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手术护理配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2021-01-01吴海燕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胸外科优质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接收的5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36%)相比,研究组(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性较大(P<0.05);2护理前,组间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行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整体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胸外科;胸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134-02

胸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其中包括肺癌、肺结核球、胸腺瘤、自发性气胸等,此类患者多运用胸腔镜技术实施手术治疗[1]。该项技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手术视野清晰,切口小,恢复快、手术效果优异,受到医护人员与患者青睐[2]。但若在术后未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将出现死亡,为此,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院将5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代表,研究起始与截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依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入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研究组为其组名,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4例、11例,患者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26岁、68岁,(46.85±3.71)岁为其平均年龄,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患者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28岁、69岁,(46.92±3.58)岁为其平均年龄。对比组间患者基线信息,其差异表现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比较价值。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腔镜手术指征;2无严重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3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予以排除;2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予以排除;3将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协助其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告知患者手术围期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其术后饮食与运动相关指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保证病房安静性与卫生性等。(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主要表现为:1心理干预:为促进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应强化患者心理建设。在手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明确其对自身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认知度,而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心理疏导,讲解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将胸腔镜手术优势及意义告知患者,对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正面回答,消除其顾虑,并为其做出榜样力量,将治疗效果优异病例为患者讲解,在提升其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同时,使其负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进而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2术前干预:手术前7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咳嗽方式,若痰液较为粘稠,可利用雾化等方式促进痰液排除,对痰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适量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与解痉剂,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告知患者深呼吸、缩唇呼吸机腹式呼吸等要领,使其呼吸功能得以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吸烟患者,应告知其立即戒烟,并将吸烟对自身危害及治疗效果影响告知患者,促进其依从性;3术中干预:将手术室温湿度调整至适宜状态,对术中所用液体进行加温处理,使其温度保持在37°C左右,避免患者出现寒颤或低体温情况,协助患者摆放适宜体位,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禁止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内不必要的走动,防止空气细菌对切口造成感染,对手术所需设备及物品进行仔细消毒,有效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4术后干预:对患者术后症状与生命体征实施严密监测,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病情稳定,定时检查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情况,观察切口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出血等现象,定期更换敷料,保证其干燥性与完整性,对引流液颜色、性状、流量等仔细记录,若引流量维持3小时以上持续高于200ml,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性,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反应,应根据其反应程度判断疼痛程度,而后根据疼痛程度实施针对性处理,若患者疼痛可忍受应给予其转移法,利用音乐、视频、谈话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若疼痛较为严重应使用合理性镇痛药物止痛,使患者得以充分休息,促进其康复时间。发热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多饮水,每2~3小时为其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低于38.5°C给予其物理降温治疗,若体温高于38.5°C,则给予其合理性退热药物,同时对患者潮湿衣物及被褥进行及时更换。4~6小时协助排痰一次,利用轻拍背法促进痰液排除,在必要情况下,可借助纤支镜吸痰,避免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发生。严格控制患者饮食结构,叮嘱其食物应以低盐、低脂肪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提升机体营养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3观察指标1观察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躁动、皮下气肿等;2利用SAS、SDS焦虑与抑郁评分量表观察组间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3.4]。

1.4統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整理此次研究相关数据,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负性情绪评分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表现为P<0.05,说明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形成。

2结果

2.1并发症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6%,数据相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负性情绪评分组间患者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胸腔镜对肺部及胸膜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高效辅助作用,属侵入性操作技术,此项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对胸腔结构及组织进行仔细观察,进而提升诊断准确率,提升手术成功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5]。有研究表明[6],患者在接受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预后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应在手术围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干预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临床应用广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此护理模式效果显著[8]。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使患者更为了解自身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同时使其负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进而促进其治疗依从性,术前、术中、术后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前明确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实施针对性干预,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的同时,负性情绪得以有效改善,继而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康复时间得以缩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俞中勤.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胸外科胸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9):129-131.

[2]高梅.全程护理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35-1636.

[3]施燕燕,施敏,徐颖颖.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3):211-212.

[4]刘桂香.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腔镜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15-16.

[5]羅恒,俞阳,张科,等.无痛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4):316-317.

[6]范奕送,陈雄芬,甘友欣,等.舒适护理在肺癌患者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9):186-188.

[7]俞慧琴,黄瑞珍.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评价[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5):152-153.

作者简介:吴海燕(1979.08-),女,汉族,广东汕尾人,本科学历,主管护理师,研究方向:胸外科和乳腺专科。

猜你喜欢

胸外科优质护理干预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
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的气道狭窄患者临床影响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