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才计划”政策下雄安新区创新人才引进分析研究*

2021-01-02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孙斯亮李玲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新区计划人才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孙斯亮,李玲

一、雄安新区创新型人才资源现状

雄安新区原有人才的起步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工业体现在以小型、轻型为主的行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以旅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原地址所在的区域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并多集中在农业、工业以及较低级的服务业,整体呈现素质较低、人才结构单一的特点。

(一)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根据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其中雄安新区原有劳动力人口中大专以下学历人口数占比97.7%,大专以上学历仅为2.3%,整体从业人员教育水平较低,文化素质欠缺,在雄安新区的发展阶段,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雄安新区快速稳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雄安新区的人才现状,以及国家对于其建立智慧新城的要求,迫切需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吸引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创新型人才指具有专业及广阔的知识和经验,拥有创新性思维及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并且可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才。

(二)智慧型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口较低

从历年保定市人力资源统计数据看,保定市的乡村从业者主要从事的工作以农林牧副渔为主,占比为55%,而从事信息数据及服务业的人才仅为0.22%,从事科研及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不足人口总数的1%,高端人才的稀缺已无法满足雄安新区的发展。

(三)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创新性不足

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雄安新区所辖三个县的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均超过7.0%,而青少年比例不足20%,老年人多,年轻人少,也使得雄安新区面临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缺失等问题。

二、雄安新区原有人才计划的实施

据了解,在人社部、人社厅的指导帮助下,雄安新区在2019年、2020年已经连续两年发布新区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新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引进一大批能够引领、支撑、服务新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等领域需要的各类人才。主要体现在:

(1)全面推行人才产业集聚计划、高技能人才的培育计划、民生事业人才的支持计划、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计划、金融人才的发展计划,深化拓展“名校英才”入区的计划。

(2)在创新人才引进方面,贯彻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进行配置,加强政府在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包括产业集聚、搭建平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努力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

(3)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工作补贴、物质奖励、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使雄安新区人才引进政策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4)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搭建雄安新区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人才“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全程服务制度,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建立以非北京功能疏解单位及人才保障的绿色通道。

三、“雄才计划”政策分析

(一)“雄才计划”简介

“雄才计划”是雄安新区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加快聚集支撑疏解、创新创业新人才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新区人才工作要持续打造的“1号”工程。“雄才计划”是一揽子计划,包括10个专项计划,分别为人才引起、人才聚集、技能人才培养、民生事业人才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金融人才发展、“名校英才”入区计划、干部人才交流计划、薪火计划等,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实现新人才政策体系的建设、创立雄安品牌建设。

(二)雄安新区创新人才需要完成的任务分析

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赋予了其七项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发展。

一是以绿色为主体的智慧新城的建立,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雄安新区的建设同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不同,其是希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城区建设,建设以环保、绿色为主题的智慧新城、从基础建设,到政策推进,都围绕以低碳、环保、循环经济为主题的城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的加入,建设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区,新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将处于边建设、边发展的时期,而在人才引进方面,也需要注重分批引入不同类型的人才。

二是以循环经济为先导,建设生态城市

国家致力于把雄安新区打造成绿色智慧新城,这必然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循环经济为前提,发展城区绿色产业,由科技代替原有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进行传统产业的转型,而这一切的建设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引进。

三是行业结构转型,培养新能源产业

摒弃原有的高污染产业,未来新城的发展必然以高、精、尖等高端行业为主,河北的高污染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降低了河北整体的发展速度,不利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建立绿色新城的理念,使得高端行业得以发展,这必然造成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管理手段的需求。

四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五是扩大信息交流渠道,形成生态交通系统,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在2019年和2020年,雄安新区每年会对外界发布紧缺型人才目录,提供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的加入。

六是推动政府机制的有效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服务型政府,使得政府和市场有效配合,推动人才引进制度建设。

七是加强国际化交流,不断创新产品生产,使其能走入国际市场,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拘泥于本土化发展,创建新型的交流合作平台和方式,在产品创新人才的带动下,以市场导向为出发点,不断满足客户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四、“雄才计划”下创新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

(一)借助京津冀协调发展效应,引入“候鸟型”人才

雄安新区优良的地理环境位置,决定了其可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了解除这些人才进入雄安新区工作的后顾之忧,推出了“候鸟型”人才概念,顾名思义,指人才可以像候鸟一样自由地“飞来飞去”,这种政策的推出,彻底解除了许多创新人才对进入雄安新区的后顾之忧,对这些人才提供例如交通、子女读书、住房保障等后勤服务,全面精准地提供服务,逐渐集聚大规模的“候鸟型”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

(二)分批分期引入不同结构人才

对于人才的引进可根据雄安新区的发展速度,分段分期引入,雄安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边建设、边发展的时期,随着各领域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建设,第一类引入的人才应懂得城市建设规划、懂施工建设、懂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懂智慧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等。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第二批引入的人才包括城市管理人才和园林环保建设、生态保护、专业社区管理人才。

在城市建设及社区建设的基础上,第三批面向新区高端高新的产业定位,逐渐引入新能源、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现代生命科学、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引入不求高、求精,更重要的是满足新区的发展建设。

(三)政府要不断完善人才引入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雄安新区在人才制度的引进方面,可参考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特点,对积极参与新区的各类人才提供积极扶持,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法律政策,完善户籍制和相关子女教育、人才的薪酬福利、住房保障、优惠政策等,在政策的推动过程中要保证其落地实施,加强监督管理,对政策的评估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企业、人才在进入新区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当地三城的房价要秉承稳定市场的原则,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恶意炒作,增加百姓负担,稳定房产价格,鼓励原地高等教育人才,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城创新、就业,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资金补贴,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行,需要各类人才献计献策、发挥所长、共同出力。

(四)以雄安大学为依托,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2018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将在2035年前,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发展科研平台和设施,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水平、全开放、国际化聚焦的高等学府。以其建设带动河北区域内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高等学府是人才的聚集地,选择建立高校,可以根本解决当地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可以借助北京、天津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雄安新区及周边教育水平的发展,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五)加强企业及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企业生产引入高校、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更快地实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高校的发展也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加强人才培训,有针对性地为相关创新人才提供服务,加强校企合作,可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性人才,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五、结语

2021年3月,雄安新区启动“雄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这种政策的背景下,结合雄安以往的人才引进政策,系统分析了该政策在吸引创新高端人才的核心力,不断完善人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雄安新区人才的整体的发展水平,对进一步发展城国际一流新区,带来更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新区计划人才
人才云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雄安新区的期许
暑假计划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