”政策宣讲、农业技术普及等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练就过硬本领。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在开展“三下乡”的过程中一味寻求团队数量,鼓励学生们以寝室、班级、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带队老师未进行统一培训和把关,对各个团队的资源也未进行整合,造成遍地开花却精品不足的现象。有些团队一味强调与专业相结合,缺乏组织、协调、策划能力,导致在开展的过程中效果不如人意,达不到服务当地群众的目的。有些团队为了完成任务蜻蜓点水,就近找一个地方临时开展一两天的活动,任务性地开展导致效果不佳。有些团队未与当地单位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每年都换地方,游击式地开展既达不到服务地方的效果也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2 活动内容脱离学生专业和当地人民需求
很多高校在组建“三下乡”团队的过程中都是自主申报,自主开展,会导致有两个极端现象出现。一方面,有些专业课老师在带队的过程中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只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在思想引领和活动多样性方面稍欠考虑。另一方面,有些团队的指导老师是坐班行政人员,他们往往缺乏理工科专业背景,在带领该类学生开展活动过程中倾向与文艺、教育、调研等方面,与学生的专业契合度不高。这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导致学生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同步,影响实践育人的实效。同时,多数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与当地未进行深入沟通,活动内容多侧重于团队学生擅长的方面,当地居民多为配合状态,校地合作的功能未完全发挥。
3 活动团队和活动内容缺乏传承性
“三下乡”活动每年一次,多数团队的组建为临时性选拔,且以低年级同学为主,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也只参加一次,造成团队缺乏传承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每年都围绕最新的文件精神开展活动,没有延续前一年的活动内容,造成每年都要挖掘新的内容,当地居民也要重新适应,导致校企合作不深入,不利于深入当地居民中,也削弱了锻炼学生和服务地方的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可重点在活动地点的稳定、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团队的传承性和校地合作的深入等方面着手,提升“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真正让“三下乡”活动落在锻炼学生和服务地方的实处。成都工业学院结合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对口扶贫单位和郫都区结对共建单位都开展了针对性强、持续常态化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强化了校地合作成效,提升了实践育人效果,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
3.1 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开展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国家和学校支持力度大,为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有助于常态化、延续性开展“三下乡”活动,避免出现每年“游击”式地开展,蜻蜓点水式的效果既无法锻炼学生,也无法真正为当地居民服务,反而对学生造成形式主义的负面影响,同时,无意义的活动也对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的负担。成都工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与郫都区安龙村等四个示范村结对共建,希望为当地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的同时,也为我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新平台。学生将通过深入农村基层的各种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与基层乡民的相处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3.2 组建具有传承性的活动团队,保障活动的连贯性
常态化的活动要有一支具有传承性的团队来支撑,才能将活动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成都工业学院“筑梦先锋”大学生服务队连续三年在对口扶贫单位开展“三下乡”活动,2017年开展了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在2017年底该村脱贫后,在2018年开展了以“脱贫现状”为主题的调研,为驻村扶贫干部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有助于防止返贫的出现;在2019年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的创新创业项目的路演活动,针对当地经济特点引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村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技术和项目支持。三年来,正是由于团队的传承性,才能让活动内容既传承也实时更新,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也切实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当地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双赢。
3.3 加强活动内容与学生专业性的契合度
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借鉴他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将所学专业与开展活动相结合,进行实地操作,使他们提前运用专业知识与社会接触,查找自身专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后续学习指明方向。成都工业学院与八角村签署“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以来,多次赴八角村实地考察,与村委会、合作共建单位和当地企业探讨共建模式。学生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知识组建了“科创服务小队”,与郫都区探索共建乡村少年宫,对28个学生开展了16课时的科普科创培训,用文化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强烈反响,得到古城镇政府和郫都区文明办的肯定。课余时间,他们还进行安全主题墙绘画活动,帮助村民“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确保安全”。在“三下乡”活动中融入专业知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3.4 加强校地合作,促进双向发展
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队伍大多数临时组建,短时间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具体的需求等情况无法了解清楚,导致开展活动脱离实际情况、不够深入、不持续,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开展“三下乡”而开展活动。针对此现象,可以借助高校校地合作部门的支持。该部门长期与地方单位对接,有较为深入的合作,对当地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可提供帮助的痛点很清楚,可以结合需求来组建专业型团队、服务型团队来满足双方的需求。一方面,节省了自建团队调研当地寻找需求的时间,另一方面,基于两个单位的合作和了解可建立长期合作,将“三下乡”长期开展下去。稳定的合作、明确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开展有效的“三下乡”活动,促进双方发展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走向基层的桥梁,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化、乡村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实实在在走基层让他们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为将来走上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做准备。而作为组织者,利用暑期“三下乡”这一有效载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要做好各项保障和支持措施,使“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切实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需求来开展,让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