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康应用通络法治疗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临证经验

2021-01-02张佳颖应华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清肺肺气通络

张佳颖 许 瞻 应华娜 宋 康

间质性肺病(interstis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弥漫性肺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是在2015 年欧洲呼吸学会(ERS)与美国胸科学会(ATS)(ERS/ATS)官方共识中首次提出的一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具有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但不能被诊断为某一种具体的结缔组织疾病。IPAF 多见于中老年,尤其是女性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及干咳,部分患者有胸痛、咯血等;肺外症状以口干、眼干、关节痛最为常见,此外还可见皮肤黏膜改变、口腔溃疡等[1]。肺功能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网格影、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等。组织病理学方面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机化性肺炎(OP)和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LIP)型。IPAF 的存活率略高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但差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2],目前临床治疗缺乏标准指导,多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制剂辅助治疗。宋康教授系第四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从“肺络”理论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学习,现将宋康教授以通络法治疗IPAF 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中医病名溯源

IPAF 发病之初较为隐匿,但随着疾病进展,可有局部关节麻痛、肿胀、皮疹、溃疡等结缔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后期可见呼吸困难、气急、喘息、胸闷、乏力的症状。根据临床症状,该病归于中医“肺痹”“肺痿”范畴。

“肺痹”之名由来已久,《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素问·痹论》提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以及“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说明肺痹与久病营卫瘀滞密切相关,症见咳嗽、喘息、胸部烦满。《备急千金要方》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症见“胸背痛甚,上气,烦满,喘而呕”,较早地指出皮痹与肺系的关系。《济生方》亦云:“皮痹之为病,应乎肺,其状皮肤无所知觉,气奔喘满。”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到“有皮肤麻木者,是肺气不行也”。《症因脉治》云:“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此肺痹之症也。”由此可见,肺痹的发生与皮痹有着莫大的联系。“肺痿”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篇》,其中提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重亡津液”;《外台秘要》中说:“肺气衰便成气嗽,此嗽不早疗,遂成肺痿”;《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运动血脉,卫养脏腑,灌注皮毛,将理失宜,气与血乱,则成肺痿肺痈矣。”综合来看,热灼上焦、阴津亏虚,久病之后、肺气衰弱或肺失调畅,气血逆乱均可导致肺痿。

2 中医病机概要

宋老师认为,肺痹与肺痿是该病不同阶段的表现,但肺中脉络瘀滞始终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呼吸之间,体内外清浊之气进行交换,经过肺气的宣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营养全身。百脉之中,络脉是濡养全身的桥梁和枢纽,具有沟通表里、内外、上下,通行气血,联系脏腑的功能,而布散于肺和肺系的络脉即为肺络。肺络内至脏腑,外至四肢肌腠、蹊谷肉节,贯通营卫气血津液,滋养皮毛肌腠,濡灌脏腑组织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肺主治节,即调节肺脏及全身气、血、津液,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肺络通畅。若正气不足,邪毒袭体,皮毛受邪,留于肌肤,发为皮痹,内舍于肺,入里化热,形成痰、瘀、毒,搏结于肺络,气血痹阻,以致络气涩滞不通,影响肺的输布功能,复损肺脏和全身皮肉肌肤,正如“肺痹”“皮痹”之候;患病日久,肺气不振,输布无力,肺阴亏耗,肺失濡润,络虚不荣,肺叶挛缩,功能丧失,络虚则痿,形成“肺痿”[3]。因此,该病病位主要在肺,关键病机为正气亏虚以致邪毒犯肺,肺络痹阻。

3 治疗经验

肺络的通畅是保持气、血、津液正常运行的基础。《医学真传》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通的关键在于使气血津液、脏腑功能恢复至“平和”的状态。

3.1 肺络痹阻 清化为先 肺络娇嫩,感受外邪久久未愈、吸烟或长期服用激素,肺脏受毒邪熏蒸,郁而化热,炼液成痰,阻于肺络;肺热叶焦,损伤血脉,迫血外行,血液凝滞,以致热壅血瘀;而痰凝和血瘀又可相互搏结,壅阻肺络,伤津耗气,终使肺气阴两虚,无力输布津液以濡养四肢肌肉,出现喘咳、胸闷、乏力等症状。其中,热毒、痰凝、瘀血系IPAF 发生发展的三大病理产物,但是“热在上焦”“痰由热生”“热不更泄,搏血为瘀”,穷源朔流,三者之中又以热毒最为关键。针对热毒,宋康教授在治疗中强调“清化”,即清解肺热,多用半枝莲、半边莲、鱼腥草、肺形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品。半枝莲与半边莲均入肺经,长于清热解毒,前者侧重散瘀祛湿,后者偏于化瘀利水,合用则加强清解之力。鱼腥草辛善清解肺热,消痈排脓;肺形草能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白花蛇舌草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三味草药配伍,清肺解毒之力渐长。

3.2 痰瘀搏结 通络散结 血停为瘀,湿热凝结为痰,痰瘀胶结,互为因果,痼结根深以致气血痹阻,肺络不通,肺气日渐不敛;留著经络,深入骨骱,不通则痛。宋老师认为,唯痰化瘀去络通方能恢复肺主气司呼吸之生理。症状轻病程短者,可用瓜蒌仁、生米仁、鲜芦根、浙贝、虎杖、金荞麦等药物。瓜蒌仁性寒味甘,善清肺化痰,润燥散结;生米仁微寒甘淡,功清解肺热,除痹利湿;新鲜芦根清肺泻火,除烦生津;浙贝清热散结,降泄肺气。四药合用,清肺化痰兼散结通痹却不伤津,尤适宜于痰热壅肺之证。而虎杖、金荞麦共奏活血化瘀之功。虎杖性寒味苦,入肝、胆、肺经,《滇南本草》提到虎杖“攻诸肿毒”“走经络”,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咳化痰之效,金荞麦性平味苦辛,入肺、脾经,善清热解毒、活血散瘀、除湿通痹,两者相伍,加强解毒化瘀通痹之效。而症状重病程久者,寻常之法往往不能奏效,通达肺络需加用软坚散结之物,如炮甲片、地龙、生牡蛎、石见穿等。炮山甲和地龙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炮山甲内达脏腑而通畅气血,外通经络而透利关节;地龙性寒降泄,活血通痹之余,尚能清肺平喘,两者相伍,搜风走窜,长于通行经络,舒筋脉之拘挛,消心膈之久积。生牡蛎咸涩微寒,以软坚散结、祛瘀化痰著长,石见穿味苦性平,功活血化瘀,散结消肿,合用则共奏祛瘀散结、通利肺络之效。

3.3 肺失肃降 顺气为辅 肺为娇脏,肺气升降功能调畅,吸清吐浊,才能实现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的功能。一旦感受外邪、内伤,肺脏都首当其冲,影响宣发肃降功能,以致肺气壅塞。气不行血,则血脉瘀滞;气不布津,则水饮郁积;气不化精,则肺络失养,络脉干瘪。因此就该病病理而言,气顺则络通,方能统领气血津液滋养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4]。在治疗上也以调畅肺气为本,即气逆者宜降,气滞者宜行,气闭者宜开,气陷者宜升,气虚者宜补。临证时,气逆者症见咳嗽、气急,降气多用射干、麻黄、苏子、桔梗。射干消痰开结,麻黄宣肺平喘,合用则清宣肺气,降气平喘;苏子辛温而不燥,善降上逆之肺气,桔梗苦辛而性平,善开宣肺气以透邪,一降一宣,以复肺气之宣降。气滞气郁者,症见喘咳、胸闷、胀痛、口苦,常用陈皮、茯苓、半夏、厚朴四药。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茯苓健脾燥湿,半夏燥湿除满,消痞散结,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四药合用则行气开郁,达到气行而湿除痰化的效果。气虚气陷者,症见乏力、气短、心悸、胸中下坠感,重用黄芪、党参生补肺气。《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党参健脾益肺,补气养血,合用则气血双补,使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

3.4 久病伤正 以补代通 正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肺痿》提到:“夫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津亡而气竭也。”该病最易伤气津。热毒为阳邪,肺体受病,阴分先伤,津液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络;中期阴伤气耗,肺气虚弱,少气不足以息,发为喘促,累及其母,以致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土不生金,肺气更失充养;加之脾无力运化水湿,痰浊、水饮等阴邪上壅于肺,阳气亦受损;肾为气之根,日久母病及子,肺中虚寒不能制下,肾阳受损;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肾气不足,金水不能相生,津液不能上润肺金,致肺气更虚[5];肾气衰惫,纳气失司,气逆于肺而咳喘频作;络寒经痹,则关节肌肉疼痛、畸形、屈伸不利。因此,宋老师认为,后期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论治,“补其不足”以恢复肺、脾、肾三脏的脏腑功能。

3.4.1 阴虚内热 症见痰黏质稠,或咳痰带血,气息喘促,口干、咽干、眼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指端溃疡,舌绛红,苔少而干,脉虚数,当治以滋阴清热,宣通经络。用药多选用甘寒滋润兼能通络散结之品,如北沙参、玄参、石斛、天花粉、鳖甲和青蒿。北沙参善清解肺热、滋养肺阴、润补肺燥,天花粉功泻热解毒、生津止渴、消肿疗疮,合用则润燥生津之力益彰。石斛入胃、肾二经,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玄参入肺、肾二经,善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两药相伍,一上一下,清润滋肾。鳖甲咸寒,功滋阴清热、软坚散结,青蒿苦辛而寒,善清退虚热、凉血透络,两药相合,共奏滋阴清热、通络退邪之效,对于阴虚发热而见潮热、盗汗者,屡试不爽。

3.4.2 肺脾气虚 症见短气喘促,劳则更甚,食少便溏,肌肉消瘦,萎软乏力,甚至萎弱不用,舌淡苔白,脉细弱,当治以甘温益气,流行经络。常用的药对有太子参和黄芪、炒白术和茯苓、山药和炒扁豆。太子参甘平,归肺脾二经,平补气津,而黄芪甘温补中,重在补气升阳,且能行滞化津,两药相伍,补而不滞,达到气盛而络畅的效果。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炒用取其补益之意,茯苓甘缓健脾,淡渗利水,两者合用,燥湿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山药味甘性平,能补肺脾肾之气,滋肺脾肾之阴;炒扁豆味甘性温,甘温补脾,芳香化湿,合用则重在补养脾脏,使脾旺气盛,濡养四末。

3.4.3 肾虚不纳 症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动则喘甚,气不得续,面唇青紫,关节疼痛,遇寒更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以补肾益精,温经益气。临床多取仙茅和仙灵脾、菟丝子和补骨脂、鹿角霜和桂枝等药对。仙茅和仙灵脾,这两味药均入肝、肾二经,仙茅辛热燥烈,仙灵脾甘润不燥,均善温肾阳、强筋骨、祛寒湿,两药合用,辛热温肾之力益彰。菟丝子和补骨脂同入肾、脾二经,菟丝子尚补精益阴,补骨脂兼纳气平喘,合用温补而不伤阴,长于温肾健脾纳气[6]。鹿角霜性温味咸涩,善益肾助阳,收涩固敛,补益精血,温补肾阳助生火,桂枝性温味辛甘,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助阳化气,温扶脾阳助运水,两药合用,一表一里,通达全身,温阳止痛之效更著。

4 验案举隅

李某,男,61 岁,2016 年3 月8 日初诊。主诉:活动后气急1 年余。症见:气急,咳嗽咳痰,痰多,色黄,晨起胸闷,咳少量血,伴口干,咽干不适,乏力,舌红苔黄脉数。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提示肺气肿、肺大泡、ILD 和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检测提示:舒张前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重度减少(弥散量38.8%)。血抗核抗体(ANA)谱:ANA 阳性1:320,抗链球菌溶血素(ASO)、类风湿因子(RF)、C 反应蛋白(CRP)均为阴性。既往有肺真菌感染史,否认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风湿性疾病。患病以来未曾服用激素。宋老师诊断为IPAF,中医诊断为肺痹,证属痰热壅肺,治以清肺通络,化痰散结。方药如下:鱼腥草、肺形草、浙贝各15g,鲜芦根60g,炮山甲2g,生牡蛎(先煎)30g,石见穿、前胡各9g,苏子12g,苦杏仁、枇杷叶各9g,炙百部、炙冬花各10g,蝉衣、桔梗各6g,威灵仙、紫草、茜草各9g,甘草6g。辅以复方甲氧那明止咳化痰(口服,每天1 次,每次2片),并嘱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服用7剂后,患者复诊诉气急仍明显,咳痰较多,余症均有好转,已自行加用吡非尼酮抗肺纤维化(口服,每天1次,每次1 片)。在原方基础上加生米仁30g,西药加用舒利迭抗炎解痉(吸入,每天2 次,每次2 喷);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抗氧化(口服,每天2 次,每次1片)。三诊时患者诉气急、咳嗽、咳痰均有所好转,咳血止,开始盗汗,夜寐不安,舌淡红苔薄白,二诊方去紫草、茜草,加淮小麦30g。此后随症加减,患者坚持服药治疗,2016 年4 月18 日复查肺功能示弥散功能重度减少(弥散量52.3%)。之后定期复诊,2016 年6月21 日复查肺功能示弥散功能中度减少(弥散量55.1%),2016 年7 月15 日复查CT 示两肺ILD 改变较前好转,2016 年7 月25 日复查血ANA 谱:ANA阳性1∶100,2016 年8 月12 日停用吡非尼酮。之后不间断服用中药和西药,多次复查各项检查均保持稳定。

按:初诊时患者以气急为主,咳黄色痰、胸闷、舌红苔黄脉数,乃热毒与痰凝交阻之症。痰热壅结于肺,以致肺络痹阻,宣肃功能失常,肺气上逆;热毒伤及血脉,血溢脉外,可见咳血;热毒损伤气阴,则见口干、咽干和乏力。治病求本,予清肺通络,化痰散结。方中重用肺形草、鱼腥草以清肺解毒,浙贝、鲜芦根清肺化痰,合用则清化之力强而效速;炮山甲、生牡蛎、石见穿性偏峻烈,引诸药内达肺络,共奏通络散结之效。前胡、苏子、苦杏仁功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以恢复肺的宣肃功能;枇杷叶、炙百部和炙冬花均为柔缓之品,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效缓而绵长;蝉衣祛风止痒,桔梗宣肺化痰,威灵仙消痰利咽,三药配伍,共奏祛风行气利咽之功;紫草凉血解毒,茜草化瘀止血,两者合用,止血而不留瘀,祛瘀而生新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祛邪为主,重在清肺通络,化痰散结,兼顾利咽、止血,诸药合用,气急、咳痰明显好转。复诊过程中,宋康教授守方继进,随症加减,辨证施治,始终贯穿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的治则。

5 小 结

目前西医对IPAF 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宋老师认为该病的根本原因是邪毒犯肺,热毒、痰凝、瘀血相互胶结,痹阻络脉。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四诊合参,以“通络法”为总纲,使用清肺解毒、化痰祛瘀、调理肺气、补益正气等方法,使气血津液运行和脏腑功能趋于正常;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合理使用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抗炎、免疫抑制西药,双管齐下,从而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清肺肺气通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清肺茶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