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校园隐性教育资源的策略——课题研究的实践依托

2021-01-02江林波

科学咨询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隐性教育资源

江林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校园文化承载育人功能,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的体现。当前,校园规划要注意隐性的开发,形成顶层设计,同时要依据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课程标准,对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完成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目标,创建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律,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元素组合效果,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一、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校园文化,深度理解隐性教育

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参与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对校园内一切隐性教育资源的设计、构想等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素质教育才能从规划角度达到育人的校园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创造物质平台和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为提高加生文化涵养做出切实的努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不拘一格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能力、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一)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

学生在刚入学时,对校园内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新鲜感,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参观校园。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鼓励学生说出参观后的感想,让他们了解校园内任何景观都是有其寓意,都是他们在学习成长中不可忽略的环节,从而提升他们对环境育人、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教育的深层次理解。

(二)确保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实践体验法

将传统教育模式变为活动体验的模式,如参观、调查、设计、制作等。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环境体验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形成整体方案,进行不同观点讨论。从实践体验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校园,让校园充满文化氛围。

2.活动评价法

在每次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师生共同合作。教师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活动。以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动态、开放的活动中提高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进行自我评价,采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设计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1]。

3.展示推进法

将学生的创意、体验的感受通过展示、演讲、微视频等手段展示出来,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更好地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隐性教育的探究欲望。

4.座谈讨论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认识、体验,在探究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自觉观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达到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目的。

二、注重管理全面整合,加强校园环境文化隐性教育建设

校园环境的自然物质的人化发展,绿化、美化、艺术化的校园自然环境,可更好地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特定文化氛围、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生活其中就会耳濡目染,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所以说,校园环境建设应该成为我们开发“隐性教育”首先考虑的环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着新课程理念、模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采取切实措施,强化目标责任,全面整合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工作。

(一)学校总务处的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具备更多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此,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该重视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内容,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总务处的工作正是具体实施的根本,我们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实践,从一草一木到校园整体规划格局上都能体现隐性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感悟、使他们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感召下,他们将对学习与生活焕发出极大的热情,从而坚定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学校办公室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在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让师生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方面,办公室起到了承上启下、沟通落实和决策作用,对研究工作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三)学校学工处的活动建设

活动建设是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通过有益的活动开展能使学生从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中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学工处直接面对学生,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是课题研究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美术教学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局限于美术课,但美术教研组是课题研究的倡导者,虽然受到课时和当前应试教育的限制,真正实践起来很困难,但研究者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信念,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新课改理念及核心素养,有效地开发校本教材。将校园文化融入课堂,通过美术知识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校本教材第一课《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就从衣食住行用等角度阐述了隐性教育的影响和重要[2]。

(五)研究的扩展建设

对各地不同区域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教育资源的研究,研究不局限于一个学校,而是涉及省、市、县一些骨干教师。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是所有北方学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又难以实施的课题。扩展建设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研究的作用,可为研究成果的普及奠定基础。努力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理解,从理论层面上对研究产生的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并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注重树立榜样,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对隐性教育资源的认识,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道德魅力、参与积极性都直接决定了学校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教师务必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多阅读、多实践,多交流,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此外,传统文化讲究个人修为,很多充满理想和人生志趣的名言名句,都是教师一言一行的镜子,需要教师做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才能在构建学校传统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恪尽职守,给学生树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榜样、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3]。

四、注重深度挖掘,拓展传统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猎的范围很广,学校各个学科几乎无所不包。生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对人成长的影响。学校应该肩负起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在传统文化和校园生活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通过对各种活动和环境建设、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透校园生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校园文化隐性教育资源中,我们要随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真正为校园环境营造育人的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当前学习和终身发展,隐性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养,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开发校园内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隐性教育资源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迎接新学期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校园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