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陆丰革命老区红色金融的历史经验与实践启示研究
2021-01-02李涛
李 涛
(中国人民银行汕尾市中心支行,广东 汕尾 516600)
一、引言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也经历革命战争的考验和发展浪潮的洗礼,留下许多光辉足迹。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从大革命初期的农民运动,到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体系的恢复建立,再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海陆丰这片红色土地上,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实践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重温红色金融史,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深刻思考做好金融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对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金融界已对红色金融史开展众多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
(一)侧重于红色金融史料的整理、汇编
杨世源(2002)收集从1940年至1948年的西北农民银行相关史料,包括组织机构、货币流通与管理、外汇管理、货币斗争、贷款与存款、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出纳与金库等内容。赵小敏(2005)整理华南革命根据地三家银行——裕民银行、新陆银行、南方人民银行的史料。许树信(2008)对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历史进行集中概括和归纳总结,展示革命根据地货币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概况。
(二)对红色金融组织发展的开展研究
肖茂盛和甘运标(1999)梳理南方人民银行创立及南方人民银行流通券(以下简称南方券)发行情况,归纳总结其历史作用。欧俊勇(2020)对华南区的南方人民银行、裕民银行的创办、运作和历史意义进行研究。王晓波(2019)探析西北农民银行成立的背景,指出西北农民银行担负着发行和管理货币、管理外汇、与敌伪币进行货币斗争、发放农业贷款贷粮等主要职能任务,发挥保障军民基本生活供给、稳定金融贸易市场秩序、促进晋绥边区农村的阶级结构变化等重要历史作用。郑录军等(2021)归纳北海银行的发展特点、业务特色和重大革命贡献,以事实和数据论证北海银行是中国红色金融史上最成功的红色金融机构的历史定位。李德(2021)梳理北方和华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银行建立情况,包括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淮海地方银行和盐阜银行等。
(三)对红色金融发行货币的经济分析
刘国昆(2012)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发展的历史、特征进行研究,指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是中国共产党发行货币支持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成功创举,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刘志鹏和钟钦武(2017)通过建立抗战时期北海币的发行量与物价变动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北海币币值与物价的关系等,发现北海币发行量与山东根据地物价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谢月华(2020)从发行准备金率、购买力平价、购买力指数、货币均衡理论等视角,量化考证革命战争时期红色货币的实际比价,系统梳理战时金融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系列稳定红色货币比价的实践。
(四)其他方面研究
冷泠(2020)梳理原中央苏区红色金融开展的主要建设情况,归纳其具体启示。郑录军(2020)在梳理红色金融历史文献和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色金融与军事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证,指出红色金融不仅直接为军事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促进根据地经济建设,为人民军队提供稳定的战略后方;军事胜利则为红色金融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推动红色金融的发展。张瑞怀(2021)梳理原中央苏区红色金融重要地位,深刻阐述原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精神内涵,提出推动现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三、海陆丰革命老区红色金融发展历程和成效
(一)早期红色货币金融思想的萌芽
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及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彭湃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彭湃是我国早期农民运动的先驱,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就深受马列主义影响,马列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尤其是其中有关革命胜利后必须成立国家银行的思想对彭湃有较大影响。1921 年5 月,彭湃从日本留学毕业回国后,便在海丰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和劳动者同情会,传播马列主义。
当时,海陆丰地区的地主把高利贷作为剥削农民的重要手段,利息率高达50%~100%,很多农民成为高利贷的债务人。同时当铺林立,不仅抵押放款额很低,而且利率极高,以收取物品作为抵押的当铺,也是迫使农村经济贫困的债权者。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受马列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影响,彭湃认为金融的剥削是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多次提及要成立金融机关,并在其领导的农民运动中实践自己的货币金融思想。彭湃在1922年起草的《农会利益》传单中提出,“便利金融……既有农会,可设金融机关(以最低利及长期)以利农民。”在1923年7月主持制订的《广东农会章程》中,彭湃明确地提出要“办理农业银行,消费组合及其他经济事项”。在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成立苏维埃武装政权后,彭湃主张成立利于农民的金融机构。彭湃的货币金融思想缘起于马列主义货币金融学说,与其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
(二)土地革命时期劳动银行的成立
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宣布取消一切债务,废除高利贷剥削,勒令高利贷剥削者将债约送到苏维埃政府予以焚毁,没收所有当铺财物,所有抵押物品均由农民持票认回。此时,旧的金融借贷关系被打破,而新的低利扶持农民的借贷机构还未建立。苏维埃政府面临着农民开展生产的资金问题、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和工人失业的问题,以及多种流通货币导致的货币市场混乱问题。这些问题都亟须借贷机构来帮助解决。为此,在1928年2月20日,海丰县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发布第四号令,宣布“为救济金融、利便市面交易起见,决议建设劳动银行,使工农贫民在推翻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有此借贷机关,得以从事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在宣布建设海陆丰劳动银行的同时,海丰县苏维埃人民委员会还公布了《海陆丰劳动银行发行条例》,规定暂发行纸币十万元,面额分十元、五元、一元三种,暂借南丰织造厂银票两万元,由海丰、陆丰两县人民委员会加盖印章发行。
劳动银行的建立和银票的发行主要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调剂资金,支援革命根据地建设。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收入来源较少,支出压力大,需要有自己的金融机关,用以调剂资金,保障革命斗争的开展。二是废除高利贷剥削,扶助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便利交易,统一货币市场。当时海陆丰市面流通有大洋、小洋、铜板、西纸(多为港币)及广东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等,币值不一,交易折算十分不便,迫切需要有革命货币统一市场。
海陆丰苏维埃劳动银行是我国第一个由红色政权建立的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苏维埃银行。劳动银行发行的货币,是红色政权通过自己银行发行的第一种货币。劳动银行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早期革命领袖早在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就认识到银行对于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从1928年2月20日建立,到2 月底因苏维埃政府撤出县城而停止运转,海陆丰苏维埃劳动银行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却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继劳动银行之后,其他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建立起银行并发行相应的票币。新中国成立前,在多种货币流通并且货币急剧贬值的情况下,海丰民主县政府吸收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发行银票的经验,成立专门机构制作流通券,有效稳定货币价值。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新陆银行及流通券
1949年1月,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第五团改编为粤湘边纵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第六团,分驻海丰、陆丰,海丰民主县政府和陆丰民主县政府也相继成立。当时,在海陆丰地区,国民政府的金圆券在商品交换中已失去流通手段的作用,许多地区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状态,港币进入东江解放区市场,充当主要的交换媒介,金融物价较为混乱。为了迎接解放军南下、完成大块根据地的建立,迅速统一货币市场和建立革命的金融阵地,是第五团和第六团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之前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的经验,第五团和第六团结合当地实际,成立银行并发行流通券。
1.发行海丰流通券。针对海丰金融货币十分混乱的情况,为稳定金融,恢复和发展游击区的商品流通,第五团党委和海丰民主县政府联合召开财经工作会议,决定发行海丰民主县政府临时流通券(以下简称海丰流通券),从政府和部队抽调12名干部组成印钞组负责印制。海丰流通券于1949 年5 月底至6 月初开始发行,面额有壹元、贰元、伍元三种主币和壹角、贰角两种辅币,发行总额共106297元。海丰流通券发行后,支付海丰民主县政府财粮科48933 元,支付海丰战时后勤处和第五团共35903元,部分缓解了军政的财政支出压力。
2.新陆银行及新陆券。1949年6月,经粤赣湘边区党委批准,第六团党委在河田镇筹建新陆银行,并发行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和伍元等六种新陆银行流通券,即新陆券。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地区继土地革命劳动银行之后,又一个劳动人民自己建立起来的银行。陆丰县委和东江第一支队第六团发行纸币是积极而慎重的,在发行新陆银行的新陆券之前,已经先在河田镇以镇政府名义发行小面额角票,尝试性发行河田券。河田券发行总额不超过5000元,与港币比值为河田券2 元兑换港币1 元。河田券发行后,方便市场交易,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印制简单,发行不久便发现了假票,这为后来印制新陆券提供借鉴。新陆银行的成立及流通券的发行,为打击伪币、统一通货、畅通市场交易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克服军需财政困难、保障部队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持。
3.南方人民银行的统一货币。1949 年7 月8 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请示、党中央批准,并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直接指导下,南方人民银行在揭阳河婆镇成立,并发行南方券。次月,新陆银行并入南方人民银行,新陆券与南方券按1 比1 的比值由南方人民银行收回。1949年10月,海丰地区解放后,海丰流通券也按与南方券2比1的比值由南方人民银行收回。至此,海陆丰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货币的统一,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也为推动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红色金融发展进入新时代
1.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2020年,汕尾市政府建立健全支持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2020-2022年汕尾市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汕尾市金融业能级提升工作方案》《汕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激励办法》等11 项金融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金融创新服务举措、突出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措施,并设立5 亿元的信保基金、8000 万元融资专项资金和20 亿元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金融支持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担保,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2.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提升。依托粤信融、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中小融等金融服务平台,拓展企业金融线上服务,提升金融便利化程度。成立企业专项金融服务队,开展“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首访和回访行动、百名行长“助企”专项行动,实现企业走访与融资对接服务全覆盖,组织银行机构以金融“店小二”式服务精神,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服务,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有序推动企业生产发展。落实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机制,举办“金融助企政策直达”等多场金融宣讲与融资对接会,有针对性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重点项目信贷需求。2020年末,汕尾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80.92 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位列广东第一。
3.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支持乡村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基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路线,立足农村实际聚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农业,推进金融资源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如辖区陆河农商行通过对著名红色乡村陆河北中村发放乡村振兴贷款,支持当地村民依托宜笏红色旅游区,开办水上乐园、娱乐设施、旅游餐饮等红色旅游配套产业。大力推进陆河县水唇镇、河田镇、东坑镇等10 多个乡镇建成或正在建设为广东移动支付示范镇,实现移动支付在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场景的融合应用,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以“网格化”管理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依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立驻村金融助理队伍,以“跑户建档+信用村建设+送服务上门”方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开户、签约等金融服务。截至2020 年末,辖内汕尾农商行和陆河农商行为247个自然村4469名客户实现预授信2.2亿元。
四、海陆丰革命老区红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要坚持党对金融的全面领导
金融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这是从海陆丰红色金融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彭湃早期的经济金融思想萌芽就来源于马列主义货币金融学。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劳动银行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前夕新陆银行、南方人民银行的建立和各种流通券的印制、发行,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革命老区的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催生红色金融的萌芽和发展。做好新时代下的金融工作,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也同样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金融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要落实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因,早已深深烙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切工作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实践到现代金融业的改革发展,都充分体现了金融为民的初心和使命的传承。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实践,正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出发,维护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新时代下要做好现代金融工作,保持金融为民的初心,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绿色经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要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老区金融业破旧立新、不断壮大发展的缩影。在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发展史中,发行流通券、新陆券、南方券等,就是对货币发行的实践改革和创新尝试,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当地交易、维护币值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推进金融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四)要重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在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发展中,人才培养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如在南方人民银行创建过程中,党组织香港达德学院经济系的爱国学生以在香港建中学校上夜校为掩护,参加财、银、外贸专业班学习,并由华南财委委员、经济学家赵元浩任银行班的班主任,最终银行班学员60 多人分配到南方人民银行参与筹建。金融是人力和智力密集的行业,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专业精通的优秀金融人才队伍,金融改革创新才有组织保障,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与防范才会更加科学,金融监管与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五、进一步深化海陆丰革命老区红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和实施,进一步落实党对金融的全面领导
一是坚持系统理念,将红色金融纳入汕尾“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中,从经济环境、红色产业、乡村振兴、政策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打造推动红色金融发展的合力。二是建立健全红色金融支持政策。对金融机构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相关重点项目、开办的红色社区(乡镇)分支机构、创新的红色信贷产品、发展直接融资等,出台资金奖励、人才鼓励、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更好地鼓励金融支持革命老区发展。三是优化配套措施与服务。加快推动信保基金、融资专项资金等落地见效,形成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引进或培育实力强的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规模、范围、比例;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搭建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和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农村物权抵押手续,盘活农村资产;借鉴大湾区抵押登记管理,简化流程、便利登记,更好发挥抵押资产的融资作用和担保效用。
(二)深化革命老区金融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是吸引和推动大湾区金融机构到海陆丰革命老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完善和丰富金融组织体系,强化“政银企担”多方金融合作,全面推动革命老区重点项目融资、普惠金融建设、农村金融等发展。二是积极与省级证券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为海陆丰革命老区企业开展上市辅导与培育,促进汕尾企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发展,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三是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结合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推动县域创建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鼓励金融机构立足本地服务实体经济。四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引导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用贷、应收账款融资、创业小额信贷、碳资产抵押、海域使用权抵质押等贷款,主动对接科创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海洋经济等资金需求,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
(三)整合“红色资源+金融服务”,打造革命老区特色金融产业
一是做实“红色+”乡村产业,培育金融服务。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充分挖掘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做好广东省定红色村的乡村“红色+”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相关金融服务,如大力支持发展红色路线旅游、乡村特色农业等。二是建立健全红色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着力拓展延伸业务范围,推广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点,设立红色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或网点,持续提升革命老区存取款、移动支付、小额信贷、社保服务等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红色村整村授信和网格化金融服务,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革命老区建设。三是加强红色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依托汕尾民情地图,推动金融机构依法依规收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退役军人、拥军模范等先进个人信息,并纳入内部授信管理中,实现红色资源信息转化为优质金融信用。四是设立红色发展基金,鼓励农村党员同志、发展带头人、退役军人和新型农村组织等创业和生产经营,带动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共同致富。五是推进红色保险发展。鼓励保险机构针对红色信贷、红色创业等开发商业性红色保险,分担信贷、创业风险,分享红色金融发展收益;加强政银保合作,大力推动政策性红色保险产品开发试点,发挥保险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四)大力培养吸引金融专业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一是完善金融人才支持政策。引进金融高端人才,给予住房、资金、子女就学、老人养老等政策支持,并建立金融人才引进服务绿色通道,提高政策吸引力。二是建立健全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建立汕尾金融人才库,给予中高层金融骨干更多挂职锻炼机会,拓宽培养交流渠道,在金融实践中锤炼本领,提高金融理论运用水平。三是积极开展金融业务辅导与培训班,邀请金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推进政府、金融、企业等部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思维,更好地懂金融、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