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OTA-C型骨折不同术式的疗效观察

2021-01-01蒋伟谢健吉威周正宇黄诗佳许江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老年

蒋伟 谢健 吉威 周正宇 黄诗佳 许江峰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OTA-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选择60例桡骨远端OTA-C型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分为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各20例。术后1d(T1)、术后1月(T2)、术后3月(T3)、骨折愈合时(T4),对三组患者进行Batra评分、Dienst评分,并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T1~T4,钢板组Batra评分最高,其次为支架组、石膏组,但钢板组与支架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均显著高于石膏组(P<0.05)。石膏组随着时间的延长,Batra评分逐渐下降,而T1与T2、T2与T3存在明显差异(P<0.05),T3与T4无显著差异(P<0.05)。钢板组及支架组各时间点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在T3、T4时,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Dienst评分均分别为65%、90%、85%,石膏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钢板组较支架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3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62±0.89)个月、(5.63±0.87)个月、(5.65±0.90)个月,三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OTA-C型骨折推荐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创伤小、远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老年;骨质疏松;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40-02

桡骨远端骨折为老年人最常见的上肢骨折,女性发病率较高。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这种骨折的发病率在40年里增加了17%左右[1]。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表现,因此骨折特点是受伤力量并不大、骨折程度较严重、远期恢复耗时长。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多为OTA-C型,骨折粉碎程度较高,常累及关节面,伴或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对于该类患者,在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前提下,多数学者建议手术治疗[2]。为比较保守治疗以及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骨折复位外固定架或钢板固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展开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3±6.2)岁,均为伤后72h内入院就诊。OTA分型:12例C1、18例C2、30例C3。纳入标准:年龄60岁及以上;骨密度测定明确存在骨质疏松(某一部位T值<-2.5);X线及CT明确诊断桡骨远端骨折,或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OTA分型为C型;患者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依从性佳。排除标准:合并存在腕关节或其他部位骨折;合并存在皮肤缺损,或重要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肢既往存在陈旧性骨折或先天性畸形。分为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各20例。其中石膏组纳入标准为手法复位后关节面台阶厚度及桡骨远端短缩距离分别低于2mm、5mm,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角度分别低于10°、15°。三组组间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诊治。石膏组采用手法整复术,根据骨折应力方向不同,将腕关节采用石膏固定维持掌屈尺偏位、中立位或背伸位,时间为5周。5周后更换石膏并统一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时间为1周。期间根据患肢肿胀情况调节绷带松紧度,石膏固定6周后拆除,并指导患者腕关节屈伸及环转运动。钢板组:臂丛麻醉、消毒铺巾。选择性地采用掌侧入路、背侧入路、掌背侧联合入路。掌侧入路,于前臂远端桡掌侧作8cm纵切口,沿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间隙分离暴露桡骨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后予小T型接骨板及螺钉固定。背侧入路,于前臂远端桡背侧作8cm纵切口,沿桡侧腕伸肌与指总伸肌间隙分离暴露桡骨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后予斜T型接骨板及螺釘固定。术后予腕关节支具保护1周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1年视患者意愿或骨折愈合情况拆除钢板。支架组:臂丛麻醉、消毒铺巾。桡骨远端骨折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导向下自第二掌骨及桡骨近端处,做四处小切口,分别钻扩孔后拧入螺钉,并安装外固定支架。在C臂机透视下,调整骨折断端至满意位置后,锁定外固定支架各关节。术后6周,松掉外固定架万向关节,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8周,拆除外固定架。三组患者术后常规抗生素使用3天,补充钙剂并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及术后每月均复查摄片,直至骨折愈合。

1.3评价方法在以下时间点,分别对各组进行指标评价:术后1d(T1)、术后1月(T2)、术后3月(T3)、骨折愈合时(T4)。1Batra评分[3]:评价骨折后桡骨解剖结构恢复情况,主要包括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掌倾角、关节面、下尺桡关节。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桡骨解剖结构恢复越好。2Dienst评分[4]:包括疼痛、活动度两项主观评价,以及功能、握力、腕关节屈伸度三项客观评价。根据腕关节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可、差”四个标准,计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3骨折愈合时间:根据随访时摄片情况,骨折线消失即评价为骨愈合,记录相应时间点。

1.4统计方法数据用x±s或%表示,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三组各时间点Batra评分如表1所示,T1~T4,钢板组Batra评分最高,其次为支架组、石膏组,但钢板组与支架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均显著高于石膏组(P<0.05)。石膏组随着时间的延长,Batra评分逐渐下降,而T1与T2、T2与T3存在明显差异(P<0.05),T3与T4无显著差异(P<0.05)。钢板组及支架组各时间点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Dienst评分在T1时,各组患肢仍肿痛明显,因此Dienst评分为“可”或“差”,均未出現“优”或“良”的病例。在T2时,石膏组及支架组仍维持外固定状态。因此T1、T2未对三组进行Dienst评分。在T3、T4时,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Dienst评分均分别为65%、90%、85%,石膏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钢板组较支架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2.3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石膏组、钢板组、支架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62±0.89个月、5.63±0.87个月、5.65±0.90个月,三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3典型病例

4讨论

通过各时间点三组Batra评分结果可以看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解剖形态的恢复及维持主要依靠钢板或外固定支架,而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骨折形态维持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高,即使手法复位满意,石膏固定及远期康复期间,已复位的骨折较难维持而造成移位。另外,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较慢,恢复时间较长,增加了骨折进一步移位的几率[5]。钢板组与支架组组间比较,虽钢板组Batra评分高于支架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在恢复期间骨折解剖学形态并未有明显丢失。说明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均能提供该类患者有效的骨折稳定性,且在骨折愈合之前再次移位的发生率较低。另外,通过Dienst评分结果可见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对于患者远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无明显差异。从骨折愈合时间来看,三种治疗方式并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OTA-C型骨折推荐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创伤小、远期疗效满意。而外固定架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是在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腕关节需维持一段时间的固定状态,在拆除外固定时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表现,需指导患者积极功能锻炼。另外,在固定期间需每3~5d换药一次以防止钉道感染,增加了患者不便,少部分患者会因此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因此,在远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的特殊性,应综合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以及患者自身意愿最终决定合适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研究的病例数较少;对于骨质疏松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未予细分。这些在以后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Shah GM, Gong HS, Chae YJ, et a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 Clin Orthop Surg, 2020, 12(1): 9-21.

[2]张红新,王杰,蒋美超,等.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5):12-18.

[3]惠正广,张镇,李朝顶,等.3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494-496.

[4]陈伟,宋朝晖.三种外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01):73-76.

[5]刘凯,叶永亮,胡建炜,等.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再移位92例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0):61-64.

基金项目:江阴市卫健委指导性科研项目(编号:G201910)

(收稿日期:2021-3-18 接受日期:2021-4-24)

猜你喜欢

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老年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