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对外经济开放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2021-01-02叶鞠慧敏梁永郭
叶鞠慧敏,梁永郭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一、习近平关于对外经济开放重要论述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现出新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在不断扩大,人与人、各个区域、乃至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在日益加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引导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以互联网为核心、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更是突破了各个地域之间原有的界限,把各个国家空前地紧密关联起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当然,经济全球化带给各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使得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一直存在,只是这种呼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变得越来越大,“逆全球化”也逐渐显现。2016年,英国对“脱欧”行为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去留;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以及意大利公投事件的发生表明“逆全球化”已经暗潮涌动。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也因受技术变革、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到冲击,产生了新的变动,世界经济受到逆全球化带来的严重挑战。美国加紧推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更是为其构筑了贸易保护的壁垒,引起了英国、德国、法国等经济体的不满,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由此不断升级。这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只能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商品、服务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人员之间的跨境往来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许多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的举措,这使得经济几乎进入停摆状态,也导致“全球化已经终结”的论调兴起,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对此,我们应该通过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等方式,发挥好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的拉动作用,助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论对经济全球化持以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具有不可违抗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我们避无可避,任何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行为都将破灭。经济全球化不能走回头路,我国始终坚持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推动多边自由贸易的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这一客观状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是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对处于变化中的中国经济进行的形象表述,以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和增长动力发生转变三个方面构成“新常态”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首先从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速虽然较以前出现下滑,并不意味着经济疲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较好,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依旧可观。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增速为6.1%,同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从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来看,第三产业充当起“稳定器”的作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兴起,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产业,对稳经济、稳就业起到了支撑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断优化,提升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最后,从经济的增长动力来看,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1]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科技竞争力,赢得发展先机,使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得到保障。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向好,不仅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高,而且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外贸新模式加速涌现。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又因受今年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活动降低、社会消费活动减弱,股民的投资情绪也出现恐慌性影响,这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对此,我们必须以经济新常态为逻辑起点,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对社会公众心态问题做科学引导;另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推动力,扩大对外投资,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习近平关于对外经济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顶层设计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弱化,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想要释放各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解决好发展的问题仍是关键,这就需要创新各国之间的合作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赢、多赢和共赢。由此,“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2]是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中国方案。想要打造好这一顶层设计,就必须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推进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开放包容。我国对保护主义始终持反对态度,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画地为牢,鼓励和支持各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可以参与到建设的过程中来,成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建设者,并让各国人民都能够切实享受到实惠,成为建设成果的分享者,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互利共赢。坚持对话合作,实现共赢和双赢,不搞排他性主义。近年来,我国一直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间的团结合作,通过对跨境贸易进行加强,有效地消除贸易壁垒,双向投资深入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通有无,而且能够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双赢、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务实合作。通过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骨架,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能够自由流动,得到优化配置;通过设立丝路基金、亚投行,加强金融合作机制对接,促进货币和资金的流通。“一带一路”建设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促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截至2019年11月,“一带一路”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在当地创造了33万个就业岗位,为经济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司法体制改革剑指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顽瘴痼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优异答卷。
“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对外经济开放的新举措,是推动国际经济模式改革的新尝试,我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合作,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可以说,我国以和平为前提、合作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共赢为宗旨打造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深度交流、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要让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努力开拓国际交流新局面,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新要求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不断上升,不平等的贸易现象频发,有些国家积极推行歧视性保护主义政策,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和激化,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不仅不利于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更损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得益于我国庞大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民生的持续改善。但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水平还不够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比较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外贸发展的新要求。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方面,通过围绕大力引进拥有自主品牌的先进制造企业,打造好以电子信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化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工作、服务体制,创新财税资金支持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境外市场调研、培训、技术、法律等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其次,坚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3]当前,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让服务贸易充分迸发活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我国始终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要引导数字化背景下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资源服务支撑,推动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最后,坚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自由贸易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自由贸易可以推动商品和服务在各个国家进行无限制地流通,能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4]“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5]以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需要加快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还要注意把握好数字技术革命发展机遇,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互联网资讯开放、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
历史证明,世界经济的大海我们避无可避,闭关锁国的国家政策只会让我们被时代所淘汰,变得愚昧和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开放才能带来进步。我国要想实现走向繁荣富强,就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不仅仅是为提高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做出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新时代对外经济开放的新要求。
(三)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6]进入新时代,我国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对外经济开放的主要引领和支撑,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对外经济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推动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在“全要素”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各类要素能够平等交换,进行高效配置,提高协同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对外经济开放的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向”上下功夫,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现代化,使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体现在对外经济开放的各个方面,提高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在“共同体”上下功夫,积极健全创新生态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掌握发展主动权;同时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大力开展科技合作创新,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7]因而,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最重要的还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创新成果,如“蛟龙”探海、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5G通信等等,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距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为重大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无法、也不可能依赖任何人,只能依靠自主研发。也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让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更有底气。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加大力度为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科技资源,让企业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真正驱动力,使企业和市场在决策、研发、实施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还要做好战略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为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企业保驾护航。
(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8]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的客观要求。
首先,做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世界经济低迷,再加上受今年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期,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世界经济是一片大海,融入世界经济的海洋是大势所趋,我们避无可避。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我国始终坚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复苏和包容性增长,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使各国人民能够贡献世界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做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我国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始终坚定支持和弘扬多边主义,注重发挥发贸易和投资双引擎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快落实,作为实践多边主义战略的舞台,需要动员多边主义各方的资源和智慧来解决好全球发展问题,共同擘画美好未来,实现共赢发展。最后,做全球经济治理的贡献者。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也意味着中国能够创造大量的需求,为世界各国进一步共享“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倡导开放的区域主义,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面对今年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国率先复工复产,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产业彰显独特优势,在疫情防控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拉动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带动了进口回暖,彰显“中国之治”,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活动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开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各国之间的发展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和威胁,需要我们结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力量做出全球性的应对,我们应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形成抗疫大合力,推动世界经济、生产和生活恢复正常。
三、习近平关于对外经济开放重要论述的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外经济开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全党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科学的行动指南。面对逆全球化的暗潮涌动,我国始终坚持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坚持走开放的发展道路。其中关于对外经济开放的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我国坚持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信的原则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不仅使我国拥抱了世界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开放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助力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还欢迎世界其他国家乘坐中国发展的“快车”,让更多内陆国家、全球化边缘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海洋,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打造具有包容性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建设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合作共赢,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发展成果。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质量为基准开展对外经济开放,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以数字和智能科技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推动自由贸易区和贸易自由港的建设,让贸易和投资发挥引擎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全球话语体系的多元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这些对外经济开放的实践,都是在习近平对外经济开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促使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反过来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二)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就一直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理念,使中国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让中国的市场成为世界的、共享的市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有序流动,构建起更加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更高的水平上扩大对外经济开放,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扩大空间。但是对外经济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新变化,近几年,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日渐抬头,贸易霸凌行径对全球供应链运行形成压力,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变化使对外经济开放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实行高水平的对外经济开放,加强务实合作与深入交流,打造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战略举措的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在2019年规模创历史新高,中西部地区成为推动外贸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其中,双方在数字贸易上的合作更加密切,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的重要动力。这种开放合作、互联互通的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使得国际市场布局更加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坚定不移地推动新时代对外经济的开放,不仅能够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让我国能够享受市场开放带来的好处,而且能够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引进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提高,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基础,提高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目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贫困、失业等全球性问题,推进变革成为各方普遍要求。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仍有不足,因而,促成更多极的全球经济格局,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民主化,共同打造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结构,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新时代对外经济开放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始终坚决反对贸易霸凌行径,坚持在开放的环境中推动经济的发展,始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风险的时候积极发挥作用,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作出贡献。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外交场合号召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行动,得到了与会国家的高度认可,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慢慢影响着其他国家,引领全球层面的协同改革行动。另一方面,我国一直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中国方案。我国创造性地提出合作共赢的开放理念,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与创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协同合作、互利共赢,促进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和发展成果共享,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以天下大同为目标,不搞强权独霸,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等等,这都是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作出的贡献。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速发展,推动跨境贸易投资合作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全球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此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中国智慧,打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